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電影快訊 1587℃

從《十字街頭》《馬路天使》到《烏鴉與麻雀》,從青年偶像到人民藝術家,趙丹的表演風格影響了幾代人,也是五六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標誌性人物。他一生執着追求藝術,著書研究表演方法,是寫在中國電影史最前頁的重要演員。

趙丹曾經用一首詩闡述過自己的境遇:大起大落有奇福,兩度囹圄發尚烏,酸甜苦辣極變化,地獄天堂索藝珠。他的性格直爽耿介、天真純粹,被朋友們笑稱為「快樂的阿丹」。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趙丹經歷了大起大落,也造就了不朽的成就,用他的表演和藝術探求影響了幾代人。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趙丹

出生地:江蘇省揚州

原名:趙鳳翱

工作單位:上海電影製片廠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他代表了五六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水平

趙丹原名趙鳳翱,1915年6月27日出生在江蘇省揚州市,後隨父親遷居到南通。由於父親在南通開設影戲院,趙丹少時就受到家庭熏陶,酷愛藝術。中學時代的趙丹就與好友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了「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畢業後,趙丹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國畫,專攻山水畫。這期間他參加了美專劇團、新地劇社和拓聲劇社,並積极參与「左翼劇聯」的活動,演出了不少抗日救亡劇目。同時取「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丹」字改名為「趙丹」。

1932年,年僅17歲的趙丹被明星影片公司的著名導演李萍倩看中,在無聲片《琵琶春怨》中飾演一個紈絝子弟,從此成為了明星影片公司的演員。之後他又拍攝了《上海二十四小時》《三姐妹》《女兒經》《空谷蘭》《清明時節》等二十多部影片。1936年拍攝的《十字街頭》在當時掀起了巨大風潮,開創了三十年代偶像電影的先河,趙丹因此一度成為了青年偶像;而《馬路天使》更讓他成為了蜚聲上海灘的大明星。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十字街頭》中的趙丹。

其後趙丹還出演了《武訓傳》《李時珍》《聶耳》《林則徐》等經典影片。同時趙丹還活躍在話劇舞台上,曾在《娜拉》中飾演海爾茂,《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飾演羅密歐,展示了自己的舞台藝術才華。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林則徐》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烈火中永生》

電影《烈火中永生》是趙丹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塑造的許雲峰是一個堅毅沉着、正氣凜然的藝術形象,表現了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革命意志,成為經典電影形象,電影學者們稱趙丹為「代表了五六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水平」。

未能飾演周總理遺憾終生

抗戰時期,周恩來總理十分關心文藝的發展,給10個抗敵救亡演劇隊作報告,號召隊員們全力投入義演獻金活動。在此期間周總理與趙丹一見如故,成為了好朋友。趙丹常對人說:「我一生最敬佩的就是周恩來總理。」

趙丹: 烈火煉成丹心曲, 鴉雀聲中葬海魂 - 陸劇吧

趙丹很想在銀幕上飾演一次周恩來。1977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請趙丹飾演《大河奔流》中的周恩來,妻子黃宗英陪他去了北京試鏡。第一次試鏡的時候他剃掉了半寸鬢角,又裝了兩隻假槽牙以顯臉寬。第二次試鏡時,導演謝鐵驪說總理的人中比趙丹長,就以塑膠製作人中,貼在上唇上,形象雖然貼近了,下巴卻不能動,只能靠吸管喝牛奶維持。那段時間趙丹從鄧穎超手裡拿到了許多寶貴資料日夜研讀,在家中也時刻排練,妻子看到他的總理扮相,總忍不住信以為真。直到第五次試鏡,拍攝周總理辦公批閱文件的鏡頭,趙丹真的做到了活靈活現。張瑞芳看到試妝照都驚喜地大叫:「周總理復活了!」但最終趙丹仍錯失了這個角色。

趙丹為出演魯迅做準備。

留在趙丹心中的遺憾還有未能如願出演的魯迅、聞一多,也沒能將自己喜愛的《水滸傳》《三國演義》搬上大銀幕。為飾演魯迅,他一遍遍的試鏡,鬍鬚剃了又留,留下的終究是遺憾。

他身上長着剛直的骨,快樂的筋

趙丹的妻子黃宗英說過,「趙丹身上長着剛直的骨,快樂的筋」,在生活中他天真無邪,像個大孩子一樣和自己的子女一起玩耍,一旦面對工作和表演,就陷入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執拗,對自身的要求幾近苛刻,對每一個角色都極度地珍惜,從未有過敷衍與「交行活兒」,對趙丹來說,每完成一個藝術形象,都像是一場精神搏鬥。

《武訓傳》

黃宗英曾經在紀念趙丹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上講過拍攝《武訓傳》時的故事。接拍《武訓傳》之後,趙丹就借了霉味很重很破的棉襖天天穿着,吃飯的時候也像戲裏一樣在地上吃,他說:「我要現在在桌上吃,我在戲裏就不會在地上吃了,就不知道袖子往哪兒擱了。」戲裏武訓要被人打,戲外趙丹也要求對方真踢真打,每天拍完戲都是傷痕纍纍地回家。

在拍攝電影《熱血忠魂》時,按照劇本趙丹需要有奮筆疾書的鏡頭。拍攝前趙丹滿懷信心,覺得自己畢竟是書畫專業科班出身,而且他一直自信「我的畫比戲好,我的字比畫好」。然而開機後趙丹一口氣寫了十多幅字,導演和劇組其他成員都對趙丹的書法嘖嘖稱讚,趙丹卻始終找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他放下紙筆,特地嚮導演檢討說字沒有寫好,懇求把剛才的鏡頭作廢,並說道:「這些年來,我一直忙於戲劇和電影演出,卻把學業給疏忽了,書畫功力相比以前退步不少。本來應該做得到的,而我沒有做到,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態度不夠認真,基礎沒有打紮實。今天寫的字不是我應有的水平,還是請別人來出演這個鏡頭,否則就對不起觀眾。」

趙丹畫作 設色雁盪寫生圖軸

之後趙丹重新自學,無論工作有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練字、畫畫。再後來二十餘年間的電影拍攝中,他都極力迴避演繹揮毫潑墨的鏡頭。直到1956年的影片《李時珍》中他才願意展現自己已經成熟的書畫才藝。同時他將自己的表演風格與書畫藝術融會貫通,吸收中國寫意畫中大落筆的手法,洒脫自如、形神兼備,表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意境,其後拍攝的《林則徐》正是以這種表演方式完成的。

「演員是通過角色向世界發言。」這是趙丹令人銘記的箴言,也是他一生的準則。在工作人員印名片向他詢問頭銜的時候,趙丹看到的不僅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委員、全國影協常務理事等頭銜,而是回答:「你忘了最重要的,我是個演員!首先要印上電影演員。」

新京報記者 李妍 編輯 許喬洋 校對 薛京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