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領骨灰的反抗: 為什麼張扣扣不能像《四兄弟》一樣以暴制暴?

電視劇快訊 3966℃
拒領骨灰的反抗: 為什麼張扣扣不能像《四兄弟》一樣以暴制暴? - 陸劇吧

當法律失去公正

當惡人霸佔世道

維護公正的

只剩下了以暴制暴

拒領骨灰的反抗: 為什麼張扣扣不能像《四兄弟》一樣以暴制暴? - 陸劇吧

2005年,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四兄弟》的電影(又名《血盟兄弟》)。

這是一部以暴制暴的電影,一部足以滿足觀眾「復仇」情懷的影片。

拒領骨灰的反抗: 為什麼張扣扣不能像《四兄弟》一樣以暴制暴? - 陸劇吧

影片講述的是慈祥善良的老婦人伊芙琳平日里靠自己的小雜貨店謀生度日,卻收養了四個性格頑劣的孤兒鮑比、安格、傑克和耶利米做為養子。有一天,伊芙琳獨自在雜貨店裡的時候,闖進了一夥殘暴的劫匪,無力抵抗的老太太慘遭殺害。

在母親的葬禮上,四兄弟發誓要親手找出並懲辦兇手,為老母親復仇。於是四兄弟在大哥鮑比的帶領下四處搜尋當年闖蕩社會的老底兒,自動手槍、霰彈槍甚至連鐵棍也成了他們復仇的武器。

依照雜貨店裡監視器錄下的錄像帶記錄,四兄弟開始在附近街區尋找仇人的蹤跡,這場復仇與爭鬥也逐漸升溫。

四兄弟團結一心,儘管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最終揭開了謀殺案背後的秘密,懲治了殺害母親的兇手。

復仇,是藝術創作永恆的話題,大到「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小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以暴制暴式的電影有很多,但這部是非常過癮的一部。

四個不同膚色但被同一人收養的孩子,為了報答養育之恩,共同走上了復仇的不歸路。

尤其是四兄弟憤然掀起複仇狂潮的情節,緊張刺激的同時,流露出的真情也令無數影迷為之動容。

藝術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美好的,還是陰暗的。

2018年,在陝西省漢中市的一個小山村突然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復仇」故事。

故事的根源要追溯回22年前。

1996年8月27日,張扣扣的母親跟村子裏王自新家發生激烈衝突,衝突中,張扣扣的母親被王自新三兒子王正軍打倒在地,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同年12月5日,當地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正軍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成立,但鑒於王正軍在犯罪時尚未滿十八周歲,且能坦白認罪,其父已代為支付死者巨額喪葬費用,加之被害人汪秀萍對引發本案在起因上有一定過錯責任,應對被告人王正軍從輕處罰。最終王正軍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22年後,也就是2018年2月15日,張扣扣在自家樓上觀察發現王自新、王校軍(大兒子)、王正軍和親戚正準備上墳祭祖,隨後張扣扣戴上帽子、口罩,拿上事先準備好的單刃刀尾隨跟蹤伺機作案。

在王校軍、王正軍上墳返回途中,張扣扣持刀先後將二人刺死,而後張扣扣又持刀來到了王自新家裡,將坐在堂屋門口的王自新刺死,二兒子王富軍因不在家逃過一劫。在逃離現場前,張扣扣還放火焚燒了被害人王校軍的轎車。

2月17日,也就是案發後的第三天,犯罪嫌疑人張扣扣投案自首。

2019年7月17日,陝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死刑執行命令,對張扣扣依法執行死刑,其父張福如堅決不要骨灰,以示對判決結果的不滿。此前,張福如在開審前後曾兩次申訴,均被駁回。

張扣扣被判處死刑後,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張扣扣罪有應得,也有人認為量刑過重,甚至在有人在微博上贊其為「一條好漢」,更有甚者,將張扣扣推到了「俠客」的位置。

從張扣扣的角度來看,自然是「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一個13歲的孩子,目睹母親口鼻冒血死在自己的懷裡,又親眼看着母親被公開解刨,這是一輩子的陰影,估計夢裡也會出現「母親嗓子里咕咕的血聲」吧?

如果說這是張扣扣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無力,那麼接下里的判決更讓張扣扣感覺世道的不公。

殺母仇人,竟然只判了7年,如何讓張扣扣平息復仇的怒火?

