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耕談新作《為國爭》:昔日的足球故事與永遠的人物與時代話題

娛樂頭條 7833℃

  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回望一個昔日的足球故事,以三場比賽呈現出一個時代,以及一些不能被忘卻的人與精神。

  以作品《如果沒有明天》和其影視改編作品《我是余歡水》為大眾所知的作家、編劇余耕,於近期推出自己的小說新作《為國爭》。

余耕談新作《為國爭》:昔日的足球故事與永遠的人物與時代話題 - 陸劇吧

《為國爭》。出版方供圖

  在這部小說中,余耕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為背景,通過從乞丐到天才球員的小北,以及看似唯利是圖,但擁有神秘身份的球隊經理人余伯庸兩位主要角色的經歷,再現了中華足球隊在亞洲球王李惠堂的帶領下戰績斐然,在亞洲所向披靡的故事。

  余耕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在談到此次創作的初衷時,他表示,「《為國爭》的緣起就是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十二強的比賽,中國男足在這場比賽中輸給越南隊」。這個時刻,讓余耕想起80年前的中國足球隊,這支以一代球王李惠堂領銜的球隊當年橫掃亞洲,甚至在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上、面對世界強隊英格蘭,亦打出了自己的風骨……「在當時的境遇下,他們的表現如此令人震撼,我覺得,應該把這個故事,把那群人記錄下來,以更鮮活的方式呈現出來,他們值得被看到」。

  據介紹,最初,余耕和朋友們計劃將這段歷史直接搬上大銀幕,他們花費大量時間討論劇情、查找資料,甚至已經組建了劇組。然而,因影視公司的拍攝計劃受阻,項目被迫擱置。於是,余耕決定將這個故事寫成小說。他坦言,電影劇本創作與小說有諸多不同,而相較而言,「小說可以更加自由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精彩的賽事、激烈的戰事、悲壯的國事交相呼應,《為國爭》不僅是一部講述足球故事的小說,更是一部反映那個特殊時代社會風貌和家國情懷的作品。

  在《為國爭》中,余耕寫了三場足球比賽,這三場球賽貫穿全書,關乎個人的命運,也連接時代的脈搏。從電影到小說的轉變,反映了余耕在創作上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他歷史與文學融合在一起,為讀者呈現了一幅既真實又充滿想像力的時代畫卷。

  余耕介紹,書中的三場比賽前兩場都是真實發生的,第一場是發生在1934年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中華足球隊戰勝了日本隊;第二場是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中華足球隊對陣英國,惜敗。第三場比賽是虛構的,但是結合了歷史真實事件「東江大營救」。

  談及創作中對歷史的真實與文學的虛構之間的平衡,余耕直言,根據史實改編的文學作品很多,例如金庸的《鹿鼎記》、司湯達的《紅與黑》、狄更斯的《雙城記》,都是在真實的歷史或歷史人物里嵌套虛構的故事或人物。「我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為讀者呈現一個更加真實、複雜的歷史畫面。這其中,個體在大時代中的能與不能,在命運面前的選擇有着永恆的值得思考的意義」。

  余耕的作品一貫非常注重小說的戲劇性和人物的多面性。他的人物塑造複雜而立體,在此次創作中,余耕虛構了小北和余伯庸兩個主要人物,其中,小北從一個乞丐成長為民族英雄,余伯庸則是隱藏很深的角色,這種開放性的人物塑造使得小說更加引人入勝。

  「小北是個與球隊中其他人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物,他的出現增加了很多戲劇性的情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以這樣一個人物反映那個時代底層人的命運和掙扎,希望他能承擔更大空間上對人與時代命運關係的解讀。」余耕說。

  相較而言,余伯庸身上則有另一種「新」,這個有着隱藏身份的人物,在《為國爭》的絕大多數篇幅中,都是被余耕「埋着」寫的。「余伯庸身上一直有懸念,整個創作過程其實也很有意思,在創作之前把這條線設計好,整個寫的過程中甚至都能感受到未來與讀者的互動」。

  談及此次創作中面臨的挑戰,余耕直言是難以還原當年的足球技戰術。由於年代久遠,相關史料匱乏,他只能通過與老教練、老隊員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推測來進行模糊處理。「比如當時的足球比賽沒有加時賽和點球制度,我在描述比賽時需要特別注意。另外像現在的一些陣型、戰術打法,因為實在無從考據,我最終只能選擇模糊處理,這種模糊處理並非隨意杜撰,而是基於對那個時代的理解和尊重」。

余耕談新作《為國爭》:昔日的足球故事與永遠的人物與時代話題 - 陸劇吧

余耕。受訪者供圖

  在剛剛評選出的第六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十佳作品中,《為國爭》名列文學類十佳。從荒誕而又有着極強現實意義的《如果沒有明天》,到兼具歷史真實感和戲劇性的《為國爭》,多年來,余耕的作品涉及眾多截然不同的題材,他直言自己樂於嘗試,不喜被「貼標籤」,「貼上標籤就等於給自己做了一個限定,其實我一直在不斷地做一些變化,不僅是故事主題,我也不希望讓自己習慣哪一種類型的語言風格,因為每一次主題不同的創作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完)

【編輯:黃鈺涵】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