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赴張江葯谷執法檢查 :這部浦東新區法規實施後,葯企感受度如何?

娛樂頭條 1746℃

上海人大赴張江葯谷執法檢查 :這部浦東新區法規實施後,葯企感受度如何? - 陸劇吧

「這個平台目前孕育了多少生物醫藥企業,融資情況怎麼樣?盈利嗎?」走進張江葯谷的一角,幾位上海市人大代表饒有興趣地問起創始人關於「飛鏢加速器」的商業模式、盈利狀況。

7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對《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規定》進行執法檢查。這部浦東新區法規自2022年1月1日施行之後,張江葯谷企業感受度如何?

飛鏢創新研發中心是此次執法檢查中的一站,這家起源於美國波士頓的創業孵化器,目前已完成了在生物醫藥創新領域從早期藥物發現到臨床前研究全過程的生態構建,集聚培育了高濟生物、沙礫生物、凡恩世、神濟昌華等150餘家海內外優質初創企業和團隊,業界影響力不小。

「做孵化器並不是簡單地造房子,我們問盈利模式,不是光看它一年有多少營收,更在意的在這個平台上能孵化出多少項目,這些項目有多少能夠進入到藥品申報階段、成功上市。」市人大代表、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管理中心副主任文彬說。

這正是代表們此次執法檢查想追問的:厚植制度沃土之後,如何進一步激發葯企創新活力?

我們是這部法規的受益者

生物醫藥涉及海關、葯監、醫保等多個強監管部門,特殊物品進出口的重重審批,讓很多葯企「等不起」。

執法檢查座談會上,不少葯企代表點贊「白名單制度」。

2020年7月,浦東試點生物醫藥特殊物品進境白名單制度,簡化了特殊物品進口審批流程,縮短了低風險特殊物品進口審批時限。這項試點被「固化」到生物醫藥法規的第15條——建立微生物、人體組織、生物製品等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出入境聯合監管機制和研發用物品聯合推進機制。

為全球葯企提供一站式新葯研發服務的美迪西,「我們公司每年的特殊物品進口量達到幾百個,申請到白名單後,大大簡化了我們的申請手續,審批速度要比以前的時間至少節省一半。」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袁傑說,這不僅打通了客戶為之此前苦惱的入關堵點,也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成立於2010年的海和藥物,是一家集臨床研發、生產以及商業化於一體的抗腫瘤企業,2021年拿到生產許可證,2023年首個產品獲批上市,「無論是生產許可證,還是現場檢查,我們都很快通過批准,從順利檢查到順利拿證,我們是這部法規的受益者。「

徠博科在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都設有研發機構,「我們是第一批參加特殊物品白名單的企業,這種高效的創新舉措避免了公司部門之間的溝通成本,為我們新葯開發業務提供了有效支持。」

聽聞這些葯企的心聲,浦東新區司法局副局長賈力就深有感觸:「為了第十五條能順利實施,浦東新區幾個委辦與上海海關反覆溝通協調,最後以區政府名義出台管理措施,使得這項政策真正落地。」賈力坦言:「實際上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但是今天聽了大家的發言,我覺得我們政府部門所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這得到了市場主體的認可。」

融資之困如何解

「我們的新葯拉美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mek抑製劑,今年3月上市,4月進入互惠寶,5月被納入浦東新區創新葯械產品推薦目錄。」來自科州藥物的李璐說,「法規實施後,大大加速了我們新葯註冊上市的進程。」

而企業也一度遇到發展的瓶頸,「去年的資本寒冬,我們公司也遇到了融資的困境,幸虧得到了浦東創投等新區兩大政府資金的支持,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李璐表示。

生物醫藥產業是技術、資本、人才高度集中的領域,一款新葯從研發到上市平均需要長達十年,需要多達數億、數十億的投入,很多企業歷經「九死一生」,苦於「資金」之困。

「如果產品做出來沒有盈利,就沒有ipo,沒有ipo就沒有盈利,所以商業通路如果不通暢,產業通路是不存在的,創新通路也是不完整的。」市人大代表、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執行董事吳劍英認為,生物醫藥的創新鏈建設非常重要,「資本謀求利益,科學家追求創新,政府着眼產業,這三者的訴求要統一起來。」

現場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帶來一則好消息,目前上海已成立三大先導產業的母基金,不久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即將落地,通過母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為創新葯企解資金之渴。

「光靠市級基金的帶動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在市人大代表、市經信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副主任曹晴晴看來,創新葯企多是「十年磨一劍」,甚至更長,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需要創新者的久久為功、資本的耐心持有,也離不開配套措施的一路護持。

在曹晴晴看來,這部浦東新區法規的立法目標就是為了培育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而世界級的產業集群,一定有世界級一流企業的支撐和牽引,「建議研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成長規律,看看我們在哪個環節的服務還有缺失,哪個環節還有待加強,厚植創新沃土,培育更多一流葯企。」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