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電影快訊 1634℃

今年的國慶檔,無疑是近年來最冷寂的。

這種冷寂,首先體現在影片數量上。《長空之王》撤檔之後,頭部商業大片只剩《萬里歸途》苦苦支撐,《平凡英雄》和《鋼鐵意志》至今票房仍未破億。

其次,假期前三天,影市總票房7.84億,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低。前兩年單日6億的票房,目測短期無法再現了。

今年的國慶檔,頭部效應尤為明顯。往年雖說也是頭部吃肉、腰部喝湯,但湯里或多或少還有些碎肉,今年則徹底成了清湯寡水。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分庭抗禮,品質未達預期的《攀登者》最終票房也破了10億;2020年,《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爭雄,不說《奪冠》,黑馬片《一點就到家》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到了今年,《萬里歸途》之外,儼然是一片空茫。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今年國慶檔首日平均票價41.3元,而去年同期是46.5元。首日觀影人次是645萬人,去年同期是1353萬人。更不用提首日票房2.6億與6.3億的差別了。

這不是個好現象。國慶檔正式成為一個與春節檔、暑期檔三足鼎立的檔期,是從2019年開始的。當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馬同槽」,將國慶檔單日票房從3億拉到了8億。也正是從2019年國慶檔開始,檔期逐漸成為決定影片票房上限的最重要因素。

而今,看到這麼大的檔期里,沒有足夠的好片入場,就像農夫看見大片的良田拋荒……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市場是冷的,但仔細一想,倒也不用過於悲觀。一來,今年國慶檔影片定檔過於突然。映前一周定檔,幾乎所有電影都來不及宣傳,「裸發」必然會影響票房。二來,影市冷寂並不意味着觀眾對中國電影失去信心,《獨行月球》的貓眼預測票房還是實現了逆跌,9月中旬還不足30億,9月30日變成了31.23億。

不過,仍有些問題值得探討。比如,為何同為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就能力壓《平凡英雄》《鋼鐵意志》,成為今年國慶檔的「標王」?主旋律電影究竟要如何拍,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觀眾?今年國慶檔,又提供了哪些警示?

主旋律商業大片的再進階

今年的國慶檔是靠《萬里歸途》撐起來的。不只體現在票房,更重要的是,《萬里歸途》找到了一條與拼盤電影、「博納式」大片截然不同的主旋律電影商業化之路。

過去幾年的主旋律商業大片,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為代表的拼盤電影,一種是以《中國機長》《中國醫生》《長津湖》為代表的「博納式」主旋律。這兩種類型,有本質的不同。

前者的基底是主旋律,只是吸納了類型片敘事,以此來增強吸引力;後者,首先是商業電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類型片,只是注入了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能引發大眾情感共鳴的因素,《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皆是如此。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萬里歸途》是標準的主旋律電影,但它拍得比類型片更具戲劇性。甚至,它的劇情比同為撤僑片的《戰狼2》還要跌宕起伏。

更難得的是,它沒有任何個人英雄主義的宣洩。2022年,超級英雄逐漸被中國觀眾拋棄。《戰狼2》今年上映,也不見得能創造50億票房神話。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國產電影身上,《新蝙蝠俠》於國內的遇冷也有此種原因。

其實,今年國慶檔三部主旋律電影的境遇,可以給我們三點啟示。

第一,主旋律電影要讓人動情,首先要做到克制煽情。

好的故事必有主題,講述過程要放下主題。前幾年,有人總結過黃曉明的演技,只要他自己不覺得帥的時候,才是最帥的。好的煽情片也是如此。一部電影想要做到有共情,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克制。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萬里歸途》這一點就做得很好,這也是它比其他兩部主旋律電影更進一步的地方。整部電影,只有片頭和片尾,張譯喊出「舉起手裡的國旗,我帶你們回家」時,讓人覺得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其他時候,戲劇接管了故事。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平凡英雄》里最讓人尷尬到腳趾抓地的場景,應當是一群人在飛機上合唱《娃哈哈》。誠如網友所說,出品了幾年主旋律大片,博納的商業技巧已經爐火純青,但這一幕有些弄巧成拙了。《中國機長》里逃生後唱歌還算契合現實,這裡唱什麼?

