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昔日亞洲美男天花板吳彥祖,怎麼向下兼容當起車模了?
生過一場大病,自爆無性婚姻的吳彥祖,現在儼然有了中年男人的頹喪樣子。
只是沒想到,逐漸淡出影壇的他,轉頭當起了本田的車模?
其實阿祖本身就很愛汽車,聯動並不意外
不過,不得不說阿祖和汽車相互成就,人和車都高級了一個level。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車模一直和性感掛鈎,現在大家倒是對此不買賬了。
很多車展都放棄打造性感風的模特,轉頭選擇廣受好評的汽車專家、口碑明星來為品牌站台。
張若昀、金晨、鄧紫棋都曾客串過車模。
金晨參加活動
而前陣子某車展卻逆勢而行,推出穿衣尺度較大的性感車模,引發爭議無數。
有人認為:現在都講求「穿衣自由」,這些穿着清涼的車模沒啥大不了;
也有人說:現場像是「18禁」,連車都變低俗了。
現在甚至連警方都出動了...
所以,性感車模怎麼不受待見了?
到底是我們的觀念越來越保守了,還是大家的審美越來越高了?
車展又為什麼在相當一段時間裏,要以性感模特當噱頭呢?
香車+美女
男人的成功學氛圍感
其實早期車模並未和情色文化捆綁如此緊密。
車模誕生的初衷,只是為了更好地展示汽車的功能而已。
19世紀末,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
而汽車作為一種新興產物,很多人都不了解,能接觸到它的人也都是上流貴族。
所以車企就想到,或許可以找一些知名的演員為大家介紹汽車,以自身的知名度為汽車增光添彩。
20世紀初,英國女演員莉莉・蘭特作為模特,向觀眾普及汽車的使用方法——這大概就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車模。
不過,這時車模的作用更接近「銷售人員」。
她們穿着保守,姿勢優雅,介紹並展示着汽車的性能。
女性專屬的柔美感可以彌補重工器械的冰冷;而女性的親和力也可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再加上那時汽車的主要消費人群都是貴族男性,所以用異性來作為銷售人員 ,更能帶來一種情感吸引力,也有助於汽車的銷售。
於是車模從業者,便幾乎都是女性。
20世紀50年代後,西方性自由的理念愈演愈烈,汽車的普及性也越來越高。
情色文化的風,刮到汽車行業毫不意外。
而且汽車代表着事業,美女代表着愛情,「香車配美女」很容易給男性消費者帶來一種「上流成功人士」的幻想。
這種氛圍感營銷,大大促進了汽車購買率。
從這時開始,性感車模就不再需要推銷了,而是按照參展商的要求,坐在引擎蓋上散發女性魅力,給男性購買者一個挑逗的機會,讓他們多逗留一會。
1961年,美國底特律車展還用了 「泳裝選美」 的噱頭吸引消費者。
車模手中舉着印有 「洗車小姐」 字樣的廣告牌,大肆展示着自己的身材,像磁鐵一樣,把人群從四面八方吸引過來。
嘗到這種甜頭兒後,眾多車企紛紛效仿。
漸漸地,車模這個詞彙也就和「性感」掛鈎了。
而國內的車展歷史較短,很多概念也就沿用了西方模式,這種拿性感車模做賣點的營銷手段也就一併學習了。
特別是2000年以後,國內經濟飛速增長,人們的思想也更開放,車模的尺度也是一再變大,人們也並沒覺得性感有太多不妥。
國內的圖就不放了,尺度蠻大的,類似這種↑
劉畊宏的老婆王婉霏,年輕時也做過車模。
她甚至為了更好地用肢體展示汽車的魅力,脫掉了打底褲,也是相當敬業了...
劉雯、張馨予都曾穿着性感長裙,在活動時客串車模。
這麼看來,早些年的車模似乎更放得開,現在倒是越來越保守了?
