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電影快訊 1031℃

最近這幾天,你工作時敲着敲着鍵盤會不會不自覺地就哼起了哪首歌?

知名撰稿人呂彥妮,前兩天在微博上問了一個差不多的問題。

剛剛我去看了一遍評論區,52 條評論里除了一個人說了《野狼 disco》之外,其他的評論說的幾乎都是《我和我的祖國》。

這也是我的答案。

甚至在前兩天我寫那篇關於死亡的稿子時,中途也時不時哼出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猜,不僅是我,不僅是評論區的這些網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很可能也是這樣吧。

《我和我的祖國》首發在 1985 年,原唱是老一輩們耳熟能詳的李谷一,百度給它的定義是「愛國主義歌曲」。

我當然也不是第一次聽這首歌了。事實上,印象里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是以往經常看電視時,就會在電視上聽見這首歌。

它有可能是出現在一場盛大的晚會裡,李谷一女士儀態端莊、情深款款,掌心朝上地舉起右手,背後是以紅、黃色為主色調的舞台;

它也有可能是出現在國家風光的展示視頻里,黃河澎湃、泰山巍峨,航拍鏡頭一掃,河山大好;

它還有可能會出現在某一個群體的大合唱視頻里,比如工人或者警察。鏡頭自下往上提拉,掃過人們自豪而歡快地唱着歌的臉,激動人心。

媽媽看到,總是會跟唱上幾句。

但通常,如果只有我一個人,不等播完這首歌,台就被我換走了。

然而,一周前,早上起床,在微博上第一次看見王菲翻唱這首歌的視頻後,我就把這個視頻一遍又一遍地往回看。那一天早上,從起床到我來到公司,手機的屏幕一直停留在這個視頻上。

好像是一兩天之後,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首發,我立馬前往點了個紅心,收藏進我的歌單里。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Rango 拍攝於香港灣仔

冷靜下來後,我確定我的歌單以及朋友圈出現了「愛國主義歌曲」這件事,是值得被我自己記錄下來的。

因為這是第一次。

辦公室的其他同事似乎也沒有逃過被這首歌佔領腦海。

編輯仙草就常常在自己的工位上起身去裝水喝途中,不自覺地唱上句「我和我的祖國……」,然後掃了掃自己嘴巴前面的空氣,說:「阿!不能再唱了!」

坐在我旁邊的神醫聽到之後,往往就會開始接:「一刻也不能分割~」

這首紅歌的歌聲和牆上掛着那張陳難難拍攝的後現代主義藝術照碰撞,拐向公告欄上貼着的李現海報,又穿過寫着「我請你睡覺」的抱枕以及 Byeex 的貼紙,在這個辦公室里顯得特別和諧。

在《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底下的評論區里,不乏「這是我第一次和這首歌產生共情」、「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單曲循環一首紅歌」這樣的評論。

我想,找華語流行樂壇天后王菲,用極致溫柔靈動的歌聲,把這首歌唱出了一種小女孩牽着媽媽的手在北京的衚衕里蹦躂着去買糖葫蘆的畫面,繼而把「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這樣的句子真正地植入了每一個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里。

這真的是一個比貼一百張愛國標語還要來得有效的做法。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美七拍攝於惠州,一家刺青店門口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國》,是同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主題曲。

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從他們的宣發材料里,我們大概就已經能在其中隱隱約約的覺察到,這似乎是一部和過往的主旋律電影都不太一樣的電影。

首先讓人留意到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陣容。

寧浩一直以來,以黑色幽默的風格為人熟知;徐崢和文牧野去年連手推出的《我不是葯神》,被許多人看作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重新崛起的一部標誌性電影。

張一白雖然許多作品讓人一言難盡,但總的來說是一個擅拍年輕人愛看的情感片的導演;

而總導演陳凱歌,遠有《霸王別姬》被追捧至今,近(*雖然也不是很近)有《搜索》這樣同樣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電影。

其次,電影的七個章節,要講的似乎更像是一件大事情做背景下的一個比較平凡故事,每一個主角人物都在歷史書里找不到名字。

一言以貫之,這部電影似乎希望拍得更接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筑北拍攝於上海外灘

儘管已經有了這樣的預判,但真正坐在電影院觀看這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時,依然會感到有些意外。

我知道主角們是普通人了,知道講的是平凡生活了,但不知道原來真的這麼普通、這麼平凡。

開國大典中的電動升旗總負責人是一個有鄉音和恐高症、甚至看起來有點慫的普通男人,他在必須自己爬到旗杆頂端上時,害怕得直哆嗦;

慶祝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歡騰人海里,鏡頭對準了雙目無神、病怏怏的主角,以及無心慶祝、只想去到主角身邊的女生;

