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親愛的自己》中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越看越讓人覺得彆扭,她想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和班裡素質最好的孩子玩。她認為從小躋身精英學校,和精英一起成長,孩子長大就是精英。有人覺得她是低配版的顧佳。因為,她的想法和顧佳如出一轍。但吉吉覺得張芝芝不是顧佳,她們同樣是兩個階層的。而她的教育方式壓根培養不出精英,反而會適得其反,給孩子留下陰影。
01
張芝芝把女兒送去最好的幼兒園。她讓女兒和那些素質高的孩子玩。張芝芝的素質高,大多指的是有錢人。這是張芝芝對高素質的錯誤理解。真正的高素質並不是有錢人的孩子。她讓雨薇和她們一起玩,只能讓雨薇看到他們吃穿用度和自己不一樣。孩子的攀比心,就是這樣煉成的。
她和那些媽媽們開會,第一次要了蘇打水,付了三百多。後面的每一次,她不點喝的,也不點吃的,就為了省錢。很顯然,張芝芝和這個圈子格格不入。而女兒,和她們在一起,依然是格格不入。
她們吃的、穿的還有用的,雨薇都沒有。在這些孩子中,她只能更自卑。孩子們在一起玩,她的尷尬就會發生在雨薇的身上。她沒有想過,雨薇要如何應對這些尷尬。
媽媽們直言她穿的衣服沒有質感。這分明就是看不起。媽媽們看不起芝芝,孩子們同樣會看不起雨薇。因為,張芝芝表現出的小家子氣,在他們眼中不屑。她擠進精英圈的樣子太醜陋了,吉吉無法贊同。
她的出發點是為了女兒好,但並不是真正為了女兒好。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和有錢人的孩子上同一所幼兒園就是精英。真正的精英是培養孩子身上的品質。
就像《歡樂頌》里的趙醫生為什麼能成精英,那就是知識分子家庭的渲染。從小的耳濡目染,養成了他的閱讀習慣,他的品位,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02
雨薇曾告訴芝芝苗苗不和她玩了。因為,她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這裡,自然有家長的授意,但孩子也是這樣想的。張芝芝覺得這幾個孩子素質高。她錯了,如果他們真的素質高,自然不會冷落雨薇。
真正的素質高就像《小歡喜》里的方一凡一樣,他能和每一個人產生共情,從不會冷落身邊的朋友。
而苗苗冷落雨薇,只能是看不起她。因為,她是非要讓女兒擠進去的關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對於大人如此,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的。
聽說苗苗不和雨薇玩。她開始討好那些媽媽們。做了他們孩子愛吃的點心帶過來,那麼小心翼翼。
活動人手不夠時,她提出主動幫忙。本來已經被踢出了群聊,靠着討好的方式又進了群。她有多高興,就有多悲哀。一次,她可以這樣做。那麼以後呢,她都要靠着討好的方式讓她的女兒讀完幼兒園嗎?
如果是正常的吵吵鬧鬧對孩子沒有影響,而長久地看不起,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生。
張芝芝不是在培養精英,而是毀了女兒。她讓女兒看到的不是正能量,感受到的不是快樂,而是很多負面的東西。她的討好型人格,影響着女兒的發展。
03
丈夫告訴張芝芝,他們都不是精英。可張芝芝認為,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把女兒培養成精英。張芝芝的這種精英教育給全家人都帶來了壓力。
她本身工資不高,幾乎都靠着老公一個人的工資撐着全家。她把這種壓力轉嫁到了老公的身上。
她要討好苗苗媽,她還要拉上老公套近乎。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累,是心累。
她自己攔下了策劃案,但做得不好,需要陳一鳴幫忙。她間接地找了李思雨,李思雨把它教給了陳一鳴。
然而,那時候的陳一鳴失業,自己都自顧不暇,還要幫她。好的感情史是麻煩出來的,但朋友間更多的是體諒。
張芝芝擠進精英圈的樣子,醜陋極了。她和顧佳不能比。顧佳發現自己沒有愛馬仕的包包,哪怕借錢,她能買到。顧佳敢賭,因為她能拉來生意。張芝芝不能,她的能力就放在那裡。
一個策劃案,張芝芝都要找他人幫忙。而策劃活動,顧佳舉辦得有聲有色。這是她和顧佳的區別。
她和精英圈的媽媽們差的不僅僅是錢。她眼中的奢侈,對他們來說是常態,那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差的還有見識和思維。她們經歷的,她沒有。所以,她只能靠討好他們在這個圈子生存。
張芝芝的這種教育方式培養不出精英。這是她對精英的誤解。真正的精英不是擠進圈子,就能培養出精英。精英的培養靠的不是錢,而是愛,是熏陶,是見識,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