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記者從來自中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獲悉,此前在江西省會昌縣發現的兩件甲龍亞科標本為甲龍類新屬種。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達泰龍」,意為「通達、安泰」之意。達泰龍的發現是對晚白堊世早期甲龍亞科化石記錄的重要補充。
甲龍是一類草食性恐龍,生活在晚白堊世的北美洲和亞洲。其最大特點是周身覆蓋有大量骨板,好似身着「鎧甲」,因而常被稱為「坦克龍」。其中的甲龍亞科成員尺寸較大、頭身較寬,尾巴末端有發達的尾錘。
圖為達泰龍的3d復原重建模型。(受訪者提供)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聯合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學者共同完成,並於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脊椎動物解剖學·形態學·古生物學》上發表。
據悉,2016年會昌進行道路開挖施工時,有村民注意到散落的紫紅色碎石塊中隱約可見白色骨質物體,但因其過於破碎、難以辨別,被撿拾保留於當地。直至2018年,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將碎石塊收集至館內並對其進行修復保護與研究。
圖為經過清理修復後的達泰龍化石標本。(受訪者提供)
經過長期拼合修復,兩隻疊壓在一起的甲龍標本逐漸呈現。研究發現,兩件標本均是亞成年個體,體長約3.5至4米,其前頜骨突出,有與其他大部分甲龍亞科相似的、標誌性的顱部突起,獨有特徵是臉頰兩側各有一對小型向外伸展的角。
圖為兩隻疊壓保存的達泰龍復原圖。(受訪者提供)
邢立達介紹,達泰龍處於亞洲甲龍亞科的衍生類群,或與發現於中國北部和蒙古國的繪龍構成一個姊妹類群。而其疊壓的埋藏姿態也曾在繪龍身上出現過,當時被解釋為風沙沉積的快速掩埋,間接說明了繪龍的群居行為。「達泰龍標本是沉積在河流或湖泊中,是否原地埋藏,還不得而知,但很可能與甲龍類的群居行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