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俱樂部熬過「七年之癢」 福州脫口秀面臨機遇與挑戰

娛樂頭條 5942℃

【來源:福州日報】

「我想穿着它嫁人,也想穿着它罵人」「我的婚姻可以失敗,但婚禮不可以」上周末,愛奇藝視頻真人秀《喜劇之王·單口季》一播出,穿着婚紗調侃自己婚禮的脫口秀演員小鹿就「出圈」了。另一邊,騰訊視頻也定檔了全新綜藝節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並計劃於20日播出。

經歷去年行業巨變,最近密集上線的脫口秀綜藝,似乎預示着行業正在回春。線上脫口秀的冷熱,影響着線下脫口秀的發展。在線上脫口秀經歷火熱、沉寂,又重新上路,福州本土線下脫口秀也走過了「七年之癢」,正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本土俱樂部熬過「七年之癢」 福州脫口秀面臨機遇與挑戰 - 陸劇吧

福立社開放麥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合影。(福立社供圖)

尋找生活中的共鳴

這種一個人、一支麥,就能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的喜劇形式,嚴格意義上應該被稱為「單口喜劇」,但現在它常常被叫作「脫口秀」。不過,這也沒什麼問題,反正大家都是這樣叫的。

作為一門外來藝術,脫口秀進入中國後,一個廣為人知的特點就是,這是一門「冒犯的藝術」。然而,在喜歡脫口秀的年輕人看來,這種由年輕演員佔大多數的喜劇形式,正成為年輕一代的「發言人」,從冒犯走向理解。

小卓是一名「90後」,也是一名脫口秀愛好者,五季的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她一期不落追着看。日前,記者在福州線下脫口秀俱樂部遇到她時,她剛下班,差點趕不上即將開場的脫口秀表演。

「看脫口秀就是為了放鬆,而且很多演員講的都是和自己生活有關的事情,自己身邊的事情,感覺很親切。」小卓說,有一次,一名演員講到「天生臭臉綜合」,說的是有些人天生沒有什麼表情,容易被誤會成不耐煩、心情不好。「我覺得我就是這樣,本來挺苦惱的,但聽別人說出來之後,心裏好受多了,感覺自己被理解了。」

福州本土脫口秀俱樂部「福立社」主理人張雷說,最早他看國外脫口秀的時候,也覺得國內應該是做不了這樣「大尺度」的脫口秀。但脫口秀在中國生根發芽後,他發現,原來講大家生活中發生的、能夠產生共鳴的事情,大家也愛聽。

福立社是福州第一家脫口秀俱樂部,在2019年肆笑喜劇進駐福州之前,它是福州唯一的脫口秀俱樂部。

本土脫口秀探路成長

如果要談福州的本土脫口秀,張雷是一個繞不開的人。

2017年,綜藝《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第一季開播,「脫口秀」這個詞正從談話節目變成單口喜劇的代名詞。彼時,從小喜好相聲小品、美式單口喜劇的張雷已經辭去電視台主持人的工作。辭職後,張雷時間充裕,並發現福州還沒有線下脫口秀劇場,就和幾個朋友借了福州一家書店的場地舉辦了一場脫口秀。

「那場脫口秀有講感情生活的,有講學校生活的,也有講工作中的尷尬事。雖然大家都不太會講,但都覺得挺好玩的。」張雷說,那場脫口秀演出半年之後,大家開始專門去北京、上海看演出,學習怎麼做演出、怎麼賣票、怎麼做開放麥(一種供演員,特別是新人演員練習、打磨段子的場次)等,一個俱樂部就逐漸成形了。

本土脫口秀俱樂部作為整個行業的一分子,也受行業大氣候影響。「如果沒有《脫口秀大會》,我不一定能堅持下來。」張雷坦言,到了2019年他甚至想要放棄脫口秀,「那個時候確實太難了,也沒人知道什麼脫口秀,有時候甚至免費的演出都沒人來看。」

但到了2020年,《脫口秀大會》經過兩年的沉澱,第三季熱播,在年輕人中掀起觀看熱潮。越來越多人了解到什麼是脫口秀,並開始走進線下劇場,包括福州的年輕人,也開始來到福立社看脫口秀。

得益於早些年外出學習脫口秀的經驗,福立社和不少外地的俱樂部和演員建立了相對密切的聯繫,能聯繫到不少比較有名氣的演員。現在,位於寶龍廣場的福立社除了脫口秀,也引入了漫才、即興喜劇等其他喜劇形式,甚至還有面向親子的兒童實驗秀專場。

對於張雷來說,經過七年摸索,雖然沒有了當初逼着自己寫段子的幹勁,但能看着年輕人不斷成長,也覺得非常開心,「脫口秀還是一個很新的東西,未來只能慢慢摸索着前進了」。

市場需要新人不斷湧現

今年21歲的黃孟泳在福州一家潮牌店工作,但有時下班後,他會出現在福州脫口秀俱樂部的舞台上,展現他幽默風趣的另一面。

「站在台上,感覺自己好像會發光。」黃孟泳說,他很享受站在舞台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拍手鼓掌的時刻。而且他相信《脫口秀大會》那句出圈的話——每個人都可以當五分鐘的脫口秀演員。

黃孟泳從去年底開始參加肆笑喜劇的開放麥活動,現在他已經能夠相對自如地在舞台上進行一場完整的演出。參加開放麥很容易,只要報名就可以,但要寫出台本,站上舞台卻很有難度。

和絕大多數參加開放麥的人一樣,黃孟泳第一次上台的時候緊張極了。在開放麥,聚焦全場所有目光的演出者的一言一行會被放大,包括緊張。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觀眾的「評判」是很需要勇氣的,很多人因此放棄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但是黃孟泳堅持了下來。

「我的題材都來自於生活,都是自己想表達的。」黃孟泳說,能在台上說出自己想說的事情並逗大家開心,真的很有成就感。

不論是肆笑喜劇,還是福立社,開放麥都是培養新人的重要途徑。但是一名素人要成為一名能登上售票場次的演員,需要在開放麥的場次以每周兩三次的頻率,磨鍊兩年。

「現在的困難,就是演員太少了。」張雷說,福立社需要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邀請演員才能維持現有的場次安排,而且現在全國的脫口秀演員也不算多,「只能指望不斷地湧現新人,提供新鮮的內容」。

另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脫口秀演員的台本更新頻率並不高,所以一般來說,俱樂部也會提醒觀眾,短期內不要看同一個演員的專場。

隨着線上脫口秀密集開播,線下脫口秀也會迎來新的觀眾。如何培養新人,創作新的作品,成為福州本土俱樂部面臨的挑戰。(記者 馮雪珠)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