但!話可不能這麼說。
首先咱得明確兩個概念:「車模販賣的性感「和」穿衣自由的性感」有本質上的不同。
前者突出性別差異,是在男性的凝視下「搔首弄姿」;而後者沒有迎合他人,只是展示自我,包括了性感的那部分。
穿長褲的車模vs90年代街頭穿露臍裝的女性
「布料有多少「也並不是「鑒擦」的核心。
重點是要看女性是被放在主體的位置上,還是客體的位置上。
運動員的性感就很積極健康,她們的動作毫無性暗示,穿得再少也只是單純在展示自己有別於白幼瘦的力量感。
但性感車模要以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賦予汽車更高的價值,隱含了一種「通過購買某汽車,就能獲得同類型女人」的曖昧意味。
她們就像汽車附贈的擺件,接受別人的凝視和挑選。
除了好看的作用以外,她們可有可無,更沒人關心他們作為獨立個人的精神世界。
這背後隱藏的是對女性的物化和歧視。
至於那些用「穿衣自由」為「擦邊營銷」開脫的人,究竟是打着平權的幌子滿足自己的色慾,還是真心實意的平等包容,我們都心知肚明。
當然,我們並不想責備,那些選擇做性感車模的女性。
她們也是男凝之下的受害者,面對父權壓制下的現實困境,她們往往很難從被供養、被控制的地位走出。
前面提到的那位「大尺度車模」,早期也端莊大方,大概是卷不出工作機會,才走上了「鬼迷日眼」的道路。
據說她要存錢出國讀書
我們反感的是這個以「性別特點、取悅他人」確定女性價值的行業規則。
儘管「販賣性感」可能不會觸犯底線,但人總要偶爾摒棄一些動物性的審美,擁抱理性、平等和文明吧。
基於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販賣性感」的車模越來越少了。
從擦邊女到高管風
這個賽季的車模卷的是「格調」
有趣的是,現在女高管風的車模越來越多。
這種改變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女性對汽車的購買力增大。
一項調查顯示,北美家庭中85%的車輛購買決策受女性影響,65%的新車直接由女性購買。
在美國,擁有駕照的女性也比男性要多。
很多人都開始重視「她經濟」
消費畫像轉變了,參展商當然要改換營銷策略,用女高管風的車模戳中女性購買者的爽點。
尚蒂伊車展,就參透了女性的成功學氛圍感。
超模們穿着純黑禮服,邁着有力的步伐昂首向前。
撲面而來的女王氣場,襯得後面的跑車像她溫馴的寵物,看台上的觀眾,也彷彿是她的臣子一般。
很多姐妹都說「第一次因為車模,有了購買汽車的慾望。」
騰勢的車模也廣受好評。
模特們神似高管,自信大方地展示着汽車的性能。
身穿米色西裝的板板還是亞洲小姐大灣區總冠軍。
她盤靚條順,神色淡定,散發著一種「能夠掌控職場和生活」的精英感。
網友也說,高級車模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人,就要開這樣的車,而不是開這樣的車,能擁有這樣的人」。
而且,暫且拋去女性偏好不說,就說男性消費者也不全是「嗜色如命」的人啊。
吳彥祖非常愛車,經常為了看車展飛往世界各地。
他會在每一台車前細細觀摩,認真聽大神講解,才不會關心模特到底長成啥樣。
也許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還有些妨礙了他的熱愛呢。
吳彥祖很愛改裝汽車
總之,比起為性感買單,大家現在都更想為汽車本身的實用性和價值感消費。
所以在審美層面,消費者也不再滿足於肉慾刺激,而是希望看到更有內涵的美感呈現。
領克展台的車模最近也很火,展商彷彿是從街頭拉來的這幫人。
圖源@阿秋
既有運動風甜弟,還有力量感阿姐,更有男女通殺的無性別模特,直接把年輕人群吃得死死的。
圖源@charlotte(夏洛特)
還有的車展,玩起了cosplay,請了神似小李子的人在車前蓋上,演了一波泰坦尼克號。
不用介紹,你也能猜到它們的車,主打一個復古浪漫情懷。
在如此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下,性感車模更顯落伍了。
不過,其實還不等消費者反對,很多車企就已經不喜歡用性感車模招攬生意了。
因為性感模特雖然能吸引來龐大的人流量,但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純路人」,不是消費者。
他們拿着手機從下拍到上,只為在某個空檔捕捉到模特走光的畫面,並不會分給汽車一分一毫的關注。
很多車展圖片,都只有車模,沒有汽車
這樣的流量看似很大,但毫無用處。
更可怕的是,選擇與品牌調性不符的車模,還可能帶來很多負面效應。
畢竟車模在一定程度上和「代言人」的作用類似,代表了品牌的文化和內涵。
選用過度強調性感的模特,不僅忽視了對品牌特色的詮釋,還可能降低品牌的格調。
請了「擦邊」車模的車企,負面評價很多
日產汽車發言人在《財富》雜誌採訪時就曾說「比起美女車模,讓產品專家上場更有意義,因為我們在車展上銷售的是汽車。」
小米也深諳其道,ceo雷軍親自上場。
只憑老頭風polo衫,一樣能把展會圍堵個水泄不通,何苦用爭議大的模特令自己陷入漩渦之中?
車模過火,車企連坐,得不償失。
所以現在才有這麼多參展商在選車模的時候,寧願土一點,也要對性感避而遠之。
女性的身體
不是消費品的一部分
雖然聊的是性感車模,但其實我們也在談論「凝視和物化女性的現象」。
父權制文化總是和消費主義聯合起來,共同把女性身上的性別符號拆解下來,觀賞、售賣。
胸腰腿都是賣點的拍攝
除了汽車行業外,女性在其他由男性主導的場合,也充當著慾望的承載物,被視為男性的消費品。
比如足球寶貝被當做是賽場的裝飾和點綴。
廣告也常常用女性的性魅力進行宣傳。
「父權和資本」想方設法的掠奪女性力量,用女性的身體價值,換取鞏固權力的爽感。
可是物化女性帶來的不平等,不僅首當其衝危害女性,男性和資本也難逃反噬。
圖源《芭比》。被警告的車企,被叫普信男的ken,都被物化女性的迴旋鏢重傷
不過,時代變了,女性意識覺醒,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追求性別公平。
女性更是越發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相信未來,大家都能把目光投射到行業本身,削弱性別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