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江蘇省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和四川省通濟堰、浙江省松陽松古灌區、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上榜。加上去年入選的江蘇里運河-高郵灌區,江蘇已擁有兩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都有哪些評選標準,對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有什麼借鑒,江蘇還有哪些重磅「灌溉遺產」?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採訪了有關各方。
勤勞智慧,造就「世界級工程」
在水鄉興化垛田,人們依「垛」而作,依「垛」而居,一座座垛田「漂浮」水上,水系縱橫,一望無際——這就是「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展現的「千島風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的灌排工程,是千百年來興化人民改造自然、勤勞智慧的結晶。」原興化水利局局長劉文風說,興化境內河道縱橫,是里下河地區三大窪地中最低洼的地方,俗稱「鍋底窪」,歷來飽受洪澇侵害。為應對水患,先民在淺水草灘架木浮田、壘土成垛,將取出的河泥翻到河溝之間田面上,再往上罱泥澆漿,形成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台狀高地,逐步形成如今的垛田。
據考證,興化垛田灌排工程最早可追溯唐代,明代中後期發展成圩堤、灌排渠道、水閘等複合灌排工程體系,沿用至今。由於垛與垛之間四面環水,狀如海上小島,水底淤泥本身很肥沃,泥漿澆到垛田上,不但解決水肥問題,還有很好的保溫效果,並抵擋了洪水襲擊。
處於里下河地區的高郵同樣河道密布,自古以來也是飽受水患。「里運河-高郵灌區」位於淮河下游、運河之畔,引用運河水源自流,灌溉高郵萬頃良田。
「『里運河-高郵灌區』的形成,與高郵的自然風貌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高郵市水利局副局長李江安說,從空中鳥瞰高郵城,運河大堤高於城區,形成的落差使城區像一塊盆地,大運河則成了「懸河」,因此高郵又稱「盂城」。大運河淮陰至瓜洲段流經這裡喚作「里運河」,每年淮河行洪、淮水南下,必經高郵湖,河水上漲極易泛濫。
「里運河-高郵灌區」引水灌溉最早同樣可追溯1200多年前的唐朝,起初水閘的功能只是減水,可運河還有航運功能,水位過低,漕運舟船無法通行;水位過高,河堤有決口風險。後來,古人通過工程措施,形成湖、河、潭三大蓄水載體,建成水閘、水洞、水關、水壩四類灌溉調水通道,對水閘減水的同時,還利用多餘水量灌溉,這和同為世界灌溉遺產的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江蘇兩處「世界灌溉遺產」,有關人士給予了極高評價。興化市河長辦專職主任王敏說,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為「國內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獨有」,是興化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並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晶與典範,在世界灌溉與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地位。而參與里運河-高郵灌區申遺的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劉學應教授稱,古代高郵通過水利設施,實現了調節旱澇的水位平衡以及兼顧灌溉、漕運的功能平衡,變水害為水利,在當時可謂「世界級水準」,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歷經千年,保存完好一直使用
千百年來,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沿用至今,不僅如此,這裡的擱種法、劚岸、戽水、罱泥、扒苲、搌水草等傳統農田水利耕作方式一直保留使用,舊式而古老的農具不僅承擔著農業生產,也是傳遞祖輩堅韌、勤勞意志的重要介質。
在里運河-高郵灌區,平津堰、南水關洞、南關壩、子嬰閘等堰、壩閘水工設施遺產點保存完好,子嬰閘、界首小閘、南水關洞、琵琶洞和車邏閘經歷次修建,主體結構一直沿用至今。
「保存完好且一直使用,正是世界遺產的重要評選標準。」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菁告訴記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選,要求有百年以上歷史,至今仍然使用,且能夠適應現代生產生活方式。
