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顧達明」:電影《大浪淘沙》背後的故事

娛樂頭條 2618℃

在山東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有一座小山,叫作元寶山,一個小村落端坐在山前,叫作「羅源閣」村,當地人都叫羅庄村。我就是這個村子土生土長的人,小時候聽老人講,我們村有兩個烈士,一位是謝運春,另外一位叫謝學勤(譜名),謝學勤就是電影《大浪淘沙》里「顧達明」的原型。關於他的事,年代已經久遠,又缺少準確的史料,現在村裡很少有人能說出詳細的情況,只是聽到零星的故事和記憶的碎片,但我一直想還原先輩的革命事迹。

尋找「顧達明」:電影《大浪淘沙》背後的故事 - 陸劇吧

從電影《大浪淘沙》說起

1924年至1927年,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蓬勃興起,震撼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但因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而告失敗,是否堅持革命成為有志青年面臨的嚴峻考驗。紅色電影《大浪淘沙》就是珠江電影製片廠以此為背景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1965年出品,1977年3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電影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為影響一代人的經典。

該片根據革命戰士朱道南的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編,主要講述了幾位知識青年在革命大潮中的經歷,1925年知識青年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因不滿黑暗現實,逃離家鄉尋求出路,途中他們救起逃婚的余宏奎,四人結盟為兄弟,來到濟南進了山東第一師範學校。四人以及後來結識的謝輝和劉芬,六人在共產黨員趙錦章、國民黨員薛健白的啟發教導下,讀進步書籍,接觸革命活動並積極聲援北伐戰爭。但在大革命浪潮的衝擊下,由於出身、經歷和志向不同,靳恭綬、顧達明等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靳恭綬、顧達明投考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並被分派到長沙軍分校受訓,與他們的老師,即軍分校教官的趙錦章重逢。1927年5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烏雲刮到長沙、武漢,國民黨右派薛健白帶着余宏奎等潛往長沙策反顧達明、靳恭綬等人,遭到了二人的斥責。接着,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在長沙軍分校製造事端,大肆搜捕軍分校的共產黨員。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靳恭綬、顧達明在黨的領導下,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並在武漢反革命叛亂的前夕,彙集在武漢的革命力量在黨的領導下轉移農村,消滅攔路截擊的反動武裝,跟隨革命隊伍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作為影片《大浪淘沙》敘事框架和衝突基石的,是「四個兄弟」同中有異的人生遭遇和截然有別的道路抉擇,展現了在大革命這一緊要歷史轉折之際,青年知識分子所經受的跋涉與探索、猶豫與彷徨、成長與墮落的曲折歷程和複雜精神面貌,表明接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跟隨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鬥爭的道路,才是應當選擇的正確道路。

《大浪淘沙》背後的故事

朱道南(1902—1985),出生在今棗莊市薛城區張范鄉北於村。他為響應黨的老幹部寫革命回憶錄的號召,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署,於1959年初開始寫作回憶錄,並得到作協上海分會的指導。朱道南詳細回顧了自己在大革命時代曲折而艱辛的過程,分別整理成「走向革命」「湘江逆流——馬日事變追記」「從武昌到廣州」「廣州起義」「紅四師奔向海陸豐」等篇章,合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一書,於1961年8月正式出版。

朱道南在「前言」中感慨地說:「在大革命的風暴里,我們看到了工農群眾無比高漲的革命熱情和堅定的鬥爭意志,他們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堅決勇敢地與反動派進行不屈的鬥爭。我們也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以殘暴的血腥手段破壞大革命……和我一起參加革命的許多同志,在戰鬥中光榮地犧牲了,他們英勇地為黨的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影片《大浪淘沙》中的「顧達明」一角原型即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書中的謝拙民。在這本回憶錄里,記述主線為朱道南、謝拙民和楊榮林是最好的朋友,他們是山東嶧縣一所中學的同學,相約一同去濟南、武漢,朱道南和謝拙民又一同考上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一起從馬日事變中殺出來,又一起參加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部隊撤往花縣,在撤退路上,謝拙民救了朱道南一命,隨後兩人一起參加紅四師第十團,時任團長正是徐向前。謝拙民先任排長後又任連隊黨代表,之後他們一起轉戰海陸豐,對謝拙民有跡可循的資料便到此為止。

