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的投資風向,正悄然轉變
短短几年內,科技類初創公司似乎逐漸從大型唱片公司的投資重點中淡出。曾經炙手可熱的nft、虛擬現實與直播等時髦業務,經過短暫的熱潮後,已經難覓蹤影,任何帶有「潮流技術」標籤的項目似乎都不再是大型唱片公司的寵兒。相反,以三大唱片為代表的行業巨頭正將目光轉向那些紮根於本土新興市場的傳統唱片公司和經典音樂版權。這樣的轉向,是否也意味着音樂行業從求新求變中重新回歸本源,擁抱長期主義?
三大唱片回歸內容基本盤
2024年,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華納音樂集團便已收購或投資了11家位於小型或發展中市場的唱片公司、版權公司。以環球音樂為例,今年2月,環球音樂集團宣布收購尼日利亞唱片公司 mavin global 多數股權。同月,以2.4億收購版權公司chord music partners 25.8% 的股權。9月,先是收購泰國版權公司rsgroup音樂版權的剩餘股權;一個月後,繼續收購歐洲獨立唱片公司pias剩餘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10月底,環球音樂旗下唱片公司virgin music group收購專註於中國、印度和其他高潛力市場的獨立唱片公司格外音樂outdustry。 同時,環球音樂的戰略也不僅限於收購。今年3月,環球音樂與韓國娛樂公司hybe簽署為期十年的唱片和音源全球獨家流通合同。根據協議,環球音樂將為hybe旗下藝人在北美地區的活動提供宣傳和營銷支持。今年9月,環球音樂大中華區宣布成立環球音樂粵港澳大灣區廠牌(universal music china greater bay area)。10月,環球音樂將旗下拉丁藝術家服務機構global talent services列為內部獨立運營的全球部門,其管理和運營將獨立於環球音樂的本地音樂廠牌。10月31日,環球音樂集團首席執行官lucian grainge在財報電話會議開幕詞中表示,公司正在努力向高潛力市場擴張。這些市場過去因數字盜版問題而鮮有人關注,但如今隨着合法流媒體服務的普及,逐漸成為新的關注重點。此外,環球音樂集團首席財務官boyd muir在會議上表示,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完成「其他幾項投資」,今年下半年環球音樂的投資總額將達到3.8億到4.34億美元。從去年起,華納音樂印度公司就收購了當地發行公司 divo 多數股份。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今年3月,華納音樂印度公司收購了印度娛樂公司jetsynthesys旗下子公司global music junction (gmj)約26%股份。10月,華納音樂集團宣布收購荷蘭著名唱片公司 cloud 9 recordings,同時華納音樂旗下荷蘭版權分公司warner chappell music benelux也與當地版權公司blue skies publishing 簽訂獨家全球管理協議,雙方共同管理包括 dolly dots、willeke alberti 等當地知名藝人的 100 多首熱門歌曲。索尼音樂則是在今年對經典版權瘋狂下注,在過去 12 個月內進行了三筆大型音樂資產交易。先是在今年2月,索尼音樂以超過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邁克爾·傑克遜50%的詞曲版權和錄音版權,其中包括有着吉尼斯紀錄認證的《thriller》等經典專輯。6月,索尼音樂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皇后樂隊錄音作品的全部版權以及姓名和肖像權;9月,又以4億美元的價格再次拿下老牌樂隊pink floyd的錄音版權、姓名、肖像權。10月,索尼音樂與「地中海音樂之父」amr diab建立了獨家合作夥伴關係,收購其包括《inta el haz》等熱門歌曲的錄音版權,收購金額暫未披露。當然,索尼音樂這一年也並沒有隻盯着經典作品版權。6月,索尼音樂與總部位於洛杉磯的唱片公司 d36 達成全球合資協議,將擴大南亞音樂在美國及其他主要市場的影響力;9月,索尼音樂還與越南音樂廠牌great entertainment達成戰略合作,將獲得great entertainment音樂目錄的全球獨家發行權。 不難看出,行業資本正在向更具持續增長潛力的領域傾斜。三大唱片公司通過收購經典版權、投資本地傳統音樂公司和擴張高潛力市場等方式,穩固自身地位,強化其競爭力。
投資轉向是怎麼發生的?