講述北京奧運開幕的故事裏,寧浩選擇的視角,是一個甚至沒能成功入場開幕式的北京的士司機,這個由葛優飾演的司機又是那麼弔兒郎當,靠抽撲克走運拿到了一張開幕式門票,就忍不住到出去炫耀……

這些主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者,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在許多方面還有點失敗,充滿了人性的瑕疵。

他們有的人慫慫的、有的人病怏怏的,有的人愛說謊,有的人還蹲過牢子。

他們更像大多數的我們。

於是,從這些人的身上迸發出來的愛國情懷,就變得更加可以理解,更加觸手可及。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小憶拍攝於杭州

作為國慶獻禮,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放棄了字正腔圓、情深款款的唱腔,選擇了更輕盈、更鬆軟的「靡靡之音」;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再像以往那樣講述大英雄的故事,而是選擇刻畫時代浪潮里,那一朵朵平凡浪花。

他們放棄了宏大敘事,把視線放在了微觀個體的命運沉浮。

而聚焦在微觀個體上的最大意義,或許在於告訴了我們「你也可以這樣」。

你可以上學和同學打架、你可以邋裡邋遢、你可以撒謊愛面子、你可以哭,你的身上可以有一切的缺點和不完美,但當你的人性閃光的那一刻,那一束光也是真真確確地值得讚美和珍藏的

這束光在《我和我的祖國》里是愛國,在其他作品裏可以是其他的東西。

它讓這個作品以及作品想要弘揚和表達的情感變得更加平等,變得門檻更低,這樣也就讓它變得更容易感染人。

就好像是一個平和的朋友在和你說:「沒關係的,我理解你。」

這或許是過往的許多主旋律電影都沒辦法做到的事情。

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更習慣於製造偶像,渲染英雄。

當仰角鏡頭對準一個偉岸的英雄,然後配以一段史詩配樂以及激昂的對白時,我們的父輩很容易就會腎上腺素飆升,頭皮發麻,一腔熱血涌心頭,愛國情緒高漲。

我猜想,其中一個原因是,那時候父輩們接觸到的故事往往是榜樣們、英雄們的故事,例如,董存瑞手擎炸藥炸碉堡、王成大喊「向我開炮",這些共和國熒幕上的經典鏡頭。

這培養了他們熱衷於英雄的審美。

而來到社交網絡時代後,成長在互聯網裡的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普通人的故事,也被普通人的故事感動着。

在語境上,我們已經脫離了舊時代的英雄審美,相對而言更關心普通人了。

我們更容易被我們也有機會成為的人所感動。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盧回拍攝於麗江古鎮

文藝作品是這樣,其他領域的愛國教育大概也該是這樣。

有時候會覺得,要做好愛國教育,其實不過就是要講好你想講的故事

而要讓人一個人開心地聽你講故事,你或許就是要先跟他做朋友。

怎麼做朋友呢?

你要走到他面前,讓他看見你右臉頰的暗瘡、額頭上的疤痕、昨晚忘了剃的鬍子,你要讓他聽到你的呼吸,你要讓他知道你的喜怒哀樂,你的缺點和優點、你的恐懼、煩惱和喜悅;

你要說他聽得懂的話,你要用他喜歡的方式相處,你要允許他與你爭辯與討論。

愛國是一件玄妙的事情。

每個人對它都有不一樣的解讀和理解,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當我們想讓十六億張不同的面孔都懷着同樣一顆愛國的心時,我們或許就得做一個真誠的朋友,坐下來和每一個人好好地聊天,他們可能說著不一樣的語言,喜歡喝不一樣的茶或者咖啡。

令人開心的是,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整個宣發過程和作品本身里,我看到了我們的祖國,一直在為更有效地跟我們溝通而努力着。

祖國越來越會跟年輕人溝通了 - 陸劇吧

曉晴拍攝於廣州,照片里是她的老公和兒子

昨天我去廣州的萬菱匯商場逛街,商場一樓大堂擺放着一塊巨大的國旗背景版,上面寫着"我和國旗合個影"。

印象中幾年前也有過這樣的活動,當時幾乎無人問津。

但昨天我看到,在這塊背景板面前,許多人年輕開心地排着隊,等着輪到自己去拍一張。

他們中有的穿着 hip-hop 風寬鬆上衣、有的塗著黑色口紅、有的穿着鉚釘長靴、有的踩着一雙 AJ。

我想起微信里越來越多頭像上有國旗的好友,想起這幾天朋友圈裡每天都有人在發各種跟國旗的合影,想起前段時間的把中國稱呼做「阿中哥哥」的粉圈愛國行為。

愛國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潮流。

這大概是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會和年輕人溝通後,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我今年 24 歲,共和國 70 歲。

我期待着,我和我的祖國,能真正地交個朋友。

國慶節快樂。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