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金時代不再,騰訊音樂「斷臂轉型」

娛樂頭條 5261℃

導語:一向以「社交」著稱的騰訊音樂,正在失去社交娛樂這一盈利擔當。在線音樂,也將進一步承壓。曾經的「王者」,會滑向「青銅」嗎?


3月19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1698.hk)發佈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3年總營收277.5億元,同比下降2.1%。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39.1%,佔總收入43.6%。首次超過兩大核心業務中的另一個——社交娛樂服務。

氪金時代不再,騰訊音樂「斷臂轉型」 - 陸劇吧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tme」)成立於2016年,由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等合併而來。核心業務包括兩大服務: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2018年,赴美上市。



曾經的盈利擔當邊緣化

2023年以前,tme的主要收入來源,更多依賴社交娛樂服務。


以2019年q2季度為例,在線音樂付費用戶僅占月活用戶的4.8%,營收佔總營收僅26.5%。與之相反的是,社交娛樂付費人數,雖然僅為在線音樂的1/3,但營收卻遠超後者近3倍。總營收佔比,超70%,是tme的盈利擔當。


這種營收差距,和用戶的消費習慣直接相關。人們更願意為帶有社交屬性的服務買單,比如直播打賞、全民k歌虛擬禮物等。而為包括音樂單曲、數字專輯等在內的在線音樂服務,付費意願相對較低。



當時有分析人士預測,在線音樂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盈利,只能發揮引流作用。兩條腿走路的tme,並不平衡。


更加阻礙tme前進的是,自2020年以來,作為盈利擔當的社交娛樂板塊,呈現出明顯的逐年下滑趨勢。從2020年的198.04億,到2021年的197.77億,再到2022年的158.6億,總營收佔比,從67.9%滑落至56%。


在此過程中,tme多次對外強調,業績下滑是因為受宏觀環境、其他平台競爭加劇等多方因素影響。2023年,這些影響繼續發揮作用。第四季度同比下降51.6%,全年收入同比下降34.2%至人民幣104.3億元,首次跌至在線音樂之下。


對此,tme執行董事長彭迦信表示「2023年是tme轉型的關鍵之年」。這和社交娛樂與在線音樂的營收變化,相互驗證。


轉型的背後,是出於無奈還是積極的調整?社交娛樂收入的遞減,是否會加大在線音樂的壓力?這些問題,都將持續影響tme接下來的發展。



監管帶來壓力

眾所周知,「社交」是融入進騰訊(tcehy.us/00700.hk)基因里的,是包括微信、qq以及tme等業務在內的最核心競爭力。

騰訊憑藉「社交」這條中國企業中最為寬廣的護城河,積累了大量用戶,在一系列新產品、新業務開拓中,無往不利。tme的發展,也同樣遵循這條邏輯。


隨着科技發展和娛樂業態變化,tme所處的「音樂」賽道,產品形態和用戶體驗不再僅僅局限於「聽」,越來越多元化。早在2017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就超5000億元。其中,網絡音樂在其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和網易雲(9899.hk)主打小眾垂直評論、蝦米音樂背靠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大文娛不同,tme則自帶騰訊社交基因,布局「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多元產品和服務。主要收入來源為付費訂閱、數字專輯、虛擬禮物和增值會員,這些都依託於社交屬性。


比如,不管是「全民k歌」,還是「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的秀場直播、泛娛樂直播,都不再局限於「聽」,而是利用用戶的「社交」需求來盈利。


尤其是k歌的版權費、直播的打賞,都為tme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以及相對活躍的用戶數量。除此之外,包括tme在內的平台,還一度把社交屬性和飯圈文化有機結合,助推粉絲「打榜」。


以tme旗下「酷狗」為例,其專輯曾設置贈送榜、鐵粉榜,榜單還有踢榜功能,和直播間的打賞榜類似。比如,肖戰《光點》數字專輯下,鐵粉榜榜首共購買了同一張專輯23399次,按單價3元計算,總花費7萬元。


氪金時代不再,騰訊音樂「斷臂轉型」 - 陸劇吧


更讓tme大賺的是,《光點》一上線就被粉絲買爆,以超5000萬張的銷量,一度登頂全球音樂榜。1.5億的單張專輯收入,完全可以覆蓋版權等各項成本。而且,肖戰並非個例。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由於「打榜」以無經濟來源的學生為主,引起了不良的社會反響,新華社等官媒直接點名批評qq音樂、酷狗音樂等app誘導粉絲氪金、重複消費等行為。給tme社交娛樂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按下整頓鍵。


除了「打榜」,tme旗下平台上的內容以及直播玩法,也在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


早在2020年,廣東省「掃黃打非」部門就曾對「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騰訊進行30天整改的同時,下線了「交友陪玩」功能,這恰恰也是社交娛樂的範疇。


近兩來,國家《網絡主播行為規範》和「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等相繼出台,主播分類分級管理、體現新規等一連串動作,讓tme社交娛樂另一個主要收入來源的直播,營收進一步收窄。


2023年全年社交娛樂收入的持續下降,也印證了監管帶來的影響。



斷臂轉型

無論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tme從依賴社交娛樂向在線音樂轉型,都要經受斷臂之痛。

道理很簡單,就體量而言,二者相去甚遠。據《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報告(2022)》顯示,我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約180億,而包括直播和k歌在內的社交娛樂規模卻近1000億,是前者的5.56倍。


從付費意願上來看,用戶也更願意為社交娛樂花錢。比如,去年三季度,tme社交付費用戶人均付費,是在線音樂的8.37倍。


用戶不僅在付費習慣上,有明顯偏向,而且隨着影音業態深層次發展轉變,心智和需求,也在逐漸向短視頻平台遷移。


更讓tme雪上加霜的是,抖音、快手(01024.hk)等都已經跨界進入音樂賽道。


尤其是抖音在2022年推出的汽水音樂,截至2024年3月6日,ios已經有3000多萬次下載。在app store 排名中,位列音樂分類實時第一,總體評分4.9,高於tme旗下的qq音樂。另據《2023快手音樂生態數據報告》顯示,3.4億創作者創造了106億條音樂短視頻。


就像當初衝擊tme社交娛樂板塊的直播業務一樣,抖音快手又開始爭奪tme在線音樂板塊的流量。


外患叩門,內憂也隱隱作痛,突出體現在版權問題和用戶付費上。


tme背靠騰訊,曾先後將環球(uvv.us)、索尼(sony.us)、華納(wmg.us)等全球最大幾家唱片公司所簽署的獨家版權收入囊中。擁有超3500萬首曲目授權,一度佔國內市場份額80%以上。



好景不長,2021年7月,在市場監管總局的處罰決定下,tme不得不放棄其獨家授權。不久,國家版權局進一步禁止該產業各方簽署獨家版權協議。tme的版權「頂樑柱」,逐漸式微。

版權轉賣被叫停之後,在線音樂收入只能寄希望於用戶訂閱。


財報顯示,tme在線音樂業務單個付費用戶逐月遞增。已由2022年不足9元,上升至10.0元。音樂訂閱收入也由2022年的87億元,升至121億元。


tme旗下qq音樂在2023年,先後兩次漲價。連續包月和綠鑽豪華版自動續費,均上漲至15元/月。和11元/月的apple music、8-15元/月的網易雲相比,並無明顯優勢。網易雲更是在去年末上線5元的學生專區,吸粉不少。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