midia創始人mark mulligan曾提到,當下的獨立唱片市場存在兩種趨勢——碎片化與整合。兩種趨勢看似對立,但它們實際上在市場中找到了一種平衡。碎片化帶來了多樣性,小廠牌和獨立音樂人有更多機會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大型公司也通過資源整合,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過去幾年,流媒體是全球音樂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ifpi發佈的《2024全球錄製音樂報告》數據顯示,雖然流媒體收入增長了10.4%,達到193億美元,仍然是全球整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增幅與2022、2021年的11.4%、24.3%相比呈逐年下降趨勢;更不要說,2015年到2021年的年平均增長能夠高達35.1%。在流媒體進入增長瓶頸期後,獨立音樂卻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期,間接削弱了傳統音樂巨頭的市場領導地位。數據顯示,2023年,三大唱片以及獨立音樂代理機構merlin在spotify上的音樂市場份額已經連續第6年下降,首次跌破74%,且整體成下滑趨勢。此外,今年8月,我們曾在文章《獨立音樂殺瘋了》中提到,全球夏季十大熱門歌曲榜單超過60%的上榜歌曲都為獨立發行,而非來自簽約三大唱片的簽約藝人。流媒體平台上播放量超過5億次的歌曲中,在大約每十次播放中就有一次來自獨立音樂公司。據midia 的最新報告數據,按發行劃分,2023年獨立唱片和藝人獨立發行佔全球錄製音樂市場的34.2%;而按版權所有權劃分,這一比例躍升至46.7%,收入達到14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通過三大唱片發行的獨立廠牌收入為38億美元。不難看出,無論從榜單排行還是所有權、發行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熱歌和版權份額來自三大體系之外,且份額不斷增長,不斷稀釋着三大唱片的話語權,這是肉眼可見的危機。三大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而是通過投資、市場深耕和整合等方式,逐步將獨立音樂市場的增長轉化為自身的優勢。正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投資者報告中所寫:「早期的收購小型唱片公司對收入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對利潤增長的影響也很小。但在未來,它們很可能成為收入增長的更重要的驅動力。」更何況,經典音樂版權是三大唱片公司的「護城河」資產,通常具有超越時間的吸引力,生命周期極長。雖然收購藝術家音樂版權的交易金額巨大,對唱片行業巨頭來說,這些收益相較於它們龐大的整體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相比於新音樂的高昂推廣成本,經典音樂也無需過多的營銷投入,且具有反周期性,能夠在經濟低迷時期維持相對穩定的表現。另一方面,以南亞、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等為代表的全球南方市場的潛力已經開始展現。據悉,從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三季度,新興市場在spotify全球月活躍用戶中的佔比從19%升至33%,取代北美(從25%降至18%)成為最大貢獻區域。同時,歐洲在訂閱用戶中的主導地位有所削弱(佔比從40%降至38%),而拉丁美洲和新興市場則穩步增長,分別達22%和14%。換句話說,全球音樂市場重心正肉眼可見的向南方市場轉移,不過,三大唱片要想在新興市場站穩腳跟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未來,非西方市場將佔據更大的流媒體份額。這些地區雖然arpu較低,但「全球本地化」趨勢顯著增強,母語創作的本土音樂正在流媒體平台上佔據主導。同時,文化中心與收入中心脫鉤,加重了像三大這樣的西方唱片公司的「雙重摺扣」——新興市場低arpu限制了收入增長空間,同時本土音樂的強勢崛起削弱了西方曲庫的市場佔有率。儘管如此,新興市場人口紅利與長期用戶增長潛力仍是三大巨頭無法忽視的誘因。因此,三大唱片的投資轉向成為其適應市場動態的戰略必然。一方面,通過收購本地廠牌、小型唱片公司、擴大經典版權,強化傳統市場的穩定性與抗周期性收入來源;另一方面,通過深耕新興市場,融入區域音樂生態,搶佔全球音樂文化重心轉移的先機。
結語
三大唱片在投資上向內容基本盤的回歸,體現了一種務實且長遠的洞察。小型傳統唱片公司、經典版權的穩固與南方新興市場的挖掘,也並非僅僅是兩條平行的資本路徑,而是音樂生態在「雙軌化」格局下的深度適配。如何在經典與創新、本地化與全球化之間找到平衡,影響着行業巨頭能否在文化遷移與經濟重心轉移的潮流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場資本與文化的競逐,或許將定義下一個音樂產業的黃金時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周發佈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挑選3位讀者,分別贈送18.88元、8.8元和6.6元紅包。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先聲周報」欄目中公布,請保持關注。音樂先聲,即專註音樂產業,先發未來之聲。懷抱對文字和產業的敬畏之心,我們致力於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通過對國內外音樂產業案例、現象的研究分析,拆解背後的邏輯、規律和趨勢,持續輸出深度乾貨,爭取領先行業半步。目前,音樂先聲在虎嗅、36氪、鈦媒體、界面等核心平台累計發文超1300篇,獲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作者,內容穿透力、行業影響力居音樂垂直領域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