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電影快訊 1857℃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湖北金林原種畜牧有限公司3000畝豬沼林果茶漁生態循環基地。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建設全產業鏈,正大集團已在全省建成數百個肉類直銷點。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生態養豬。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現代牛舍。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湖北第一張無紙化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產品B證)。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宣恩火腿俏銷全國。

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實踐 - 陸劇吧

鄂州碧石渡鎮26層高樓養豬項目今年8月建成。

豬糧安天下。近幾年來,我省畜牧業克服非洲豬瘟疫情衝擊、豬周期異常波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豬生產快速恢復,畜產品供應總量充足,現代產業體系逐步構建,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初步建立,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提速。

「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畜牧貢獻。」省農業發展中心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全產業鏈壯大、疫情防控有力、生產效益提升、資源環境友好、產品迭代加速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大力推進全產業鏈建設

夏日炎炎,荊州開發區內,由7家企業組建的禽蛋產業鏈「航母」企業——湖北七尚食品科技園正在進行最後的封頂。這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之後,家禽及蛋製品加工首個落地的、投資額度最大的全產業鏈加工項目。

而在正大食品(襄陽)有限公司,「活豬趕進去,餃子產出來」,從日本引進的餃子生產線正夜以繼日地為數百個線下門店供應鮮餃。這條生產線的年產值達20億元,企業去年稅收達7000萬元。

湖北聯海是黃石一家生豬屠宰企業,利用豬內臟做生物製藥的原料,生產各種生物藥品,發展勢頭強勁。

湖北是畜牧大省,但存在加工轉化能力不夠、精深加工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龍頭企業不強、產業鏈不壯、畜牧品牌不響等短板。

2021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後,省農業發展中心立足於技術支撐職能定位,以搭建肉產品精深加工研發平台為突破口,探索以工業化促進生豬、家禽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提升肉類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助力全產業鏈發展。

去年以來,中心先後謀划了30個產業鏈精深加工項目,重點建設武漢、襄陽宜昌十堰等地畜禽加工產業園區,其中生豬項目11個、家禽項目19個,並積極協調推動。截至目前,共有14個項目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產,其中生豬加工項目6個,禽蛋(肉)加工項目8個,合計總投資50.28億元,全部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超400億元。

中心還篩選出宣恩火腿、鄂西臘肉、特色臘腸等一批「土字號」「鄉字號」傳統特色豬肉產品,黃陂肉糕鍾祥蟠龍菜等湖北地標美食,組織科研院所、企業的技術專家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及技術方案,為提高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市場競爭力提供技術支持。

近一年來,全省新增33家生豬精深加工企業,精深加工產值135.72億元,增長93.89%,精深加工率由2%增加到13.94%,豬肉產品調出量增長20.8%,正在由「調豬」向「調肉、調深加工產品」加速轉變;禽蛋產業鏈方面,新增了5家國家級、2家省級龍頭企業,禽蛋加工產值達到210.8億元,增長15%。

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6月24日,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組宣布,通過整體評估驗收,宜昌市成為全國首個地級市羊布病凈化示範區。

省農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易俊東介紹,近年來,全省獸醫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人病獸防,關口前移」要求,制定了《湖北省羊布魯氏菌病凈化技術總體方案》,各級財政累計投入羊布病凈化工作經費超過1.5億元,採取「檢測-撲殺-監測-凈化」的策略,紮實推進全省羊布病防控工作。

近年來,我省深入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確保口蹄疫、豬瘟禽流感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大力推進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實施機制改革,率先開展「先打後補」。協調推進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規模養殖場創建一批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和牛羊布病無疫小區。堅持不懈抓好家畜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

鞏固完善省、市、縣、鄉四級動物疫病監測預警網絡,強化重大動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種畜禽疫病的監測、防控與凈化,提升了疫情監測預警信息化水平。

完善快速響應機制、撲殺補助機制和「分級負責、部門聯動」機制,做好疫病控制和撲滅工作,提升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能力。

今年7月26日,南漳縣清河管理區養殖服務合作社在清河獸醫站掛牌成立。南漳縣農業農村局按照省農業發展中心《2022年獸醫社會化服務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大膽探索獸醫社會化服務改革,整合運用社會資源,拓展多層次多元化獸醫社會化服務空間,形成基層獸醫工作新模式,在全省有較強的示範作用。

構建現代養殖體系

全省現有規模場3.2萬家,其中生豬規模場1.44萬家,2021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60.3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蛋雞和肉雞養殖規模化率分別達到83.61%、77.58%。大型規模養殖和家庭式規模養殖模式均走在全國前列。

省農業發展中心組織制定畜牧養殖業發展技術規範,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養殖,引導養殖場(戶)提升標準化養殖水平。加快養殖專業合作社和現代家庭牧場發展,鼓勵開展合作和聯合經營。鼓勵畜禽養殖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與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緊密合作,形成穩定的產業聯合體。

以武漢種業為核心,增強襄陽、宜昌、荊門荊州等地優勢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平衡恩施、十堰、黃岡咸寧等地畜禽產業鏈,圍繞生豬、肉禽、蛋禽、肉牛、肉羊、奶牛等六個畜禽板塊基地和特色蜂產品產業群,按照高質量發展和全產業鏈思路,從農牧結合、生態養殖、現代種業、屠宰加工等環節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生產經營體系。

