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項目·網絡劇《
繁城之下
》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3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作為一部古裝懸疑劇,該劇從光影美學、邏輯內核、人物刻畫上都自成一派,一經上線便斬獲全網熱榜283+,登vlinkage榜網播指數top1、雲合數據top3,豆瓣評分8.5,榮登2023年國產古裝懸疑劇top1。同時,在豆瓣2023年評分最高華語劇集、知乎2023年高分劇集榜、高分華語劇集榜、高分懸疑作品榜等榜單中也名列前茅。
從「蠹」字揭開的眾生相
《繁城之下》背景設定在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正是「娛樂至死、禮崩樂壞」之時。在江南蠹縣,小捕快曲三更(白宇帆 飾)為師父冷捕頭(王策 飾)遇害一案展開了調查。蠹,木中蟲也,編劇從一開始便將劇中背景用一個「蠹」概括。整個蠹縣就像是被蛀食的木頭,冷捕頭的死如最後一絲風,吹斷了這根木頭,使它展露出內里的空洞和腐朽。曲三更查案觸發的人越多,越發現整個蠹縣的眾生百態,他們如同蠹縣中的不同蟲豸,各自有着獨特的生存法則和內心世界。學堂的夫子嘴上說著之乎者也,背地裡卻有不能為外人所知的癖好;青樓的老鴇看似冷情愛財,也有着為一人守候的柔情;體面乾淨的管家,背地裡卻又幹着監視殺人的勾當。有些人表面善良,內心卻藏着不為人知的惡;有些人看似邪惡,卻也有着不為人知的善。在這個微妙的平衡中,他們共同編織着蠹縣的故事。
導演王錚的美學探索:中式、荒誕、黑色
導演王錚對「美感」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繁城之下》因「中式美學」而為觀眾所讚歎,但劇中卻不僅有中式之美,也有荒誕美學和黑色美學的影子。王錚將大量場景放置在江南的古典園林之中,園林曲折迴環、一步三看的造景特點使其在畫面視覺上形成了幽深雅緻的獨特美學風格,讓人為其精緻而讚歎。「黑色美學」則是「黑色電影」概念的延伸,通過大量夜晚的場景或是低飽和的影像風格,影像陰鬱,用於描寫遊走於社會灰色地帶的人物,提升劇情的情感張力。而荒誕美學是探索藝術表達與現實生活矛盾的美學理念。後二者都是注重矛盾與突破,它們與中式美學相融合,便有一絲「規則怪談」的味道。這三種美學的探索應用既貼合背景設定,又將懸疑感發揮到極致。
《繁城之下》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懸疑與謎團的世界。在這部劇中,主角抽絲剝繭般逐漸揭開了一個個底層人民的血淚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眾生百態,該劇不僅是一部懸疑探案劇,更是一部關於人性與社會的深刻反思之作。(劉思秋)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