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青春是明亮又迷茫的, 也是不可言說的灼灼年華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錯誤的年代:充斥着黑暗與貪婪、不安與躁動,瘋狂的慾望蒙蔽了人們的眼睛。然而,導演姜文卻以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向我們展現了這個年代的另一種風貌,通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刻畫了燦爛明亮的青春、灼灼年華蕩漾着的明媚的憂傷。

這部電影由姜文執導,夏雨、寧靜主演,在當時的中國影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影片講述了「文革」時期的北京城裡,一群以馬小軍為代表的少年的青春經歷,尤其是馬小軍與米蘭之間的曖昧情感。

整部影片是淡淡的黃色調,這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常為人稱道。故事發生在夏天,明亮的陽光理所當然地貫穿了影片的始終,同時也是對影片的英文名「In the Heatof the Sun」的完美演繹。片中,當米蘭洗完頭與馬小軍同坐在窗邊時,強烈的陽光從窗子射進,將兩人的輪廓襯得模糊,逆光的拍攝使整個畫面都處在朦朧的狀態中。這既是對人物關係的暗喻,同時也契合了影片的主題。 而在馬小軍送米蘭回農場的那場戲中,燦爛的陽光從樹林的縫隙中漸次灑下,兩人側面的輪廓線條清晰可辨,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視覺衝擊力,讓觀眾情不自禁地入戲,體驗青春的美好。

影片中,姜文富有穿透力的旁白不時出現。 在影片的開頭,旁白不僅設置了懸念,同時也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而在影片中,旁白不僅解釋說明了故事情節,更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這不得不說是影片的一大亮點所在。 例如在敘述馬小軍和劉憶苦過生日那天發生的事情時,旁白自相矛盾,使影片講述的故事真假難辨。其實,這恰恰是姜文講述故事的一種手法。旁白是作為回憶性敘述出現的,而回憶的錯亂則體現出故事的模糊,也就達到了導演表達「青春是明亮又迷茫的」的主題的目的。

影片的音樂運用也表現出導演的功力。 從開頭的音樂一直到結尾悠揚的長笛曲,影片中出現的音樂或歡快明亮、或高亢昂揚,對影片的敘事起着重要的作用。影片的音樂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使影片的時代背景不言而喻。 而俄羅斯音樂,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不僅緊扣時代背景,也渲染了影片氣氛,表達了人物的情緒。

同時,片中馬小軍與米蘭每次不經意的邂逅,都伴隨着一段無歌詞音樂,舒緩悠揚、細膩婉轉,真切地反映了馬小軍的心理變化,與明亮的畫面相輔相成,讓觀眾體會到了青春的灼熱。

這部《陽光燦爛的日子》作為姜文的處女作,許多地方都值得細細體味。 例如人物心理、鏡頭運動以及轉場等,底蘊厚重,是當之無愧的經典。《陽光燦爛的日子》作為刻畫一個典型年代和青春故事的經典之作,震撼了中國影壇,讓人們記住了那一段青春歷史、那一段無可言說的灼灼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