近年來,省農業發展中心按照質量管理制度化、設施設備標準化、廠區環境整潔化、生產經營規範化、檢測檢驗科學化、排放處理無害化的總體要求,以標準化創建為引領,深入推進生豬屠宰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全省生豬屠宰行業實現了由「多亂小散差」向「少齊強精美」的根本性轉變。

2022年,省農業發展中心遴選確定了肉牛TMR飼餵技術、肉羊高效繁育技術、蛋雞「124」綠色健康養殖技術等6項養殖新技術及2個養殖業新品種,在全省範圍內進行重點推廣示範。

推廣綠色循環體系

「作為全縣推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的鄉鎮之一,我們鎮現在最大的變化就是環境污染少了,種植戶笑了,經過有機肥滋養的耕地,肯定獲得大豐收。」今年春耕時節,武穴市大法寺鎮李貞村一秀農場負責人鍾吸秀信心滿滿。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省畜牧業養殖每年產生的畜禽糞污總量在1億噸左右,養殖畜禽污染帶來的環境壓力與日俱增。

近年來,省農業發展中心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終端利用」的總思路,總結了以生豬異位發酵床養殖模式、蛋雞「124」傳送帶清糞養殖模式、肉牛發酵床養殖模式等為代表的湖北省家庭式養殖標準化模式,促進養殖環節轉型升級。

以「肥料化、能源化、基質化」利用為主攻方向,積極出台政策吸引第三方處理機構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建成了一批建設標準高、運行效益好,具有典型示範效應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湧現出以宜城綠鑫、京山農谷地奧等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生產為代表的能源化利用典型;以枝江市田園牧歌、麻城市天富來等為代表的區域性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肥料化利用典型;以湖北沃凱克轉化育秧基質片、湖北亞菌園轉化菌菇培養料為代表的基質化利用典型。

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行「農牧結合,入地利用」,推動畜牧業與種植業、農村生態及能源建設良性互動,走農牧結合、協調發展的資源化利用道路。如宜都市的「畜禽糞污消納基地建設+清運中介組織服務」模式,通過在10個鄉鎮(辦事處)建立規範運行的糞污異地消納基地組織21個,異地消納基地10萬畝,年清運糞污50萬噸以上,很好地解決了中小養殖戶和散養戶的糞污處理難題,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

截至2021年底,我省通過實施國家和省級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行動,對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改造升級,全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9.25%。

多措並舉促科技賦能

潔凈的空氣、恆溫的環境,掌握豬的習性;從種豬到製成滷肉、包子,全產業鏈生產;用手機在網絡生鮮平台下單,快則半小時內預製餐就可以送到家……在正大的智能化豬場里,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豬肉食品的詳細信息,顛覆了人們對養殖業的傳統認知。

「科技賦能,荊楚先行。」易俊東說。我省以數字化為手段,推進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畜牧產業深度融合。引導養殖場建設數字雲管理系統,建設5G站點,建立覆蓋全場的電子監控系統,實現養殖檔案載明的所有信息及生產數據實時可查、精準分析;引導養殖場進行升級改造,實現生產管理智能化,不斷提升防疫和糞污處理水平。

今年6月上旬,湖北省啟用動物源性產品檢疫電子合格證,並在宜昌、十堰、襄陽三市試驗性推廣。截至目前,三市已經實現全覆蓋。

「這個是紙質檢疫證,就是紙質檢疫的產品B證,紙質證不方便攜帶,無紙化出證信息直接推送,我們主要是要實現群眾少跑路,信息多跑路!」宜昌枝江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駐場官方獸醫吳曉宜說。

當進入市場流通環節,消費者可以在商超或市場的肉制肉品攤販處,拿出手機掃描張貼的動物檢疫電子合格證二維碼,就能查詢到這家銷售終端近七天進貨、屠宰、檢疫、運輸、養殖等信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8月31日,宜昌、十堰、襄陽三市開具的動物源性產品檢疫電子合格證中,豬肉製品證有48萬多張,涉及3600多萬頭生豬。既實現全流程溯源,方便了監管,又降低了肉聯企業出證成本,經測算,全省一年可節約費用1000萬元左右。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打贏種業翻身仗」,破解畜禽核心種源受制於人問題,全省制定地方畜禽品種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建設一批地方畜禽品種保種場、擴繁場及原種保護區,鼓勵和支持種畜禽生產企業、科研院所開展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加快科研進程,培育一批新品種。

近年來,全省先後培育了湖北白豬、湖北紅雞、金水烏雞、神丹1號鵪鶉、神丹2號蛋鴨、神丹6號綠殼蛋雞、欣華2號蛋雞等新品種和配套系,2021年又新培育了「硒都黑豬」新品種,今年湖北省種公牛站完成了51頭種公牛特一級鑒定工作,8月9日,有湖北企業參與培育的肉牛新品種「華西牛」通過了鑒定。

目前,全省豬、禽、牛、羊良種率分別達到56%、72%、46%、50%。

5月至6月,浠水荊州區蛋雞、棗陽牛羊、仙桃黃鱔獸葯減抗替抗試驗示範項目接連啟動。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安全生態高質量的肉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為讓放心肉蛋奶蜜走上餐桌,省農業發展中心推動新技術應用轉化,實施以道地中草藥、功能性飼料添加劑和微生態製劑為試驗媒介的養殖業試點示範項目,實現「產學研推」一體化。

通過科技賦能,我省已逐漸建立起良種繁育、規模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產業鏈,建立了從養殖、防疫到加工、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信息化監管新模式,為推動畜牧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撰文:謝毅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