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天堂之日》, 美之所以美, 因為我們和它有距離

電影快訊 1474℃

這部電影是1978年上映的影片曾獲最佳攝影金像獎。雖然影片沒有什麼內容、加上極其慢的節奏,不過、該片以油畫式的構圖和色調,準確地捕捉了世紀初的美國田園風味,壓軸的麥田大火一場尤其將攝影技術帶到頂峰。然而全片調子較為沉鬱,故事的發展亦略為平淡。很美的電影。

觀影《天堂之日》, 美之所以美, 因為我們和它有距離 - 陸劇吧

真的很美,尤其是片子里無處不在的風好像都呈現着最美的樣子,雖然是個三角戀的故事,但從一個孩子的口中描述,少了激情和熱烈,卻用輓歌般氛圍講述着失去的感受。這種感受來自一個孩子,她先是沒有穩定的生活,隨後又找到了安全感和快樂,接着又失去這些,然而她忍住眼淚說這沒什麼。《天堂之日》「導演告訴我這是一部很視覺化的電影,故事都是通過視覺來傳達的,很少有人真的願意把優先權給畫面,通常導演都把優先權給演員和故事。

觀影《天堂之日》, 美之所以美, 因為我們和它有距離 - 陸劇吧

他是「電影詩人」,他不同於法國電影的詩人們,他不用窮街陋巷裡的蕭條來敘事,他的藝術,他的鏡頭,對準茫茫的麥草及夾雜濃郁紅雲的無邊天際,他的鏡頭有一種美感,仿若窒息於天地前的凄涼衰敗,他是生命的游吟者,他是泰倫斯·馬力克用哲學釀造電影的人。電影描述在20世紀初,男主角為謀生計,帶着相依為命的小妹妹以及女友南下德州流浪尋找工作。為避人耳目,他和女友也以兄妹相稱。

觀影《天堂之日》, 美之所以美, 因為我們和它有距離 - 陸劇吧

到了一個大農場,男主角聽說獨居的年輕農場主身患重疾,將不久於人世,而農場主又愛上女主角時,男主角鼓勵女友暫時委身下嫁農場主,以便接收遺產生命之樹,美得過分,剪接的靈活,敘述的不留痕迹,取鏡的優美,策劃的長遠周全,都可謂電影的典範,電影所具備的敘述力是泰倫斯馬力拍攝天堂之日的時候已經具備的。美之所以美,因為我們和它有距離,正如神之所以被崇拜,是因為人類與神之間的距離,這距離是需要很大的代價才能實現,不要輕易嘗試。

在年代電影里,沒有電器,至少在電發明之前,結果就是用光量的減少。我認為光線必須從窗戶里透過來,人們就是這麼生活的。」攝影師對光的把握,細微而真實。「當太陽落山後,夜晚來臨前,最多持續20到25分鐘的時間,天空還有光,但是已經沒有太陽了,光線非常、非常柔和,there's some magic(魔力光線)。這導致我們每天的有效時間只有20分鐘,但這給影片增加了一種魔力,富有浪漫主義的美感。在這點上,彩色的表現力比黑白強多了。」

聯想到對光的把握,不僅在攝影上,建築上可以得到很多啟示,傳統建築是很注重光的。以及,電影攝影史,剪輯史和電影史的紀錄片,講得內容和舉例差別挺多。特倫斯·馬利克的《天堂之日》有種令人驚異和震撼的美,許多畫面甚至像是希施金的原作。加上莫里康內的配樂,讓影片始終沉浸於渴望和遺憾的氛圍中。通過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講述了她眼中世界的殘酷,她所夢想並一度得到但又失去的快樂、安穩,敘事平靜而質樸,卻讓人體會到回憶中那份已經淡漠的憂傷。

快樂其實很簡單。每天,落日的餘暉籠罩在比爾和艾比身邊;在無人的傍晚,他們可以像正常的情侶一樣在池塘里戲水;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在高高的麥叢中你追我趕。當他們除了彼此一無所有的時候,雖然時常眺望着可望不可及的孤立在一隅的別墅,卻可以感受到着自然贈予他們的瑰麗以及向彼此汲取的溫暖。那棟別墅,就像它的主人一樣,高高在上卻不勝寒涼。而他們,像一望無際的荒野上飛翔的鳥兒,坦蕩而自由。窮人的世界,雖然物質貧瘠,但是精神充盈。人們在為數不多的閑暇時光,用歌舞釋放着自己的才華和情緒。在某些瞬間,他們比孤獨孱弱的富人更加令人羨慕。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