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掩映在「碧海」中的居民住宅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巍 攝
開欄語
為進一步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即日起,開設「領航中國」專欄,系統完整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結合我市各部門各領域踐行新思想、開創新局面的生動實踐,通過群眾身邊可知可感的新變化、實實在在的新收穫,引導人們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引導人們切實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水為脈、以綠為基」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戰略,長期以來巧做水文章,引水進城,以水植綠,以綠潤城。把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協調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生態立市 不斷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我市地處戈壁內陸,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年均降雨量僅85毫米,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5倍,乾旱少雨,缺水少土,自然環境十分脆弱。面對嚴酷的自然條件,我市把良好生態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造出「城水互動、人水和諧」的魅力之城。
在滿足工農業生產需求的同時,我市先後修建了17座調蓄水庫,淡季蓄水、旺季用水,人均水域面積達到23.1平方米。累計投資12.8億元對境內唯一的地表河流討賴河進行綜合治理,形成了6.5公里「秀水繞城城如畫、一步一景景醉人」的討賴河風情線,生態宜居品牌進一步築牢。
目前,我市建成區綠地面積2783.67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9.2平方米,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9.57%和40.67%,森林覆蓋率達12.56%,草原植被蓋度16.5%,形成了以公園綠地為重點、道路綠化為網絡、小區綠化為依託、街頭綠地為亮點、傳統與現代交融為特色、量與質並舉的城市園林綠化格局。
科學治污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我市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我市先後建成酒鋼污水處理廠、嘉峪關工業園區分佈式污水處理站、嘉北污水處理廠,實施酒鋼焦化酚氰廢水達標治理和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酒鋼冶金廠區實現「近零」排放,再生水全部用於綠化灌溉和生產用水調配。全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2.8萬噸,污泥無害化處理率100%。積極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Ⅰ級。轄區範圍內無入河排污口、無黑臭水體和劣Ⅴ類水體。規模養殖場全部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飲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質達標率多年來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供水廠出廠水質、用水水龍頭水質監測(檢測、抽測)城市覆蓋率100%,合格率100%,2021年,北大河(乾渠)斷面考核斷面位居全國第二,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
「十三五」以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40億元實施污染治理及減排項目,完成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脫硫脫硝等污染治理項目90多個,達到經濟總量增長、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的目標;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清零,農村居民土炕清潔取暖改造率100%;清潔散煤配送城鄉全覆蓋,施工場地揚塵管控實現「六個百分百」,道路機械化清掃率80%,餐飲單位清潔能源使用率、集中供熱率、燃氣入戶率100%。2021年實施酒鋼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焦爐煤氣凈化系統優化改造、選燒廠燒結機改造、儲運部嘉北和嘉東綜合料場粉塵治理等污染防治項目,建成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完成驗收並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
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實現了底數明確,狀況可控。完成甘肅民豐化工老渣場含鉻污染場地修復任務,達到國家土壤修複試點效果,為全國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可行經驗。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修復礦山破壞土地261公頃。陸續建成電解鋁槽大修渣無害化綜合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等項目,各類危險廢物年處置能力達到41.3萬噸,醫療廢物收集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100%。
作為資源型工業城市,我市始終把綠色發展擺在首要位置,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市依託自動監測、在線監控和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對全市環境空氣、地表水、功能區噪聲和輻射環境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管,持續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排查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逐步構建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環境管理體系。「十三五」以來,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163件,有力震懾了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綠色發展 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生態立市的必然要求是堅持綠色發展方式。鋼、鋁冶煉是我市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盯打造長城文化重要標誌地、先進制造業要素集聚地、新能源優勢轉換放大地和國家重大戰略支撐關鍵點、向西開放通道新節點的「三地兩點」功能定位,圍繞建設以鋼鋁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2+6+N」產業集群,將「綠色發展」融於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之中,整合優勢資源、延鏈條補短板、提高資源和「三廢」利用率,分類推進綠色生態產業,不斷夯實綠色發展基礎,培育綠色發展動能,塑造綠色發展優勢。加快推動重點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形成鋼鋁兩條千億級產業鏈,全力做大做強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業,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項目實施,不斷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法,着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2021年,我市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完成80.78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4.7%,位於全省第5位,佔比提升5.4個百分點。
「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的嚴酷環境已經成為歷史,如今的嘉峪關,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一江碧水穿城過,半城草木半城湖,雪山映照、藍綠交織、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如一顆璀璨寶石鑲嵌在祖國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之上。(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