所以,22年後,他上演了一出復仇的戲碼。

戲劇里的英雄,總是快意恩仇,大仇得報後流下兩行清淚,甩給我們一個瀟洒的背影。

但戲劇畢竟是戲劇,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社會。

法律無情人有情,雖總有法外施恩的事例,但不適用於此處。

這是一起有預謀,有準備的嚴重暴力犯罪。

張扣扣在作案前幾日便通過家中窗戶,觀察分析被害人一家的活動情況,並先後購買了單刃刀、玩具手槍。考慮到被害人可能駕車躲避,又借用他人摩托車,從中抽出汽油做了多個燃燒瓶。同時還準備了用來偽裝自己的口罩、長檐帽等物品,精心地進行犯罪準備工作。

案發過程中,張扣扣持單刃刀,直接對三名被害人致命部位進行反覆捅刺。當王校軍被刺倒後,又返回對已經倒在血泊中的王正軍繼續進行捅刺;在連續多刀捅刺年過七旬的王自新之後,懷疑其倒地裝死,又扯開其衣領,在脖頸補刀。

屍檢表明,被害人王正軍身中24刀,王校軍身中9刀,王自新身中16刀。這49刀主要圍繞被害人的胸、腹、頸部等要害部位,足見其殺人意志之堅決,作案手段之兇殘。

這是一起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惡性案件。

張扣扣選擇的作案時間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選擇的作案地點是在村委會旁、村民返鄉回家的必經之路上。選擇的作案時機是在大多數村民闔家團圓、祭祖回鄉之時。

光天化日之中、眾目睽睽之下、老弱婦孺之前,刻意偽裝、公然行兇連殺三人,其恐怖的行為造成周圍群眾驚愕、恐懼和逃散。又在縱火燒損汽車之後,掏槍威脅前來勸阻之人,並在作案後潛逃。

其極大的人身危險性,也給人民群眾心理蒙上了陰影,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四兄弟》中,老婦人伊芙琳因得罪黑社會而遭遇無妄之災,四個兒子為了給母親報仇重新回歸黑社會,用暴力手段尋回在法律被黑幫老大控制下的正義。他們反抗強權,師出有名。

張扣扣母親因向王富軍臉上吐口水,引發爭吵後又先持扁鐵打傷王正軍面部並致其流血,王正軍臨時起意從現場撿起木棒,向其頭部擊打一下,之後再無其他加害行為。

其後,王正軍已於96年接受法律制裁,此案件已經結案,並過去了22年。

最後,其自首行為有待商榷。張扣扣投案後供述「從我做案之後我一直都在逃跑,躲避你們民警對我的抓捕,我逃跑累得沒辦法了,身上又沒有錢和吃的東西,以我的性格是不會束手就擒的,我選擇投案主要是身上沒有錢,如果有錢的話我肯定不會投案,我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可見其投案只是出於走投無路,在本人沒有錢財證件、沒有可以信賴的親朋、同時又受到公安機關布網抓捕的客觀壓力下,才做出的被迫之舉。

張扣扣:「打工打工,兩手空空,窮得只剩一條命了,對未來看不到希望,對人生也迷茫了」。

張扣扣初中畢業後即外出打工,期間曾因找工作被騙;03年服役兩年後的張扣扣回鄉,用積攢的錢款,兩次幫助家裡修建新房,但這與其想要有錢有車,能夠自駕游的目標相去甚遠;為賺取更多錢財,其選擇與他人合夥做生意,輾轉於安徽、河南等地時,卻又兩次被傳銷所騙;後由於被告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學習適應能力不強、也無一技之長,雖然在杭州等地打工,還是收入不高,不能滿足其旅遊愛好。後為能儘快掙大錢而遠赴阿根廷、斐濟,在遠洋貨輪上打工,但僅三個月就因工作環境艱苦、收入比預想要低,又與同事交惡等原因,於17年8月返鄉。至案發前,其再未外出打工。在家期間,又因未成家、需要錢交電費、修房子等瑣事與其父多次爭吵。

所以,不能簡單的將本案定性為「為母報仇」。對生活現狀不滿,對未來失去信心,為宣洩其情緒所尋找的出口,未嘗不是張扣扣做案的原因。正如其供述的「如果我生活過得好了,自己有錢娶妻生子了,也不會發生今天殺人的悲劇。」

人情與人性是作為一個人基本的善良,正因為有這些,這個世界才會更加溫暖。

但要小心不要被輿論左右,不能一葉障目去做別有用心的人的衝鋒槍。

為母報仇沒錯,但法律尚在,公道尚在,以暴制暴的手段,不適合這個社會。

如果說誰都可以多年後打着「復仇」的旗號施展暴力,那中華泱泱大國、五千年悠久歷史,誰跟誰還沒有點兒「滅國之恨、殺親之仇」了?

畢竟是現實社會

不是電影

更不是武俠小說

註: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