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字號」影院:大光明影院、國泰電影院、蘭心大戲院。新華社發
6月22日,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紅毯儀式星光熠熠,中外影人集體亮相,也把這場光影盛會推向了高潮。剛剛過去的十天里,461部影片、約1600場放映、約90場觀眾見面會,不僅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影迷大飽眼福,也折射出上海國際電影節超越「而立」的文化影響力和品牌效應。
在頒獎典禮上,憑藉電影《陽光俱樂部》斬獲最佳男演員殊榮的黃曉明感嘆:「我今天站在這個地方,更加堅定我的初心,要在演員道路上勇敢走下去。」與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單元結緣的中國內地導演、演員董成鵬則表示,「坐上這把導演椅,是亞新給我了底氣。」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14部入圍影片,其中12部為世界首映,2部為國際首映。而在所有參賽影片中,世界首映38部、國際首映6部、亞洲首映6部,首映率再創新高。
一場激動人心的電影盛會落下了帷幕,也留下了思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外電影作品選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這個舞台和觀眾見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外電影人選擇在每年六月「準時」齊聚黃浦江畔?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更是電影發展的見證者。從《馬路天使》到《阮玲玉》,從《長恨歌》到《愛情神話》,上海這座文化多元且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本身就多次成為銀幕上的特別主角,構成了電影的想像空間。如果說上海的城市風貌和文化氛圍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那麼電影也反過來塑造了上海的文化形象和歷史記憶。可以說,電影早已深深植根於上海的文化土壤之中,成為城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正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根本來源。
具備高度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的影迷,為上海城市電影文化營造了濃郁氛圍。不僅每年開票即「秒光」早已成為電影節的「保留節目」,電影節開幕之後穿梭於各個電影院的無數普通觀眾更讓整座城市隨之「忙碌」起來。作家陳丹燕說,「我是非常喜歡上海電影節的觀眾的。」在她的觀察里,上海的觀眾們總是在電影結束後靜靜等待演職人員名單滾動完畢,「這不僅是對電影製作者的尊重,也是對電影藝術的致敬。」
上海的電影產業在內容創作、技術創新、市場拓展、金融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空間暢通廣闊。2023年上海的觀影人數已經達到5200萬,票房數、銀幕數等6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就在本屆電影節期間,上海發佈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實施24項措施,從資金政策的扶持到影院文化的改革升級,從行業智庫的引領到電影文化的營造,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電影產業的發展。
從上海與電影節的相伴而行里,我們看到了上海與電影的不解之緣,也見證了城市發展和文化活力的同頻共振。城市與電影,是一種雙向奔赴、共同激蕩的敘事。當電影在城市中找到了靈感,城市也通過電影獲得了新的故事。
上海重點打造的主題影院和實施電影精品工程,將圍繞「周周有影展」等觀影品牌,進一步豐富內容供給;上海還持續優化惠民、惠農、惠學、惠老、惠特「五惠」放映活動,通過電影進農村、進校園、進軍營、進展館、進養老院、進商圈的「六進」公益放映,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本屆電影節推出的「攜影同行」城市漫步路線更為影迷打開了一扇發現城市魅力的窗口,進一步擦亮了上海的城市品牌。享受電影,就是在享受當下的城市美好生活。
作為「上海未來三年精品創製片單」的創製代表,陳可辛導演在談到自己的新作《醬園弄》時表示,「上海的弄堂里每一個空間都充滿了生活氣息,如同『72家房客』的感覺給了我跟團隊許多靈感,更重要的是這些空間感染了演員的表演。」
電影人的感慨,再次證明上海與電影之間,從地域到情感、從空間到精神,都有着密不可分的連接——這正是上海能夠成為「電影之城」的理由。
上海,向來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世界,通過電影節,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也積極投身於當代全球文化的生產與傳播。在光影交匯間感受城市的獨特魅力,在暢談交流間拓寬城市的發展空間,這座從漫長時光中走來的「電影之城」還會給人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