「一直使用」,源於古人灌溉工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實用價值。興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邵國昱介紹說,垛田土壤多為腐殖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四面環水通風好、光照足,方便澆灌又極易排水,在保持土壤濕度的同時,又不會出現積水。因而垛田成為龍香芋、香蔥的最佳生長地。其中,興化香蔥一年四季生長於垛田之上,是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中的重要農產品,成為受歐盟保護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垛田每年種兩季香蔥、一季龍香芋,每畝收益在1.6萬元至2萬元。」興化市垛田街道高家盪村黨總支書張泉說。
「適應現代生產生活方式」,是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可持續性要求。李江安介紹,里運河-高郵灌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背後是灌區越來越完善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在保護古代工程的同時,運用現代化技術升級改造。沿運河閘洞以前靠人工開合,如今配備了自動化控制閘門,可以實現遠程遙測遙控、視頻監控,推動灌溉從「大水漫灌」向「高效集約」轉變
方便農田用水,里運河-高郵灌區管理處給閘洞配上二維碼,農民微信一掃,就知道什麼時間開閘、什麼時間關閘,用水早知道、農事早安排。「灌區內農田灌溉一畝地只要20元,灌區外一畝田卻要40元。」高郵界首鎮農民盧登榮說,閘洞配備了自動化控制閘門,種田省錢又省力。
在古代水工設施基礎上,兩大灌溉工程不斷擴建。高郵灌區管理處主任胡錦輝介紹,目前灌區內有乾渠9條、支渠127條、斗渠3250條、田間建築物1.85萬餘座,形成干、支、斗渠三級渠道,以及大、中、小溝相互連通的排水工程體系,灌溉面積由明清時期的幾萬畝,發展到現在50多萬畝,最高峰時可達63萬畝。邵國昱介紹,興化疏浚垛田村莊周邊河道和主要生產河道,對灌排工程全面整治,使工程發揮了排水、灌溉、防洪、航運、人居、生態、水土保持的複合功能,灌溉總面積近53平方公里。
與水「鬥爭」,成就江蘇魚米之鄉
江蘇位於長江、淮河下游,全省1/6面積為水域,江河湖海俱全,千百年來既受水的滋養,也遭遇水的困擾。從某種意義上說,江蘇「魚米之鄉」的成就史,也是一部化水患為水利的灌溉史。
「這在江蘇大地留下豐富的灌溉工程遺產。」陳菁說,除了興化垛田和里運河-高郵灌區外,江蘇還有洪澤湖大堤、塘浦圩田系統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歷史傳承久遠的水利遺產。
位於淮安市洪澤湖東岸長70公里的洪澤湖大堤,兼顧防洪蓄水灌溉等功能,如今正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陳菁介紹,歷史上黃河奪淮入海,多次向南改道,在清口上游的洪澤凹陷區形成洪澤湖。為配合清口樞紐「蓄清刷黃」「束水攻沙」的工程策略,解決黃、淮運交匯處泥沙淤積,明清兩代在洪澤湖東側加築土壩石堤,工程歷時171年,建築了水流制導、調節、分水、平水、水文觀測、防洪排澇等大型工程,被評價為「人類農業文明時期東方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的最高水平」。
如果說修建大堤是給洪澤湖戴了「緊箍咒」,那麼一系列泄洪、灌溉工程則相當於給洪澤湖裝了「解壓閥」。治淮70年來,洪澤湖先後建成四條主要泄洪通道,分別將淮河上游來水引入長江、蘇北灌溉總渠等江河。
「蘇湖熟,天下足。」在太湖流域,「塘浦圩田」通過縱橫交錯的人工水網(「塘浦」),把原來的低洼澇地變成了良田,並伴隨着人工河道挖掘,在太湖流域形成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
和里下河地區類似,太湖流域同樣是一片水鄉澤國。聰明的古人用竹籬笆、木頭做成牆,將泥土和水逐漸分離開,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河流和可以耕種的土地。其中,與太湖岸線平行的叫做「塘」,垂直的稱為「浦」「溇」「港」,挖出的泥土堆在土牆四周,形成猶如城牆般的堤壩,人們把它喚作「圩」。水行於圩外,田成於圩內,造出大面積圩田。
史載,塘浦圩田系統初創於春秋,成型於兩宋。楊萬里《圩丁詞十解》這樣描述塘浦圩田:「圩者,圍也!內以圍田,外以圍水。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潦則閉閘,拒江湖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
