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王家衛」的電視劇《繁花》,一條黃河路見出上海市民眾生相

娛樂頭條 2581℃

「很王家衛」的電視劇《繁花》,一條黃河路見出上海市民眾生相 - 陸劇吧

王家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可以說是在萬眾矚目中開場。電視劇三年磨一劍,一年一輯預告,吊足胃口。開播前,網上預約用戶數量已突破350萬;央視八套開播僅10分鐘,收視率即破2。

看了幾集劇情,最大的感受是「這很王家衛」,無論是光影、抽幀的運用,還是敘事風格,都帶有導演個人的鮮明色彩。同時,這也是個上海故事。20世紀90年代的摩登上海,在一條黃河路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一群上海當紅的演員,一些只能用上海話來表達的台詞,都讓《繁花》這部劇充滿了上海氣質。看劇版《繁花》,亦如翻開寫滿時代氣息的書頁,需細細品讀。

「很王家衛」的電視劇《繁花》,一條黃河路見出上海市民眾生相 - 陸劇吧

《繁花》

12月27日,《繁花》央視八套首播,此時距離王家衛與《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第一次見面,已過去整整十年。從買下版權到開機,中間六七年;從開機到播出,又是三年。總體來看,電視劇《繁花》與原著小說的差異是顯然的。人物從書本里長出來,又被影視具象化,電視劇《繁花》說的是自己的「繁花似錦」。

《繁花》敘事節奏頗快,在細密的劇情內容中,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時不時交錯的時間線,點出事件前因後果,也交代出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騰飛期的時代氣息。

乘着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風,上海青年阿寶靠左手炒股票,右手做外貿,搖身一變為黃河路上無人不知的寶總。劇集開篇,是寶總在和平飯店前遭遇離奇車禍。生死未卜之際,他的師父爺叔、夜東京合伙人玲子、跟着他炒股的小市民先後出場,每人各有心思和盤算。而彼時的黃河路,金鳳凰因股票失利連夜出逃上海,來自東北的至真園老闆娘李李現身,正琢磨着將開業請柬送進寶總的病房。寶總的社會關係、人情世故,一目了然。《繁花》里的對手戲、生意經以及與之勾連的大時代背景,通過這一場車禍顯露端倪。

作為主要劇情的發生地,《繁花》將劇情收束於一條20世紀90年代的黃河路上。黃河路不過幾百米長,卻寓意了那個年代上海的商業江湖。那裡飯店林立,既是吃飯的地方,又不只是吃飯的地方。飲食男女來來往往,推杯換盞間是那時上海市民生活的萬千氣象。

「很王家衛」的電視劇《繁花》,一條黃河路見出上海市民眾生相 - 陸劇吧

《繁花》拍攝地:上影集團上海影視樂園「黃河路」

《繁花》拍的是20世紀90年代充滿美學風格的商戰,黃河路就是寶總的戰場,來自外地的老闆娘李李則是他亦敵亦友的對手。至真園裡,寶總看李李,李李看寶總的幾個鏡頭,頗值得玩味。至真園是談生意的地方,寶總去不去至真園、怎麼去,明面上是一頓是否需要履約的飯局,暗地裡是李李和寶總的隔空交手。這一次商戰,撞上門來的是攜帶80萬件衣服投石問路的湖西針織廠范總。

黃河路上的交鋒,環環相扣、見招拆招,沒有永遠的贏家或輸家。主人公的一舉一動,點到即止的台詞,都是充滿意圖的試探。在劇情懸念的營造上,《繁花》可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前頭的「因」或「果」,都只是毛線團探出頭的那一縷,只有向後繼續牽拉,才能理解劇中人物步步為營的意圖所在。觀眾追劇時,就如同劇中着急的汪小姐,終於看出寶總有穩坐釣魚台的「後招」,於是恍然大悟。

如果對上海話的理解無障礙,那麼看《繁花》,最好要看滬語版。很難具體用語言去形容,方言對一座城及城中之人的影響。但用原汁原味的滬語,來講述這個發生於上海的故事,是最合適不過的。演員們花三年用滬語拍完整部《繁花》,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繁花》並不只是阿寶的故事,他代表大時代下的一類人,而環繞在他身邊的則是上海市民眾生相。電視劇在勾描各個人物時,就頗見導演的功底,有時只是寥寥數筆,就道出了人物鮮明的特質。

比如,游本昌飾演的爺叔,台詞精鍊、一針見血,他是阿寶闖入股市的領路人,也是將阿寶變成寶總的幕後功臣。黃河路上的報亭老闆,不起眼,卻是整條路上消息最靈通的人士。至於金美林的老闆娘盧美琳,則是潑辣的上海老闆娘的代表。從他們說話的語氣、神態乃至動作里,觀眾似乎總能在身邊找到類似的人物。《繁花》熱播,朋友圈裡眾人分享1992年的上海大事記,裡頭的黃河路也是這樣的招牌林立。這是上海給人的印象。

看電視劇《繁花》,最要緊處是看細節。細節里藏着上海的地域特色,也藏着人物的腔調。無處不在的上海味道,是品《繁花》的密碼。上海人講面子,從阿寶到寶總的改頭換面,首先要變的是門面——一身行頭,各個細節都有講究。而上海人的「里子」,或許就是一碗夜東京的泡飯。這裡於寶總而言,像是另一個家,在家裡,吃一碗泡飯,用玲子的話來說叫「落胃」。

金宇澄的《繁花》原著里有一千多處「不響」,餘味悠長。在這些留白之處,讀者需要在「不響」中揣摩出上海何以誕生出阿寶、玲子、汪小姐這樣的人物。王家衛說:「是什麼讓阿寶成為寶總,一夜之間成為時代弄潮兒,書里沒有體現,我們可以『補白』相輔相成。」

但王家衛的「補白」有時候亦如蜻蜓點水,需要觀眾仔細去品味。關鍵情節有時只是主人公間的一句閑聊,時間線閃回交錯,人、事、物的面貌方才漸漸清晰。回到開篇的車禍,由股市而起。這一樁案子,寶總甘願為蔡司令背鍋,電視劇先說了結局,後來才在不經意間點出原因。原來,在那個「股瘋」的年代,蔡司令的一推,推出了後來的寶總;寶總在股市裡掘來的第一桶金,有蔡司令那條瘸腿的功勞。爺叔一句人情難還的評價,看似輕飄飄,卻點出了寶總的行為動機以及重情重義的性格底色。當黃河路愈加風起雲湧,各種人物就此登場時,顧念情義的寶總又該如何應對,也讓觀眾對後續劇情的展開充滿期待。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