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
」你喜歡布拉姆斯嗎?「
先別急着回答,這個疑問句通常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是表象的,」你喜歡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的音樂嗎?
「這位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的知名作品有:《C 小調鋼琴四重奏》、《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韓德爾主題變奏曲》、《幻想曲》、《匈牙利舞曲》這些室內樂演奏會的必備熱門曲目,也是浪漫主義、純粹主義的代表性人物。
第二層是內面的,」你會像布拉姆斯喜歡克拉拉 (Clara Schumann) 那樣愛我嗎?
「布拉姆斯在二十歲那年認識大自己十四歲的鋼琴演奏家克拉拉,從初見的第一眼就瘋狂地愛上她,卻始終不曾表白,因為克拉拉是他再造恩師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的妻子。
布拉姆斯出資贊助克拉拉巡迴全國演出,替她照顧為精神疾患所苦的舒曼、和她與舒曼所生的八個小孩;創作的曲譜在公開發表前都會先給她過目(除了耗費二十年才完成、特別為她譜寫的《C 小調鋼琴四重奏》以外)。
布拉姆斯終生未娶,遺言中交代弟子」把閣樓里的信都燒掉「,也就是他累積了四十年、從未寄給克拉拉的那批情書。
SBS 在八月底開播的秋季月火劇《你喜歡布拉姆斯嗎》,導演趙英民、編劇柳寶利,是繼獨幕劇《十七歲的條件》後二度合作。
主演卡司有:朴恩斌、金旻載、金聖喆、朴智賢、李有鎮、裴多彬。故事從金旻載飾演的朴俊勇進場。
俊英是囊括國內外無數大獎賽冠軍的天才鋼琴家,雖然生長在一個與音樂毫無關聯的大眾食堂,六歲時被發掘出天分,靠着文化財團的長期資助,得以進入藝術班接受菁英培訓,一路直升大學音樂系所。
俊詠的音樂生涯看似一帆風順,實際上卻不如外界以為的名利雙收,家中的經濟狀況也沒有起色。面對即將來到的三十而立大關,俊詠也在煩惱着是該繼續在夢想的古典音樂界堅持、或是務實的轉向實用音樂發展。
角色海報:朴俊詠(金旻載 飾)
相對的,朴恩斌飾演的蔡頌雅,是半路出家的音樂系弦樂組學生,專攻小提琴演奏。
因為從管理系畢業後重考四次,年紀比同班同學大了七歲,面臨畢業後就職問題的焦慮感也遠大於才二十齣頭的同學們。
即便在繫上表現出色,未來最可能的出路也不過就是交響樂團弦樂組當中、穩穩坐在最後一排的眾多小提琴手之一,永遠有望成為舞台中央的焦點。
父母的寬容和經濟的寬裕,讓她有幸在三十歲之前來到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也該是人性的盡頭了吧。
角色海報:蔡頌雅(朴恩彬 飾)
頌雅與俊詠,在交雜夢想和前途、愛情和友情、彷徨和混亂……的二十九歲這年相遇,或許,他們有可能成為彼此的支柱,一起跨越人生樂譜的新篇章。
走小清新基調的《你喜歡布拉姆斯嗎》,前三周收視率在 4~5% 左右,以同時段來講不算太好,但也不至於太糟。柳編給每一集設定的標題,都是樂譜上用來標註演奏強弱的專業術語,前六集分別是」Träumerei:「(有想像地)、」poco a poco:「(緩緩地)、」innig:「(真誠地)、」non troppo:「(不過度地)、」accelerando:「(逐漸加快地)、」raffrenando:「(控制速度地),其實也符合俊詠與頌雅的感情進展。
在古典音樂界,有個不成文的」四分之一困境「關卡。
以」♩「這個四分音符來比喻,當一個音樂人來到人生的四分之一、二十五歲這一年,如果成就還是普普的話,其實就代表着未來一生也就差不多這樣了──或許不會大落,但也別指望能大起。
雖然在科學上對」天才「的定義並沒有絕對定論,但基本來講,真正的」天生英才「大概會表現在兩個方面:數理和音律。
數理天才會展現在計算、算式、空間感知等領域上;音律天纔則是在節拍、節奏、樂曲結構等項目特別敏銳。
歸根結底,這兩種天才其實都是在」絕對值「這個概念上強過一般人,只是表現方式不同。
可不論是數理天才或音樂天才,如果在二十五歲以前沒有獲得重大成就,即便再有天份,也會和一般人一樣庸碌一生。
」四分之一困境「代表的,就是」求而不得「的失落與無奈。頌雅的」四分之一困境「特彆強烈,雖然有夢想和動力,但年齡和天份都不如人,再怎麼奮力奔跑也只是望着同胞背影勉強不掉隊。
對俊詠來說,其實也在一樣的困境中,如果當初沒有被發掘天份,說不定就能安分當個普通上班族,平凡的成家生子,但是走到這個位置,又怎麼可能放棄一切重新來過?
和同檔另一部也是拿」夢想與現實落差「當題材的青春劇《青春紀錄》相比,《你喜歡布拉姆斯嗎》的格局企圖沒那麼大,劇情里沒有那麼多規格衝突,相對卻有更多的清新療愈。
對同樣在既不輝煌也不成功的平凡生活中奮鬥的我們,或許這才是最值得細細咀嚼的人生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