塘浦圩田系統延續至今,塑就了太湖流域的水鄉機理。可在沿海地區鹽城,一段海塘工程已湮沒於歷史的塵煙,化為今天一條國道的一部分——204國道。
北宋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今東台市區西)鹽官期間,上書泰州知州張綸修築捍海堰,「來洪水不傷害鹽業,擋潮水不傷害莊稼」。堤堰建成後,外出逃荒的三千餘民戶回歸家鄉,農灶兩受其利,東台沿海地區連續九十多年未受海潮侵襲,周邊擁有了大量良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隨着近岸淺海相繼成陸,民國起廢灶興墾,圍墾植棉,范公堤失卻捍海功能。如今,隨着江蘇公路交通發展,204國道遷址拓寬,不少地段已離開了古范公堤,但大豐區草堰鎮境內仍保存有范公堤殘段。
人水和諧,治水理念「古為今用」
從興化垛田到太湖圩田,從洪澤湖大堤到里運河-高郵灌區,灌溉遺產見證了勤勞智慧的江蘇人民與水抗爭、改造自然的奮鬥歷程,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河有萬彎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在水鄉興化,灌溉工程成就的水鄉奇觀,成為鄉村旅遊的大地景觀,一年一度的「千垛菜花節」,吸引了大批遊客。為保護垛田景觀,2020年11月江蘇發佈了《泰州市垛田保護條例》,明確了垛田的保護規劃、管理、利用和傳承。作為不可移動文物,興化垛田還被列為國家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高郵灌區建造工藝尤為突出,平津堰遺址同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關壩主體為條石結構,基礎為密集杉木樁,周邊為三合土;各條石間用石灰糯米汁灌注,用鐵錠連接,壩面形成流線型溢流面。這樣結構嚴謹的壩體,歷經千百年洪水考驗仍保存完好。加上灌區豐富的淺灘濕地,野生動植物達500多種,以及「稻鴨共作」的立體種養,很有旅遊開發價值。
如今,省內多地認識到水脈遺址的旅遊價值,並將其開發成特色旅遊目的地。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陳雯建議,在開發灌溉旅遊的同時,切勿忘記遺產蘊含的文化內涵。「我們要回味農業耕作的根本,傳承先人的發展理念與勞動觀念,在欣賞菜花美景、湖田風貌的同時,莫忘了灌溉工程、農事活動的價值,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教益。」
「保護利用灌溉遺產,不僅展示工程的歷史文化、物質形態,更要汲取先人的智慧理念『古為今用』。」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與水利遺產專業委員會會長譚徐明認為,體系化是我國傳承千年的灌溉工程思想。像「里運河-高郵灌區」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修築堤堰調節運河水位,遵循「防不足,泄有餘」的治水思路,還體現在綜合利用閘、洞、關、壩調水通道,形成完整的灌溉用水體系。這啟示我們在修建水利工程時,要從規劃入手,注重系統思維,充分利用當地水土資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歷經千年洪水沖刷屹立不倒,驗證了其在工程技術上的成功。「在工業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採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就巧妙地利用自然、規避災害甚至變廢為寶,讓水與田、灌與耕巧妙結合。」陳雯認為,這些如今依然發揮作用的灌溉工程,體現出古人「人水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其低成本、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永不過時。
「正是先民們利用自然,合理地對自然進行改造,讓江蘇成為魚米之鄉,從中折射出的是江蘇先民們務實、精巧的精神內核。」陳菁表示,社會快速發展,我們不妨靜下心來,重視和挖掘古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在不損害大自然的情況下,從大自然中獲得輔助生產資料,從自然中獲取生產力。站在今天的角度,農業水利工程不一定要求大求全,可以以微尺度的形式,進行「低影響開發」,實行多樣化改造。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洪葉 葉真 程曉琳 吳瓊 顧巍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