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着觀影量的增多,我們會發現電影並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門有着自身知識體系的學問。如何才能學會分析電影的好壞?看不懂評分很高的經典影片,該怎麼辦?澎湃問吧邀請影評人孟漸新,一起聊聊如何學會賞析電影。
點擊圖片即可提問
@silence2021:現在我看電影就是圖一樂,原諒我的淺薄!請問如何學會分析電影,知道它們好在哪裡或者差在哪裡?
孟漸新:千萬別妄自菲薄,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代表,許多作品並沒有高深到需要端坐研讀的地步,而您已經開始考慮通過一定途徑來解讀電影,本身就可見您並非如自謙所用的「淺薄」之人。因此我有些王婆賣瓜地想推薦拙作。事實上,拙作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從打動你的那部分情節開始思考電影。
電影因其具象而十分容易引起感性上的認知:共鳴或者反對。一個具有一定思辨能力的人就會通過自身的經驗(一手或者二手的)來進行分析判斷。學者們所使用的評價方法通常是理論框架,這種方式對於做學問有一定的作用,但理論框架相當於「尺」,而且一個理論一把尺,各自有着自己的度量衡系統,比如使用女性主義的尺子就很難量出消費主義的刻度。學者們讀書做學問,就像到不同的尺子店,買回不同的尺子量同一種材料,產生或者新的數據,或者索性新設計一把尺子。這些對於大部分普通觀眾而言意義不大,因為有時候被有些尺子捧得很高的影片,從觀摩角度也許索然無味,有的甚至故意做得難以理解,以應徵一些臆造的尺子。舉一個略微極端的例子:dogma95是一種創作的方式,如果以完全符合dogma95的方法來定義為某種「好」的標準,固然是一種「好」,但對觀眾真的是考驗。
這就是我提及的,對於普通觀眾,最為真實的就是你自己的感受:你覺得哪裡好,在你自己心裏必然會列出好的理由,覺得哪裡不好,必然也是有細節支持了你的判斷。而你所要抗衡的本質問題其實不是「好與不好」的個人判斷,而是自己得出的判斷竟然和別人不同。那麼這時候,所謂獨立思考的價值就在這裡:如果真的是你自己思考後得出的結論,哪怕一部外界好評如潮的影片,實則也可能不過如此(比如買了水軍)。外界聽說的好壞,與體感的好壞很容易構成2*2的矩陣,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其實就是真誠面對自己的內心,堅持自己的判斷:這個世界上其實除了電影評價外,很少有這種可以如此主觀又能交流的領域了。
@silence2021:很多經典的藝術作品,我卻看不太懂,該怎麼辦?比如卡爾維諾的《消失的城市》,我看了七八遍,知識卻不進腦子。那麼多人給出五星評價,我好心慌啊,感覺自己是個傻瓜。
孟漸新: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愛好傾向,按照傳統三魂七魄的說法,構成每個人三魂的特性不同,青睞也不同,比如有的人就是會更喜歡物理,有的更喜歡化學,有的喜歡歷史。各種不同的喜愛構成不同的性格氣質,形成不同的人。這樣在這個世界上交往不同的人,才會看到不同和相似,大自然和我們人類社會都講究多樣性,不同的差異才構成大家交流的起點,即: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好,為什麼我覺得那個好。
在一個相互包容的環境里的交流就能讓人實現「兼聽則明」的狀態。不過一個現實是,現在很多爭論是完全摒棄理性的,那麼這樣的討論很容易變成爭論。我始終主張討論而不是爭論就在於,人一旦陷入爭論除了並不會有什麼實際結果,也會讓自己心情不好,工作已經很辛苦了,何必為了興趣愛好還要增加這種額外煩惱呢?
至於哪些五星評價,如果你真的覺得和自己的評價不一致,我認為可以做以下這些。首先,看1-2篇你認可的影評(觀點可能和您相左,但是試圖理解那些觀點的立論基於什麼原因),如果分享者可以通過除了理論外的更多影片事實來陳述觀點,很基礎的比如構圖,或者有來源的寓意(比如系列電影里的象徵,類似吳宇森電影里的橘子等)。然後,通過那種分析你再試試看,看一下對這部片子是否有改觀——如果還是沒有改觀,那麼就沒有必要強迫自己的內心了。
尊重不代表需要認同,尊重出於禮貌而認同則發於內心。人總要對自己誠實,所以不必硬要說服自己。而且有些好評也可能是不懂裝懂,或者有些別的目的,比如現代主義藝術代表作品杜尚的《泉》,它的意義只是用來代表現代藝術風格和理論,展台上一個男性小便池可以被叫作藝術的好,我始終感到無法接受,因此我尊重它的歷史意義,但並不認為它是藝術品。就算別人認為我是傻瓜,那我就告訴自己:傻人有傻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