第二,拍宏大敘事,與其將鏡頭刻意對準小人物,不如大膽深入群體議題。

《萬里歸途》最具戲劇性的情節,是兩次俄羅斯轉盤。通過不敢開槍與大膽開槍的前後對比,寫出了宗大偉(張譯 飾)的個人成長。但在我看來,整部影片最讓人共情的地方,卻是一群人前往迪拉特的過程。這是一次「西天取經」式的旅程。

《平凡英雄》里也有群體,但他們被拍成了符號。需要惡驅動時,他們胡攪蠻纏,要麼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要麼因為被吵醒罵罵咧咧;需要善意支撐時,他們又成了正能量的代表。變色龍般的表現,讓人懷疑《平凡英雄》《中國機長》是同一批乘客。

第三,主旋律電影不等同於科教片。只有拍齣戲劇性,才能使觀眾走進影院。

《平凡英雄》之所以沒能再現「博納式主旋律」昔日的輝煌,本質原因是平。這是一部你看了劇情簡介,就能從頭猜到尾的影片。而且,它聚焦的事件也不如《中國機長》《中國醫生》那麼深刻。沒有戲劇性的故事,註定沒有記憶點。

《鋼鐵意志》也出現了這個問題。這部電影的最大問題,是陳舊。題材陳舊,故事陳舊,套路陳舊,表演也陳舊。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好萊塢拍過一系列「揚我國威」式的電影。其中,有一部名為《奇幻核子戰》的電影令我記憶猶新。美國誤將核彈射向了前蘇聯的莫斯科,在百般努力仍無法令轟炸機返航時,美國總統下令,將核彈射向了紐約。

電影當然只是電影,不能用生活真實去比量藝術真實。你軍人執行命令篤定不移,我權力制衡之下釜底抽薪。這帶來了令人咋舌的戲劇體驗,也引發了關於和平的後怕和遐想。

說到底,文藝創作就是要插上想像的翅膀,超越現實的羈絆,達致奇崛的高地。現有的種種膠柱鼓瑟和吹毛求疵,已經對國產電影的發展構成了巨大的阻滯。

國慶檔帶來兩點思考

今年國慶檔,有7部電影上映。引起關注的只有一部半:一部《萬里歸途》,半部《平凡英雄》,《新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算個添頭。這個系列慣常在暑期檔上映,有一批固定受眾,票房恆定在1億左右。

今年國慶檔的三部主旋律電影,實質上不是同個時代的產物。《鋼鐵意志》風格是最古早的,這部電影最理想的上映時間是1992年。《平凡英雄》還是博納的傳統製法,不功不過,但觀眾已經不太收貨了。《萬里歸途》是最「先進」的一部,它讓主旋律電影邁出了強情節的關鍵一步。

通過這個國慶檔,行業從業者至少可以得到兩個啟示。

首先,不可否認,主旋律電影依舊有着取得高票房的潛力(貓眼專業版預測《萬里歸途》票房17.13億),但這個檔期應該有更豐富的類型入市。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今年的國慶檔,是近年來同質化最嚴重的國慶檔。2016年國慶檔,市場上有愛情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動作片《湄公河行動》;2017年,有喜劇片《羞羞的鐵拳》《縫紉機樂隊》,也有《英倫對決》;2018年,有犯罪片《無雙》,還有喜劇片《李茶的姑媽》;2019年,有《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2020年,動畫大片《姜子牙》與拼盤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體育大片《奪冠》分庭抗禮;去年,《我和我的父輩》與《長津湖》也算是「花開兩朵」。同質化嚴重,就容易製造疲憊感。

其次,在這個宣傳決定基本盤,品質決定摸高點的時代,突然定檔等於起跑線後移50米。

這個國慶檔,還有一部電影比較特殊,那就是錯峰上映的災難片《搜救》。

國慶檔的冷寂,看在眼裡急在心裏 - 陸劇吧

在《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紛紛定檔9月30日時,《搜救》選擇了10月3日錯峰上映。或許有人覺得,前期對手鋒芒太盛,避一避風頭總歸是好的。但錯峰上映取得高票房的前提,是電影要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國慶假期本就只有7天,優勝者領跑之勢已成,非深度影迷預算已花完,一部尋子電影想要喚起觀影的熱情,難度不小。事實上,《搜救》首日上映票房不足500萬。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國慶檔的總票房大概是破不了20億了。比起2019年的44.66億、2020年的36.37億、2021年的43.87億,可謂斷崖式下跌。《獨行月球》證明觀眾基本盤還在,國慶檔的低迷映照出供給不足的問題。

豆瓣有一個話題:你為什麼不看院線電影了?從業者或許能從話題下的299篇內容中找到答案。

【文/馬二】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