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電影快訊 1520℃
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動物世界。

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

01

近日,闊別觀眾視野許久的郭敬明出現在綜藝《演員請就位》里。

節目內容是找一些不同戲齡的專業演員現場表演電影片段,然後由嘉賓進行現場點評。

郭敬明以導師的形象出現,受到諸多非議。

在第一期節目中,郭敬明的參賽隊員在演出完《悲傷逆流成河》經典片段後,遭到現場嘉賓李誠儒痛批。

說到激動處,竟然脫離節目本身,直接怒懟原著沒有營養,只是一些膚淺的情情愛愛。

校園暴力潛規則: 你弱, 身邊壞人就多 - 陸劇吧

作為該電影原著作者,郭敬明聽到這樣的話,臉都黑了。

他現場回應道:「《悲傷逆流成河》並不是一部情愛小說,它的核心,反映的是校園暴力現象。」

這一回答引起了眾網友共鳴,紛紛表示力挺郭敬明。

對於郭敬明的小說和電影的各種爭議,這裡不過多討論。

但郭敬明呼籲關注校園暴力,我是支持的。

畢竟校園暴力的嚴重程度和危害性,真的被人們忽略太久了。

02

/ 校園暴力,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

說到校園暴力,可能不少人腦海里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一個頭染黃髮的校園混混,欺負一個弱小的好學生,對他推推搡搡,拳腳相向。

又或是若干人圍着被欺負的同學,一頓暴打,嚴重點的也許會見紅,流血。

但實際上,這些只是皮毛而已。

縱觀全國各地頻發的大小校園暴力事件。

有些校園,非但不是充滿青春、青澀、回憶的地方。

還成為了不少孩子無盡的地獄。

今年4月份,甘肅隴西縣渭河中學一名初二學生張凱(化名),只因被懷疑拿走一隻耳機,被同校五名學生圍毆,之後送醫搶救無效身亡。

目擊同學趙某說:

當時5人將張凱圍在中間,言語間懷疑他偷拿了耳機。

於是對其拳打腳踢,輪番暴打

毆打過程持續了約八分鐘,張凱一直沒有還手,還有幾名同班同學在現場圍觀。

送院時,張凱全身鮮血淋漓。

後腦勺頭蓋骨被打破,左側眼角處骨頭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體腫成兩個拳頭大。

根據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放射科檢查報告單顯示:

張凱左側顳骨岩部骨折伴左側乳突氣房積血;左側顳、枕部硬膜外血腫,蛛網膜腔出血;左側側腦腦室積血;左側小腦半球挫裂傷;雙肺挫傷;左側第1後肋骨折;雙肺多發支氣管痰液阻塞……

可以說,整個上半身幾乎沒有一處完好。

來源 | 紅星新聞

2016年2月,溫州市鹿城區8名高中學生在酒吧跳舞,只因看被害人小娟(化名)不順眼。

就對小娟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毆打和侮辱。

來源 | 中國江蘇網

2017年11月,建水青龍鎮青龍小學3年級學生小航(化名)只因不願意幫同學洗水杯。

就被人拿開水猛澆,造成大面積燙傷。

來源 | 廣州日報

近年來,各種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相關報道可謂字字戳心!

而且由於現在手機都有拍攝功能。

我們總能在網上看到施暴者上傳的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片段。

更可怕的是,他們下起手來不但毫不手軟,言語間還帶着嬉笑。

「正錄著呢,快開始,踢他頭!」「拿椅子砸啊!你們幾個沒吃飯嗎?」「等會兒換我來,我要再來一次!」

他們的取樂方式,讓被害人身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毀容、傷殘,甚至不堪受辱草草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的心理上出現很大的問題,恐懼,焦慮、社交障礙、安全感缺失、抑鬱。

種種暴行令人咋舌,暴力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對這個年紀孩子的認知。

很難想像,如此殘忍無情的暴徒,內心該是何等扭曲。

03

/ 未成年孩子,是最接近惡的人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

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

從引發校園暴力案件的原因來看,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

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瑣事而起。

都說孩子天真善良,其實剛好相反。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動物世界,他們遵循叢林法則,下手不知輕重。

如果缺乏自制力和約束力,就能釋放最大的惡。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蠅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群孩子被困荒島,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最終形成了一個野蠻殘暴的專制小社會。

英國Nurture紀錄片頻道,更是以此為藍本做了一個實驗。

把10個11-12歲的孩子邀請到一棟房子里住5天。

沒有大人的管束和照顧,把他們的生活拍攝成紀錄片。

這十個英國男孩,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身高體格也都各不相同,他們互相也都不認識。

