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的拍攝對象是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按照最初的創作思路,我們打算直接以林占熺教授的口述作為紀錄片的主要內容。
但是拍攝遇到了困難。年近八旬的林教授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要進行閉環管理、準備材料,同時還要處理離閩赴京期間菌草中心的事務。拍攝日程一再延期,而作品的提交又刻不容緩。幾番斟酌之後,我們找到了新的創作思路——以林冬梅視角看父親的菌草事業,用林占熺、林冬梅這一對人物雙線推進故事講述。創作思路的調整、漸入佳境的採訪,給了主創團隊更多信心。林冬梅率真自然的心聲吐露,也為紀錄片增色添彩。
後期製作中,面對海量的素材,我們決定捨棄面面俱到的文稿,重新搭建結構,以更加輕巧的方式來講故事。在鏡頭呈現上,也多次採用不同時空的意象蒙太奇手法,來表達林占熺與林冬梅從事菌草事業的交集點、轉折點,實現畫面內容和敘述內容的雙份輸出。
《茂叔闖海》的製作對攝製組來說,是用“新形式”講好“老典型、老選題”的探索。由於海南台三沙衛視的特殊性,以王書茂為代表人物的潭門漁民,是我們一直關注報道的群體。如何用9分鐘的時間讓觀眾看懂潭門漁民與“祖宗海”之間的特殊牽絆,讀懂這份世代傳承的精神,同時將一個千年漁港的“前世今生”潤物無聲地講述出來,是這次製作的一大難點。
在拍攝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茂叔和夫人在家裡看老照片的場景。這個場景,讓我們開始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在看到他和妻子的老照片時,我們嘗試“八卦”他們相識相戀的過程,藉此拉進了我們和他的關係。在後來採訪過程中,王書茂逐漸打開心扉,談論起他平常很少談及的話題,如兒子去世後如何擔起責任的心理歷程。這段話展現出了他“守護祖宗海”的堅定和決心,再次凸顯主題。
回想這次拍攝,我最感動的瞬間是拍攝對象張文在漁獵博物館給遊客們講解冬捕的時候。
張文是個不善言辭的傳承人,面對採訪總是隻言片語。但在講解起冬捕細節時,他卻變得滔滔不絕,特別是談到上一代傳承人對他的幫助和教導時,眼神中滿是珍惜和懷念。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標準的東北漢子,情感豐富、懂得感恩。所以在接下來的採訪中,我們找到了新的突破點——情感切入,也因此見到了“另一個張文”。
“另一個張文”雖然並不完全了解當地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投入,但他確實是生態改變的親歷者和生態紅利的受益者。他也在這些年悄然改變着自己對生態的認識,見證了鄰里鄉親因生態改善而逐漸富裕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補充拍攝和後期剪輯過程中,將張文的角色從一個參與者調整為一個見證者,從聊家常開始,以小見大,深挖當地如何在“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遊相得益彰”這條路上紮實前行,見證新時代當地生態的改善和百姓生活的幸福變遷。
我們選定的人物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水壓機鍛造廠高級技師劉伯鳴——一個32年來和團隊專心打造大國重器的“打鐵人”。
9月中旬,我們開始跟拍劉伯鳴。雖然拍攝前已經有心理準備,一千多度高溫加工產品會很熱,但到了現場才真正明白,這裡的“熱”超乎常人想像,用“烈日般炙烤”來形容都不夠。由於環境溫度過高,我們的團隊站在車間里瞬間汗流浹背,攝像機也在近距離拍攝鍛件時自動關機,而劉伯鳴在這裡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有一次交班後身體甚至減重7斤。
常人難以忍受的熱,在劉伯鳴雲淡風輕的玩笑中,變得似乎沒那麼艱苦。在我們看來,如果將重型水壓鍛造比作一場交響樂,那麼劉伯鳴就是交響樂的總指揮,水壓機、操作機、天車在他的調動下,和諧運轉,巧妙配合。雖辛苦,但他樂在其中。
有一天拍攝時,劉伯鳴哮喘的老毛病複發了,癥狀越來越嚴重,於是我們陪他到醫院檢查。由於過敏,醫院建議他休息一段時間,劉伯鳴卻跟我們開起了玩笑:“我是『鐵打』的人,對啥都不過敏,就對『休息』過敏”。第二天,劉伯鳴又出現在鍛壓機前,在襲人的熱浪中,他揮舞着手臂,呼喊着對講,計算着參數……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力量,這種力量正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多福”里的多福人》可能是《我和我的新時代》系列微紀錄片裏面為數不多的“群像故事”。講好群像故事難,在時長僅有9分鐘的微紀錄片里展現好群像人物更難,怎麼“形散而神不散”地圍繞主題講好整個故事,讓被拍攝的人物都各具特點,讓講述內容更具故事性,都是我們要着重考慮的問題。
拍攝前期的實地調研工作正值我省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我們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實地走訪、多次視頻溝通、資料整理等工作,搜集了拍攝對象的大量信息,慢慢地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們也跟我們熟悉起來,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一位87歲的老人家拿出珍藏多年的相冊,拉着我們編導的手說:“看你們拍攝的這麼認真,我願意把我和老伴兒的故事講給你聽,你們可是獨家哦。”在採訪過程中,老人飽含深情地講述了那段塵封多年的美好回憶,這才有了片子裏面那些感人的故事、珍藏的記憶和幸福的瞬間。
