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的「潑天富貴」,究竟被誰接住了?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並且規模還在迅速增長。微短劇研究平台dataeye發佈的相關《報告》預測2024年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預計2027年超1000億元。
一時間,到處都流傳着關於這個行業的暴富神話,「一對夫妻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短劇編劇月入10萬」等話題紛紛登上微博熱搜,真真假假,虛實難辨。外界也對這一新興行業充滿好奇。紅星新聞對話多位行業從業者,力圖揭開微短劇行業的迷霧。本期聚焦微短劇編劇,看看對想要在這個新興領域尋求發展的人來說,「寫微短劇」究竟是新機遇還是新陷阱,月入十萬到底是不是夢?
月入十萬不是夢,但很少
「業內肯定有頭部的編劇,月入10萬元的確實有,但真的很少。」對於這個問題,國內專註微短劇劇本孵化的四川字符宇宙創始人杜小花的回答是這樣的。
造富誘惑之下,人人都想在微短劇中分一杯羹。相比拍攝、投流等高成本「玩法」,越來越多人瞄準了「寫劇本」這個相對低門檻的賺錢新機會。紅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各個招聘網站上,「微短劇編劇」的招聘信息不少,薪酬從3000至30000元不等。
據了解,微短劇編劇費用或者說薪資報酬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短視頻編導負責短劇劇本,公司會給他們固定工資。這類編劇大多都是由mcn機構的編導、策劃擔任,採取「底薪+獎金」的薪資結構,底薪一般在七千元左右,每個月根據小程序劇的票房拿獎金,「獎金是階梯制的,百萬票房的獎金大概在千元,千萬票房的獎金在萬元以上。」
另一種,也是目前市場上更主流的方式,就是項目合作制。劇本價格則根據編劇資歷有所起伏。新手編劇一般為8000-12000元一部,有過上線作品的編劇則在2~4萬元不等,出過爆款的編劇則會更高一些。此外,除完本費用之外,一般項目上線後也會根據收入給予編劇一定的分成,比例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三不等。
而事實上,市場上每天都有新的微短劇上線,能夠盈利的其實是少數,因此能獲得分成的編劇也是少數。那麼,如何才算爆款呢?業內人士表示,按照微短劇付費充值量劃分,一般充值500萬元以上的算小爆款,充值超過1000萬元的算大爆款,只有擔任過三部以上爆款短劇的編劇,才被認可為「爆款編劇」。
根據這樣的薪酬模式,想要靠寫微短劇實現「月入十萬」的確是個小概率事件。以四川字符宇宙公司為例,據杜小花介紹,他們公司兼職的新人編劇一個月出1、2部劇本,收入約在1.5萬元;成熟編劇,一月出2、3部劇本,收入約5萬元。此外,多位微短劇從業者也表示,多數微短劇編劇的底薪在4000-6000元左右。
微短劇編劇來自何方
不過,做微短劇編劇的明顯優勢在於入行門檻低,市場處於增長期,機會相對較多。據統計,春節短短7天里先後上線了800多部短劇、小程序劇,可想而知每個月需求劇本的數量了。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秘書長、編劇幫創始人杜紅軍稱,相比電視劇、電影的職業化編劇,短劇編劇一開始更多是網文創作者或素人。入門門檻較低,這的確在短期內給了很多人一個機會。於是,大眾可以看到,一邊是短劇平台編輯在線「吆喝」收劇本,另一邊則是金融從業者、網文作家、大學生等紛紛「跨界」寫短劇。
「現在短劇編劇的人數是兩年前的十幾倍。」三年前就開始做短劇編劇的良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剛剛入行時,大部分短劇編劇都是做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的編導與策劃,但當下已經有許多小說作者、長劇與網大編劇也開始寫短劇劇本了。不過總體來說,目前這個行業還是以兼職編劇為主。杜小花介紹,就他們公司而言,目前合作的編劇有300多人,大部分是網文作者轉型到微短劇編劇,兼職的佔了90%左右。
「網文作者來當編劇,好處是他們腦洞大開,很會融入當下的熱點和梗。」杜小花說,短劇一集一分多鐘,網文作者能很巧妙設置反轉和鉤子,能快速抓住爽點。但不足在於,過去寫網文的字數一般幾十萬字,動輒上百萬字,但微短劇每集字數300至500字左右,全文3萬至5萬字。「這種巨大的書寫體量差異,讓他們在劇情節奏把控中顯得費力,同時缺乏對畫面感的描述。」
「畫面感很重要,這關係到經費。」杜小花說,比如寫男主手撕反派的劇情,畫面中需要出現幾十個人還是幾個人,都會直接影響最終拍攝的經費,「為了彌補這些不足,我們也嘗試邀請傳統編劇和網文主編共同協作,讓兩個方向優勢結合。」
劇本方面,目前短劇劇本主要有兩種創作方式,一是編劇自主命題並創作;二是定製模式,由短劇平台方或製作方發起選題,尋找編劇創作。
2024年3月14日,浙江橫店,微短劇劇組在拍攝古裝主題短劇
創作自主命題的劇本時,一般會先寫前十集的劇本、完整大綱和人物小傳,隨後,編劇團隊再進行海投。所謂海投,即將劇本向短劇製作團隊,或者是如九州、點眾這樣的平台進行銷售。
杜小花介紹,自主命題往往需要編劇團隊對當下和未來的熱點題材有研究和預判,如近期流行的龍王歸來、逆襲等,但考慮到平台和觀眾審美疲勞,編劇還需要有前瞻性,嘗試一些創新的主題。
編劇會遇到什麼樣的坑
目前,微短劇劇本簽約付款有「334」和「37」兩種主要模式。「334」指在前10集正文通過後,支付30%定金,在第50集時支付30%,完成劇本並修改通過後再付剩餘40%;「37」則是在第10集支付30%,完本修改結束再付70%尾款。
但無論何種劇本創作模式,在雙方確定合作意向後,都需要經歷試稿、比稿這一關。很多編劇在剛進入微短劇領域時有過被坑的經歷。
杜小花回憶,試稿、比稿,相當於招投標,編劇或編劇工作室需要提交前十集劇本、完整大綱和人物小傳。於是,一些小的製作公司或者平台在收到劇本後,要麼沒有下文,要麼以「不合適」為由斃掉,總之就是不合作。
但沒過多久,就會看到被斃掉的內容被拍攝出來。有些會修改故事背景或對調男女主人設,但有些則明目張胆地抄襲,男女主的名字都不改,「比較麻煩,因為維權成本比較高,時間耗費長,往往都不了了之。」杜小花說。
為了避免類似的問題,成熟的編劇、編劇工作室會盡量和大平台、大製作機構合作,在試稿環節,也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最近大熱的短劇《無極歸來》
事實上,在眾多編劇湧入且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漲的微短劇賽道,「卷劇本」成了當下不少劇本從業者面對的難題。據了解,被拒稿,成了常態,初審可能有90%的劇本被篩除,雖然市面上劇本投稿量很大,但優質劇本卻少之又少。
在杜小花看來,微短劇雖然是一種套路化的產品,但其實它也在不斷微調,包容性也越來越強。像2022年的時候,業內一致的看法是末世、年代劇不做,因為把握不好,也怕沒人看,但現在有了《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的成功,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類似的劇集在製作、播出。
「內容取決於市場,但內容創作者不是迎合,還是要盡量走在市場前面一些。」杜小花總結說,「(畢竟)沒有持續的爆款生產力,頭部編劇的收入也會銳減。」杜小花說。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