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閑官致仕」的來歷,狄仁傑為求自保把它用到極致

電影快訊 1767℃


在《神探狄仁傑》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每破獲一件重大案件後,狄仁傑即上書請求武則天允許其以「閑官致仕」,那麼什麼是「閑官致仕」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捋一捋。

《神探狄仁傑》「閑官致仕」的來歷,狄仁傑為求自保把它用到極致 - 陸劇吧

《神探狄仁傑》劇照


致,在古代漢語中有辭去、歸還之意,仕,即仕途,官職之意,那麼合起來,致仕即為「辭去官職」,意為「致其所掌之事,交還君王,自己告老還鄉」,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退休」的意思。

「致仕」的概念最初出現在西周,《禮記》有雲「大夫七十而致仕」、「五十而爵,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根據《禮記》的記載,卿大夫致仕之後稱「國老」,一般的官員致仕後稱「庶老」,所以我們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看到人們稱呼狄仁傑為「狄國老」。

周朝《禮記》為以後的致仕制度設定了一個年齡參考。為何要把致仕的年齡定在七十歲呢?《白虎通義·致仕》作了解釋:「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所以長廉恥遠也。」一句話,人至七十,老而衰,耳目不明,走路蹣跚,不便在官場趨走辦事了。

由於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與宗法制,權貴們沒有人願意把權利主動交還出去,所以致仕制度實行的還不普遍。

真正開始實行致仕制度的是從漢朝開始,公元前67年,漢宣帝丞相韋賢以老病辭官就第,宰相致仕自此始。到唐朝時期,三品以上官員致仕之後,仍然允許其在朝廷行走,參與國家大事。宋以後,特殊情況下還允許官員帶職致仕。

《神探狄仁傑》「閑官致仕」的來歷,狄仁傑為求自保把它用到極致 - 陸劇吧

韋賢


根據史料記載,狄仁傑生於公元630年,卒於公元700年,享年70歲,顯然,在《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的時段,狄仁傑還沒有到致仕的70歲,那麼他為什麼要提前致仕呢?這恰恰顯示了狄仁傑的大智慧:

1. 避免功高震主。狄仁傑數次破獲大案,挽救武則天的性命,身為「鳳台鸞閣平章事」的狄仁傑已經位極人臣,皇帝已經沒有辦法通過封賞來駕馭臣子了,此時如果不退即會引來殺身之禍。

2. 破獲的大案多,知道的秘密也多。趁餘溫尚在,急流勇退打消武皇疑慮。

3. 避開旋渦。當時朝中要求恢復李唐的勢力仍在,如不隱退,難免陷入幫派拉攏的旋渦,到頭來不得善終。


所以,狄仁傑一般破獲大案後即上書請求致仕,然而由於本人及團隊能力突出,皇帝後面有重要的事情還得用它,因此不能全退,只能以「閑官」半退,這與《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半隱」不謀而合,這也顯示了他們知止的大智慧。

《神探狄仁傑》「閑官致仕」的來歷,狄仁傑為求自保把它用到極致 - 陸劇吧

《雍正王朝》鄔思道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