這次創作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條“天路”。以前對“天路”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圖片和文字中,這一次,當我們看到航拍取景器里那條在險峰中曲折蜿蜒的“白線”,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過去,毛支書帶領村民不畏艱險修出了這條路,讓下庄人能夠走出去,從而擺脫貧困。現在,年輕人在外學習知識、精進技能,又沿着這條路回到下庄建設家鄉,一步一步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以往的拍攝製作,都會在拍攝前留出充足的時間採訪調研,並細細打磨腳本,按照既定計劃完成拍攝、製作。雖然很多時候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但大致的創作方向是明確的。然而這一次打破了我們以往的工作習慣,因時間緊張且缺少前期調研,我們只能通過大量的跟蹤拍攝與採訪,在細節中去發現關聯,並進行連接。同時在遵從故事敘述規律的前提下,盡量加快節奏,提高信息的轉換頻率。
《我心在高原》的選題人物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老先生將自己畢生精力全部奉獻給青海,奉獻給他熱愛的群眾以及從事的高原醫學研究工作,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非常好的人物,但是要講好這個故事並不簡單。
創作前期,我反覆查閱了有關吳天一院士的各種材料、書籍,反覆思考,最後才決定以吳天一院士的角度,講述六十多年來高原醫學研究的歷程,將他的人生經歷與那顆赤忱的“中國心”聯繫在一起。我們提前對吳天一院士工作的場景進行調研和勘察,制定詳細的拍攝文案與分鏡頭腳本,最大程度優化和保證素材量的積累。在節目的講述結構中,與系列片“自述”的表述方式完美契合同時,着力創新表達方式。不同於一般紀錄片“解說詞+畫面”的表現手法,該片無解說詞、無配音,全部以主人公第一人稱的講述串聯全片,讓節目本身更具真實感,提升受眾的觀看感受。
這部片子帶給我最大收穫是不斷追求極致的心態。進入後期差不多在15天的時間裏,我們進行了十多次的修改,因為畫面、現場聲響以及音樂全部是相互嵌在一起的,每一次修改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每一次都是值得的。細心的雕琢換來的是紀錄片的完美呈現。所以,好節目是一遍一遍磨出來的,在今後的節目製作中,我也會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創意,當然還會多一些修改。
談起原山林場和全國“林業英雄”孫建博,身邊人無一例外會說,這是一位“老典型”,因為他的故事被媒體多次拍攝過。面對“老典型”,就不能像以往按部就班“人物專題”式的講述。如何用一種鮮活的拍攝方式把故事講好,是這次創作的難題。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沒有太多迴旋的餘地。再加上孫建博的身體原因,無法滿足多場景拍攝。經過反覆思考,最後決定以孫建博的孫女為小切口,交叉敘述,以增強感染力。
在拍攝孫女的過程中,最大的啟發是不要試圖讓她適應你的節奏,而應該讓自己迅速融入她的世界,按照她的思維方式走,儘快建立信任。她也會放下警惕和緊張,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爺爺和樹之間的點點滴滴。
石光銀治沙的故事在陝西家喻戶曉,如何把老故事講出新意是這次拍攝製作的一大難點。同時,作品時長也給創作提出高要求:8分鐘大屏端專題片或紀錄片不容易講透,在移動端又成了“完播率”最不利的中長視頻,要融合大屏的深度精緻、小屏的情感互動等多方面優勢,具備適合多屏傳播的全媒體屬性,成為了又一大難點。
怎麼做到“叫好又叫座”?必須做到主題高度提煉、主線高度清晰,但又要“一唱三嘆”,即三分鐘一個小情節,每個情節都包含至少一個高潮點、一種情緒轉折。主創團隊經過深入挖掘、和主人公多次溝通,最終決定緊抓石光銀一生治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主題,用石光銀治沙、石光銀兒子因治沙去世、孫子接棒治沙展現“綠水青山”;用石光銀和孫子帶領鄉親們在曾經沙地現在林地的地方致富展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選取馬鈴薯豐收、合作社牛場分紅等多個場景進行全場景全過程實錄拍攝,主題統一、散點呈現,通過“笑點”、“淚點”、“幸福點”過山車式情感串接來實現破圈層的情感共鳴。在剪輯手法上,逆轉敘事視點,突出大字幕、現場聲、重音效,採用時光穿梭、鏡頭倒放等包裝手法,讓厚重的主題得以輕鬆的展現,深度性、情感性、傳播性大幅提升。
這次《一片葉子的承諾》微紀錄片創作,我們重點要解決:老與新、多與少、獨與融三個問題。
第一,解決老與新。對於浙江媒體來說,盛阿偉是不折不扣的“老典型”,如何挖掘出新亮點是個挑戰。我們採用行進時與完成時交叉進行的表述方式,梳理時間節點,建立敘事時間軸,強化問題導向,突出盛阿偉一追到底、推動共富的時代精神;第二,解決多與少。面對跨越四年長達200多個小時的素材,我們嘗試以人物精神的階段性表達入手,拎取典型場景,集中火力把好素材擰到主題一根繩上;第三,解決獨與融。與其他台的創作團隊不同,這次浙江衛視團隊是新聞中心接任務,節目中心協同工作,雙中心“1+1”優勢資源互補推進,這其中存在協同方法上的精準性突破,我們按照統一行動,建群互動,組建專班團隊的形式,充分發揮新聞中心的記錄積累優勢,節目中心的製作優勢,雙打互補,形成了透明高效的微紀錄片創作方法,既保持了紀實的新聞性,又煥發出了文藝創作的生動性。
通過對系列微紀錄片《我和我的新時代》主創團隊代表的專訪,我們更真實地感受到創作者的不易,他們深入基層一線,零距離記錄、捕捉典型人物的情感和命運,用忠實的紀錄和創新的藝術手法,打造出人民群眾的群像志,也繪就了新時代中國的宏大圖景。
在這部系列微紀錄片中,我們也更深刻地體會到,“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過去十年,每一個普通人都在書寫着自己的精彩,堅持着自己的拼搏,是平凡的你我組成了這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
時光飛逝,但有厚度、有溫度、有新意的紀實不會褪色,時代精神也將永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