房子里準備了各種玩具、紙筆和顏料,廚房裡有充足的食物,還有一個大花園。

第一天,他們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玩耍。

把房子里的物品都翻個遍,高興得滿地打滾。

然後,就是不斷試探「玩的底線」,脫離規則,大膽嘗試那些家裡絕對不能做的事。

比如在牆上塗鴉、把爆米花扔滿地毯、用水槍在沙發上眥水……

但很快,男孩們對無節制的玩鬧感到無聊。

到了第二天,矛盾和衝突不斷發生,身體強壯的孩子開始有意無意欺負弱小的孩子。

一個小男孩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擠,一直被當作攻擊目標。

大家甚至將他捆綁在椅子上,用皮球砸他。

三天後,男孩們變成了一隻只野獸,由於每天熬夜晚睡,加上房子里幾乎所有的玩具都被損壞,每個人都變得煩躁易怒。

房子里一片惡臭,到處都是垃圾。

有的還在花園裡拚命吼叫。

到了第四天,暴力本能開始復蘇。

男孩們開始各種推搡、打門、踹門。

甚至發展成2個陣營,相互扔東西,打架。

現場一片狼藉,飛竄的物品越來越危險。

到了最後,男孩們發泄着最後的精力,把房子里能拆的都給拆了。

第五天早上,實驗結束。

當家長們從窗戶看進房子里的地震般的慘狀,全都大驚失色。

有人表示,幸好實驗僅僅是不到五天的時間。

沒能測試出「人性本能」在極端環境中的發展。

要是再把這些孩子多關幾個星期的話,很可能會發生可怕的暴力事件。

在我看來,未成年孩子,往往是最接近惡的人。

在他們還未真正融入文明社會之前,是不具有人性的,唯一具有的,就是動物性。

只有隨着年齡增長,慢慢認識到人類文明社會的規則和與善惡相關的道德感,受到積極健康的環境引導。

才能隨着長大逐漸變得高級,和人類的道德完全重合。

04

/ 你弱,身邊壞人就多/

那麼,面對如此不可控的校園暴力,我們該如何防範?

除了家長要從小給孩子建立正確三觀,不要成為施暴者。

更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避免孩子成為受害者。

大部分情況下,惡性校園暴力都不是一次性到達頂峰。

而是壞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從言語挑釁,欺負捉弄開始。

如果對方沒有反抗意識,就會變本加厲,一步步突破底線,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法國心理學家麗茲·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撫孩子的藝術》一書中指出: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時,並非完全為了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僅僅是想知道,被欺負的孩子底線在哪裡。

你如果一味退讓,只會讓人把你當成可以隨意欺負的「軟柿子」。

所以,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遠離校園暴力

否則的話,你弱,身邊壞人就會多。

① 別做「乖」孩子

很多時候,過分的「乖」就是懦弱的代名詞,代表着不懂反抗。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一樣,也遵循「馬太效應」。

即弱者恆弱、強者恆強。

你越是怕事、越是怯懦、越是隱忍,也就越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膽識。

在第一次受到欺負時,就要用語言或行動告訴他們:「我不好惹」。

而不是沉默,更不是默默忍受後告訴老師。

雖然告訴老師,在道理上是對的,但這樣做只會更加被看不起,更容易被欺負。

所以,這是下下策,只有到不得已的時候才用。

一般情況下,當你在面對不合理要求時,言辭拒絕,勇敢說不。

這樣就已經能抵擋大部分欺負的升級。

② 打回去

如果對方行為已經上升到暴力時,我們該如何應對?

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做客《開講啦》節目時,談到這一問題,她公開表示:打回去!

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打回去有很好的震懾作用,畢竟誰也不願意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這裡補充一下,打回去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對方太過強大,或是人數太多。

一味打回去很可能會使打鬥升級,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後果。

如果打不過,可以先跑,千萬別激怒對方。

平時注意多鍛煉身體,擁有強大的體格,氣勢上也是一種震懾。

對方不敢輕易動你,動起手來也不一定吃虧。

③ 依附集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

孩子們的世界也是如此。

有數據顯示,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園暴力。

所以,要想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生存好,就需要學會依附集體。

試想,如果你弱小,但你的同伴強大,別人也不會敢輕易欺負你。

歸根到底,校園暴力不只是一個關於「學生」或者「孩子」的社會問題,而是一個人性的問題。

只有我們每個人從身份、角色上,將自己看作是反校園暴力的主體,而不是一味依靠他人的幫助。

才能真正做到自立,自強。

/今日作者/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