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與是枝裕和

電影快訊 1816℃
《比海更深》與是枝裕和 - 陸劇吧

《比海更深》海報

//

海邊,美食,電車,瑣碎的對話,他的電影中同時有最動人的故事和最平凡的人生。「你這一輩子有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嗎」「我已經這把年紀了還沒有過,正因為沒有過才能過的幸福」。究竟是怎樣溫柔的一個導演才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去原諒每一個沒有成為理想大人的成年人。他就是五次入圍戛納,並在2018年憑藉電影《小偷家族》奪得7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是枝裕和,在拍攝電影之前曾做過電視編導,拍攝過紀錄片。走上導演道路的時候,就已經30歲了,在獲得今日的成就之前,是枝裕和也和普通人一樣迷茫不知所措過。讓時間回到30年前,一起來聽一聽是枝裕和的故事吧。

28歲的孩子氣

《比海更深》與是枝裕和 - 陸劇吧

是枝裕和

//

一九八九年,我導演了第一部電視紀錄片。欄目組將普通的大學生派往海外,寄宿在外國的普通家庭中與當地人交流獲得各種不同的體驗。節目主要想展示異國的體驗,和學生們遇到挫折戰勝挫折,最後萬分不舍回國這樣幾個部分。

我策劃的其中一期節目叫做《香港餐飲研修》。節目的劇情很簡單,一名擅長包餃子的學生來到香港最著名的餐廳,並在餐廳的廚房見習。學生是我通過試鏡挑選的。可惜的是,這位畢業於一流大學、並且已經被一流企業錄用的學生完全不懂禮貌,私下裡很看不起廚房的工作人員。一天晚上主廚告訴我:「不管你們是不是做節目,我不能讓這麼失禮的人待在廚房裡。今天就結束拍攝吧。」我只能請求他:「雖然很麻煩您,但您能否將這番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他?我想拍下他的反應。」主廚按照我說的做了,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這位學生以為一切只是演戲。

《比海更深》與是枝裕和 - 陸劇吧

《小偷家族》劇照

在寄宿家庭中,他的態度也是如此。他寄宿在一家小型的中餐館,第一代店主是位上了年紀、頭腦已經有些糊塗的老大爺,從早到晚都坐在收銀台前,店裡的生意都是兒子在打理。當天拍攝了學生給店裡幫忙的故事,以及一家人非常照顧這位老大爺的場景。到了晚上,我向這名學生詢問當時的感想,他卻對我說:「這家人真可憐,不得不照顧這個糊塗的老頭。」我聽後非常生氣。發生了這一系列事情,我將錯就錯,把節目的結局改成學生最後「被辭退」。所以這個節目中既沒有挑戰和感動,只有挫折。

製作完後,我拿給製片人看,當時的我深信所有學生都努力地融入當地的生活,然後滿懷感動回國的事情根本是騙人的。偶爾也會有上面那位學生的情況,這樣才真實。然而製片人看了節目之後勃然大怒問道:是誰讓這樣的學生去的,責任在你們攝製組。這種節目沒有觀眾想看!」可想而知,這期節目最終無緣跟觀眾見面。而我也因此被踢出了這檔節目的攝製組。當時我二十八歲。

關注社會福利問題

是枝裕和

//

離開欄目組之後,整整一個月我都待業在家。其間,我偶然讀到了一本關於福利辦公室拒絕提供生活援助而使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死於飢餓的書。之後我開始思考,不知能否拍攝一期以生活援助為題材的節目。

在前輩的引薦下我認識了富士電視台深夜節目的總編金光修先生。金光先生鼓勵我:「節目成本小,況且又是在凌晨一點多播放,沒什麼人會看。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拍吧。」受到鼓勵我的立刻着手進行。

《小偷家族》劇照

那時在東京荒川區,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幾起關於福利問題的糾紛。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盤記錄了自殺身亡的四十七歲酒吧女招待遺言的錄音帶。她在錄音帶里披露了一直以來接受的「福利」的內幕。福利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曾對她說:「你是女人,應該有很多賺錢的方法啊。」為生計所迫,她在住院期間被迫寫下放棄生活援助的聲明。我打算拍攝一個以錄音帶為主線,講述自殺女招待和停止提供生活援助的區政府福利科男工作人員這組對立方的節目。然而在節目籌備階段,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十二月五日,負責調解水俁病國家賠償訴訟案的環境廳企劃調整局局長山內豐德迫於壓力自殺。

這件事情促使我重新考慮節目的架構。社會的複雜之處,並不是簡單地劃分一下「作為受害者的市民」與「作為加害者的福利政策」就能描述出來的。於是,我打算從零開始策劃,採訪與山內先生之死相關的人。之後,山內先生的妻子知子女士接受了我的採訪,並給與了我很大的幫助。

《小偷家族》劇照

// 必須在東京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無人知曉》海報

接着拍攝的《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班記錄》紀錄了日本長野縣伊那小學校春組小朋友們的生活。這部紀錄片由我獨立完成。分期貸款兩年,我買了一台45萬日元的攝影機,每天從公司下班後,我就坐夜行巴士去往長野縣的小學校拍攝,整個紀錄片從構思到拍攝,前前後後一共用了三年的時間,紀錄片中的小朋友也從一年級升到了三年級。