在書中,朱道南對謝拙民等人作了具體描述:他(謝拙民)聰明而穩重,很有抱負,十分講義氣,體格異常健壯,有「鐵膀子」之稱。

我還查找到一篇有關謝拙民最後的記錄,來自作者鄭春河的一篇文章:1928年2月初,紅四師經過連日奮戰,攻克了地主民團、縣保安隊駐守的普寧縣果隴。戰鬥結束後,轉戰千里的紅軍戰士朱道南患了重病,謝拙民同志將他送往後方山坑醫治。自此,朱道南踏上了在海陸豐艱苦難忘的戰鬥歷程……朱道南沿着老媽媽指點的方向翻山越嶺,在朝面山、激石溪一帶尋找部隊。一天傍晚,他走到半山腰,樹叢里突然傳來霹靂一聲:「站住!不準動!」朱道南身子一怔,感到一支槍口正指着他。呀,好熟悉的聲音,夾帶着山東嶧縣家鄉的口音。這深山老林還能碰到山東老鄉?朱道南慢慢轉身,一個高大的身影向他走來,細細一瞧,哈,真是同學、戰友謝拙民!他叫了聲「拙民!」就癱瘓着倒了下去。連黨代表謝拙民帶領20多人堅持游擊戰,前一陣撤退到紅軍醫院,只看到燒塌的茅寮和殘留的炭灰,沒找到朱道南屍體,不知其死活,誰承想在荒山野嶺見到日夜思念的戰友,驚呼:「呀!道南,你小子真命大,想不到你還活着!」一把扶起朱道南,雙手緊緊握在一起。在高山一處背風的山窩裡,紅軍戰士用雙手搭建簡易「人」字茅寮,堅持與清剿的白軍展開拉鋸戰。

關於謝拙民的史料甚少,謝拙民是謝學勤嗎?筆者曾多方查找未果。

發現謝學勤的準確記錄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老家的村子裏,我意外找到了一本名叫《大浪淘沙見真金——緬懷朱道南同志》的書,由中共黨史出版社於1994年6月出版,這本書收集了有關朱道南革命事迹的詳實資料,包括一些他的老戰友以及親友、同事的緬懷文章。在書中收錄的一篇朱道南寫的回憶錄《坎坷的路》中,我發現了關於謝學勤的準確記錄:現在我能夠記起的知名烈士,主要有下列同志:田慕韓同志,韓庄人,1923年或1924年入黨,師範畢業,人很聰明,工作能力很強,曾三次被捕入獄,最後犧牲在獄中。孫業璜(孫惠平),下庄人,1926年同我一起南下,在「龍廓戰鬥」中犧牲。謝學勤(謝覺民),羅庄人,碣石籌委會區隊長,犧牲的時候名叫賀敬成。楊榮林,小郝湖人,字叫楊潤浦,這人聰明能幹,後來改名楊的,在廣東「果龍戰鬥」中負重傷,後犧牲。

在朱道南的回憶里,謝學勤是他的親密戰友,羅庄人,就是筆者現在的村莊。碣石籌委會區隊長,是他參加海陸豐戰役中犧牲時的任職。另外,謝學勤有另外一個名字謝覺民,和《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的謝拙民,有些誤差,那麼,謝學勤是謝拙民嗎?

