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像《我們這十年》這類型單元式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其實在這兩年都挺出圈的,比如《理想照耀中國》、《功勛》等電視劇;《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都是叫好又叫座的成功代表。
作為開篇的《唐宮夜宴》,僅有簡短的四集內容,不僅向觀眾傳輸了唐朝的音舞文化,同時通過講述「爆款」背後的創作故事,生動闡明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當然在這個短片中,個人覺得也有對當代那些半路出家的演員們一些諷刺。作為一個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舞蹈上的專業文化工作者,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僅有4-6千。
而那些半路出道,只為圈錢並沒有什麼專業技能的「演員」們,拍攝一集電視劇的片酬有可能就高達幾十萬,就算最低的也有幾萬吧。這懸殊和對比,對於那些把真正熱愛某個文化藝術當終身事業的人來講,能夠堅持下來着實不容易。
第二個篇章是《熱愛》,主要講述了漢族教練張雷,算是被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查爾錫伯自治縣尕斯台鎮的鎮委書記陳剛,忽悠到其學校去當足球教練。最終張雷被這群孩子對足球的熱愛之力,感動常駐在了這個小學。張雷改變了這一群少數民族孩子的命運,當然也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
在看了《熱愛》這個故事幕後的一些故事之後,才發現,在這個故事裏出現的那些足球少年,基本都是新疆當地的小學生。在張雷最終組建的這支伊特巴赫爾夢之隊中,除了陳剛書記的兒子陳疆算得上是半個小演員,其他的隊員全都是新疆當地的孩子。
雖然這一群孩子並沒有受過專業的演技培訓課,但是就他們演出的這四集《熱愛》,是真的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原片所要呈現出來的那種熱愛。這一群新疆群演小孩,不知打了多少院校出身演員的臉。
雖然僅有四集,但我想讓觀眾記憶深刻的點並不少,就算拋除主演白宇帆的那些搞笑戲份,就一群群演孩子們的戲份也一樣能給大家留下不淺的印象。
還記得張雷剛到新疆之時,他和一群小女孩還有幾隻鴨子同坐在車上之時。看到他對鴨子的嫌棄,車上的一個小女孩也向其投向了鄙夷的目光,嘴裏還念叨着,小鴨子都快要被吃掉了,還不允許它**了。
隨後這幾位小女孩便抱起了鴨子撫摸與其玩耍了起來,雖然看上去令常人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或許就是這裡的孩子們獨有的天真和單純吧。漸漸地,在小女孩們快樂氛圍的感染之下,張雷也並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排斥這些家禽們了。
在尕斯台鎮呆了幾天的張雷,最終還是萌生了逃跑的想法,悄悄地遞交了辭職信,便拖着行李箱走了。陳剛書記知道後,便帶着一幫學生連忙追了上來,雖然他們知道張雷是要走了,但是他們也都演了一場戲。一人一句的打配合,把張雷捧起來,最終讓張雷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自己想要逃離。
在這一場戲中,幾位群演小演員表演是有些青澀的感覺,但當這些青澀融為到一體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種大家共有體,所呈現出來的便是這個時期少年身上本身就有的那種感覺。
給我印象最深的似乎就是那位個子最矮小的守門員,雖然他看上去年齡最小,但是思想卻是最成熟的那一個,每次隊里有矛盾了,他總是第一個說出重點。每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幾乎也都是他帶頭開口。還記得他想要問媽媽買一件白色的T恤的那個場景,真的就是像極了小時候我們問父母要東西時候的樣子。
在這四集中,也還是有很多伊特巴赫爾夢之隊的球員們集聚在一起的畫面。有日常的訓練,有日常的嬉戲;有一起團結比賽的畫面,當然也有偶爾爭吵的畫面;有相聚有別離,有歡笑有淚水,有熱淚盈眶也有全員的黯然神傷。
雖然每個畫面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不同,但所呈現出來傳達給到觀眾的感受卻宛如劇中人那般。溫情感動、激情澎湃、那種還有的驕傲和時而的懊惱,都能夠一幀一幀完整地傳遞出來。
看到他們一群人因為張雷的離開而流淚之時,屏幕前的人也會跟着心疼和不舍;當看到他們在球場上肆意飛揚之時,屏幕前的人也會跟着一起用力和屏住呼吸。實話說,在《熱愛》這一篇章,這一群新疆的群演小孩,才是真正的主角。
再看看某些所謂的片酬多少多少W的專業出身的演員們,亦或是說是那些半路出家拿着相同片酬的演員們,實話說,真的都不想損了。要啥沒啥,只有令人尷尬得摳腳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