一九九一年三月,距離開始攝伊那春班已經過去兩年零八個月,我的企劃案最終通過了。第一部紀錄片《但是……在福利減的時代》播出後,得到了不錯的評價,金光先生問我是否還有其他企劃案,因此我將剪輯好的伊那春班的片子拿給他看,他當場就決定播放。那時我本來面臨著若是紀錄片不成功,將無法在業界立足的巨大壓力。沒想到因為這部片子得到了下一個工作機會,我激動不已,安心感也隨之而來——還能繼續在這一行幹下去。

然而,一個更大的課題還等着我去解決。有一次結束拍攝後,我記得是跟班主任百瀨老師一起去吃火鍋。當時,他對我說:「是枝先生能來到春班,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我也很開心,但這個教室是屬於我和孩子們的地方。是枝先生要面對的孩子,不是應該到你出生和成長的東京去尋找嗎?」

《無人知曉》劇照

百瀨老師大概感受到了我在東京受挫,才逃到伊那小學的情緒。其間我也向他坦承過:「我是為了逃避現實才來到這兒的」,所以他才在私下裡對我說:「你應該到東京尋找你想拍的東西。」 在東京,我該面對的孩子究竟是誰呢?這個疑問在不久之後醞釀出了日後讓他在戛納初展拳腳的《無人知曉》這部電影。

《無人知曉》劇照

回到團地

《比海更深》劇照

大概在十五年前左右,我萌生了以團地為背景拍一部電影的念頭。團地是為提高生活和生產必須的各種基礎設施與物流效率,而將住宅或用途相近的產業集中在同一地區的一種建築群。分為工業團地、農業團地、住宅團地等。1950年代後半,日本的公團住宅開始興起。這類住宅的室內兼備自動沖洗馬桶、浴缸、帶餐廳的廚房及陽台等現代化設施,是當時人們憧憬的居住環境。

這個念頭形成的契機大概是在父親去世後,我久違地回老家看望一個人生活在團地的母親。在熟悉的巴士站下車,按從前的路線往家裡走着,忽然看到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公園裡,那座貝殼形狀的大滑梯外圍上了「禁止進入」的柵欄。後來問了母親才知道,此前有個小孩在攀爬貝殼外側時不小心掉下來受了傷。我小時候也經常在玩捉鬼遊戲的時候攀爬貝殼外側,做着雜技演員一樣的動作、和夥伴們追來追去,即使從滑梯上摔下來也只能怪自己不小心,而非滑梯的錯,這在當時的我們心裏是共通的準則。第二次回老家時,那座滑梯已經整個被撤走,不留一絲痕迹。

《比海更深》劇照

沒有住過團地的人或許很難理解,即使在同一個團地,或者該說正是住在同一個團地,住戶之間才有了明確的階層關係。簡單說來,出租房屋(賃貸住宅)從房間號是奇數還是偶數就能知道這套房子的房間數、室內布局和租金。並且與這棟團地僅有一條路之隔的馬路對面是名為「西武住宅」的獨棟建築。集團住宅區的居民如果攢夠了錢,就會全家搬到這邊來,也算一種「升遷」。

決定拍攝某部電影時,我總是會首先考慮,為了讓影片呈現的空間更貼近普通人睡覺、吃飯、生活的感覺,需要注意哪些點。所以自然而然的將拍攝場景選在了清瀨市旭丘的團地。

《比海更深》劇照

在《比海更深》中電影設定和家庭成員所處狀況都是虛構,但樹木希林女士演繹的母親,這個角色對自己人生的不如意、以及為平復這種心理而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其中有很多都以我自己的母親為原型。像我母親一樣住在出租房的媽媽們大都在小區附近的工廠做臨時工,而商品房的媽媽們幾乎都是專職主婦。出租房的居民大都坐巴士、電車通勤,而商品房居民都有私家車。自尊心強的母親認為,上了年紀後還在出租房生活是一種恥辱,她也想搬到商品房、甚至更好的獨棟樓房去,而那時候的父親和我並沒有實現母親願望的能力和意志力。所以在電影里也讓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說出了想要搬家這樣的話。因為那幾乎是所有團地家庭主婦的願望。

《比海更深》劇照

《海街日記》劇照

日本作家大島渚曾經說過,」一個作家能創作出代表一個時代的作品的時間,只有十年」 去年,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獲得金棕櫚大獎後在採訪中被問及對於這句話的看法,他說,「我的十年還沒來到」。

這就是始終擁有對創作的無限熱情和想要表達的慾望的導演是枝裕和。就讓我們一同進入他創作的光影世界,感受他的溫柔。

歡迎收看CCTV6《佳片有約》

11月16日(星期六)

《佳片有約》推介版22:13

《比海更深》22:23

11月17日(星期日)

《比海更深》13:24

《佳片有約》影評版15:21

本期編導:劉燕凌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