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過軍營, 演軍人才像! 張譯: 我在部隊掏過糞

把軍人演像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軍營

堅強、無畏、勇敢,從來都是為人稱道的品質,堅強勇敢的硬漢,也一直都是被廣大觀眾所喜愛的屏幕形象,畢竟這才是正常的審美。

硬漢角色有很多,軍人無疑又佔了很大比例,因為大眾對軍人有一種「刻板印象」——只要穿上軍裝,那一定都是響噹噹的硬漢!這幾乎是一個超越了國界的普遍現象。

要能把軍人形象演得像,對演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要具備從裡到外的軍人氣質,要在短時間內表現出軍營生活的痕迹,可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演好軍人形象,演員通常要先進軍營來上一段時間的軍訓,被「折磨」一番,才能具備那種神韻。

不過,原來就有過軍人經歷的演員,就不用如此了——親身經歷過軍營生活,可比什麼軍訓都紮實!

曾塑造過史今(士兵突擊)、孟煩了(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張譯,曾在得獎後說:

「我來自部隊,今天沒有機會穿軍裝了,我們單位1937年建團,以前都是配着槍演戲……其實這件事情跟我今天拿獎沒有關係,可是我好想念我穿軍裝的日子,所以今天在這裡借這個平台祝所有的轉業軍人一切都順利。今天有點跑題,但是,我好愛你們,加油,戰友們!」

很顯然,軍營生活對他的影響太深了,造就了他深入骨髓的軍人氣質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張譯參軍是因為考入了戰友文工團,而當時文工團的宗旨是演兵必須學兵、像兵,於是他被分配到一個艱苦的單位——24軍70師210團3營7連,完全像一個新兵那樣受訓。每天早起三公里,傍晚五公里;隊列、射擊、單兵戰術、整理內務、緊急集合、拉練,一樣不少,而且,也用臉盆掏過糞,然後洗了洗用來和餡包餃子。張譯回憶,餃子沒敢吃……

有了這段經歷,張譯演軍人就有先天優勢,非常真實。除了史今、孟煩了,他還塑造過《綉春刀》中的錦衣衛陸文昭、《紅海行動》中的蛟龍突擊隊隊長楊銳等經典角色,上場就有滿滿的職業軍人范兒!

在拍攝紅海行動期間,張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穿了10年軍裝,從我脫掉軍裝的那一刻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如果沒有優秀無比的軍人角色,我不會再演,因為我要保護軍人的風采。但是有這樣一個機會,有這樣一部電影,《紅海行動》讓我熱血沸騰。」

在《八佰》中,張譯扮演浙江保安團士兵。

李幼斌在現實中也是一位軍人,他是原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文職幹部。李幼斌參軍時已經44歲了,屬於特招入伍,即使如此,軍人經歷仍然讓他的演技上了一個層次,扮演起軍人來更是得心應手,塑造了各式各樣的軍人形象——《亮劍》主角李雲龍堪稱經典,幾乎成了李幼斌的另一個名字(還好都姓李)……

《亮劍》也由此成為軍事劇中的長盛之作,據統計,《亮劍》在5年內就被重播了3000多次,天津衛視曾斥巨資買下了《亮劍》完整版的五年獨播權,直到現在,你仍然能不時地在電視上看到「李雲龍」的身影。

2002年上映的《衝出亞馬遜》在當時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主角侯勇一片成名。《衝出亞馬遜》是有現實背景的電影,片中的獵人學校在現實中真實存在,能得以畢業的學員更是個頂個的硬漢,要演好這個角色可不容易。

▲侯勇扮演的陳賡

乍一看都認不出來這是侯勇

侯勇是劇組中唯一有軍人身份的演員,很多驚險動作都是無保險親自上陣,演繹出了特種兵該有的硬度。後來,侯勇還扮演了一系列軍人角色,包括陳賡、賀龍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這一切與他的軍人經歷緊密相關,因為只有軍人才更懂軍人!

說到硬漢形象,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吳京了。

吳京並非軍人,但他卻有軍營經歷——為了演好軍人,儘管有武功底子,吳京還是自願來到原南京軍區某部四連二排六班,體驗了近兩年的軍營生活。

說實話,能把功夫下到這種主動上門找虐的程度,還真不是一般演員能做到的,這也是吳京為什麼能把觀眾心目中的硬漢演繹出來的基礎。

只有進了軍營,才知道什麼真的硬——吳京曾經認為自己的體能足夠,功夫也不差,在游泳項目中很自信的告訴班長自己能在海里游5公里,而班長告訴他,及格線是10公里……只有經受了這樣的磨練,才能造就銀幕上的精彩表現!

受過苦,當過兵,打過仗,有了這樣的經歷,自然能把中國軍人演得入木三分,英氣十足,無論是電影還是角色,都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張豐毅60多了,也不是軍人

但這身材秒殺一眾鮮肉

其實,要演好軍人、硬漢這樣的角色,沒有生活體驗,沒有足夠的自律,是難以辦到的——把軍裝一套,就像軍人了?差得遠!細皮嫩肉的小鮮肉們,無論穿什麼,也不如一個上了歲數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