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一
姜萍數學競賽被質疑造假事件,終於迎來節點性的時刻。
阿里全球數賽組委會公開說明,稱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指導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了預選賽關於「禁止與他人討論」的規則。並致歉表示,將認真聽取各方的批評和建議,吸取教訓,優化規則,讓競賽活動更加規範。
這是一個相當高明的表態。
本來,姜萍被視作數學天才,起點就是阿里官方製作的一支宣傳片。也就是說,即便賽事規則有漏洞,如果賽事組織方在宣傳姜萍是天才之前,有起碼的專業複查,這件事根本不可能在輿論場掀起軒然大波。
面對一個中專生初賽獲得的無比驚艷的成績,阿里數賽組織者不僅未盡到必須的核查義務,還推波助瀾,把姜萍一舉捧上神壇。可以說,在這起引起全民爭議的事件中,賽事組織方應承擔主要責任。
但現在水落石出,組織方只說一句別人違反了規則,反把自己當成了受害者。公關手法是高明,可惜沒有用對地方,有心人自會看出手法背後的不堪。
作為一個當初堅信姜萍不會造假、企業公益賽事沒必要編故事的普通人,此刻也要為自己的判斷錯誤而致歉。
我當初的判斷,多是基於常情常理,而不是實際證據。當時有不少數學領域的網友,指出宣傳視頻中的低級錯誤,都被我無視了。這是數學知識缺陷導致的認知偏狹,對自己並不足夠了解的領域,還是要有一些謙卑和開放心態。此為自省。
其實時至今日,我依舊無法理解姜萍配合造假的內心考量是什麼?
個人當初之所以不相信會造假,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在數學領域造假太愚蠢,因為事後太容易被揭穿。只要出幾個題目當面考問一下,造假者就會無所遁形。也就是說,冒這麼大的風險,其實很難從中收穫什麼。
以這樣的邏輯再來複盤此事件,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比較簡單的推測。
姜萍的老師王某某,據說同時在做奧賽培訓方面的工作,通過幫助學生獲獎,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只不過他沒想到,這次玩大了,把學生的成績「幫助」到了失控的地步。
阿里數賽的組織方,可能跟我一樣先入為主,不相信有人會冒巨大風險在數學領域公然造假,所以未做認真核實,就以為找到了一個能宣傳賽事的「好故事」。等到姜萍真的出圈,並且給賽事招惹無數質疑之後,一切已經晚了。
這兩個關鍵角色,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利益很容易影響人做出理智的判斷。
可是姜萍主動參與到這個造假,能收穫什麼呢?難道是以為通過民間競賽能拿到大學保送名額?或者是以為憑此賺取名聲能收穫一些不可預見的好處?
不管她有什麼考量,事實上都只能用幾個字來評價:很傻很天真。因為只要她收穫到一丁點的好處,造假都註定要被揭穿。
總的來說,這起引發全民關注和爭議的數學造假事件,主角看似是姜萍,其實她不過是個被裹挾的小人物。
她的家庭背景,她的中專生身份,將她匯聚成了一個複雜而又有辨識度的符號,當初讚揚和認同姜萍的,其實很少有人在乎她真實的樣子,不過都是在借一個符號說話,比如表達對中專教育的期待、對底層逆襲的祝福,等等。
鬧劇謝幕之後,老師王某某不過是誡勉談話,取消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阿里數賽組織方把自己說成了受害者;當初支持姜萍的機構媒體和網絡大v會有短時間的尷尬,而質疑姜萍的則已經開始奔走慶賀……
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只有小人物姜萍,只怕連中專生的身份都很難保持,甚至在家鄉也難以立足。這次鬧劇會給她留下永久的傷疤,恐怕餘生只能偷偷地悄無聲息地活在社會的某個角落。
如果把姜萍還當作社會底層的一個符號,那這次故事的象徵意義可能是——他們的確也會做些逆襲的美夢,甚至付出不那麼光彩的行動,但是美夢易碎,承受夢醒時分的殘酷,卻是小人物無可逃脫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