在該書的開篇,由中共棗莊市黨委辦公室撰寫的《大浪淘沙千古頌追遠惠後示世人》一文中有表述:「1926年7月,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勢下,北伐戰爭開始,10月攻克武漢。革命群眾運動蓬勃發展。為了支援北伐軍繼續北伐,中共山東黨組織動員青年學生到南方參加學習和訓練,以充實和加強北伐軍的骨幹力量。這時,朱道南、楊榮林、謝學勤等經田厚起介紹認識了當時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負責人丁君羊(後脫黨)。便向丁提出了響應組織號召南下學習的要求,經組織批准,每人發給30塊大洋作路費,由濟南到青島,化了妝,乘海輪赴上海,再沿長江溯流而上,到達武漢。這時的武漢剛被北伐軍攻下不久,革命氣氛十分高漲,全國各地的以及海外華僑、朝鮮、越南的知識青年雲集武漢,總數十多萬人。駐武漢的北伐軍各軍和師以上單位都招收學生舉辦軍官教導團。」這段史料裏面,明確記載了謝學勤的名字。

綜合以上史料,基本可以確定謝學勤與《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的謝拙民是同一個人。另外,他還有謝覺民、賀敬成等名字。在大革命的年代,名字是身份的掩護,一個人多個名字是很正常的。

據村裡老人回憶,當時,朱道南和謝拙民在謝拙民哥哥家裡躲藏,哥嫂給他們帶上了煎餅和煮熟的雞蛋,深夜從羅庄出發,奔赴濟南,走向了革命道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一書中,也有準確的記載。

尋找「顧達明」:電影《大浪淘沙》背後的故事 - 陸劇吧

書籍《大浪淘沙見真金——緬懷朱道南同志》封面

還原革命烈士謝學勤的一生

謝學勤,1903年3月8日出生在山東嶧縣(今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羅庄村),他是《大浪淘沙》電影主要人物原型之一。

1922年,謝學勤與朱道南、和楊榮林等人一起到濟南求學,考入濟南師範講習所;1924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其間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和學生,經常參加共育團組織的革命活動。1925年秋,謝學勤經田厚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冬,濟南的學生運動遭到反動軍閥張宗昌鎮壓,為了投身革命,受組織派遣,謝學勤等由濟南經青島,轉道上海,再去武漢。1927年初,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3月在長沙「黃埔三分校」由暴崇德、劉赤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35軍第33團團長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馬日事變),謝學勤和朱道南等十幾名進步同學,與反動軍隊展開了戰鬥,由於敵眾我寡戰鬥失敗,脫險後撤回武漢,經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負責人惲代英彙報了馬日事變詳細情況,被批准回武漢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7月,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學生最初編入由葉劍英同志任總參謀長的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11月,在葉劍英的帶領下到廣州準備參加起義;同年12月11日,在張太雷、葉挺、楊殷、周文雍、聶榮臻等領導下,開始起義。起義武裝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殲敵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攻佔了市公安局和市內絕大部分地區。這次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的又一次英勇的反擊,謝學勤等人並肩作戰,取得多次戰鬥的勝利。經過三天浴血奮戰,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起義失敗。之後,謝學勤所在的部隊在廣州花縣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謝學勤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在去往海陸豐的路上,他背着受傷的戰友朱道南和隊友一起奔赴前線。每次戰鬥,他都衝鋒在前,外號「黑煞神」的他讓敵人聞風喪膽。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存在和發展,引起了國民黨軍閥的極大恐慌。1928年初,國民黨出動兩個軍,並以中山、民主、廣庚、飛鷹等戰艦相配合,分三路「圍剿」海陸豐。當時在海豐的紅四師響應中共東江特委的號召,誓死保衛蘇維埃政權,與敵人展開殊死戰鬥。在保衛陸豐縣委的一次戰中,謝學勤不幸中彈,壯烈犧牲。他生前曾任碣石籌委會區隊長,犧牲時名叫賀敬成,年僅25歲。

據朱道南親人回憶,朱道南生前每每提及謝學勤的救命之恩,都是淚流滿面。

謝學勤的一生,短暫而輝煌。縱觀中國革命歷史,正是無數位像謝學勤這樣默默無聞卻英勇無畏的革命先烈浴血奮戰、奮勇拼搏,才為新一代開創了美好的生活。他們的革命事迹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奮勇向前。

作者:謝雲松

來源:文史博覽雜誌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