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傳媒很無奈,院線很尷尬,如何面對下一個《囧媽》很重要

電影快訊 1229℃

歡喜傳媒很無奈,院線很尷尬,如何面對下一個《囧媽》很重要 - 陸劇吧

《囧媽》春節網播遭影院聯合抵制,賺了流量輸了口碑;《肥龍過江》網播,問責的聲音消失無蹤。大電影「背信棄義」背後,一個行業的敏感神經觸動的或是利益鏈條的重新梳理。

文丨顧小白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

按照原定計劃,2020年春節檔是一個聚齊《唐人街探案3》、《奪冠》、《姜子牙》等爆款IP的熱鬧時節。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7部春節檔電影無奈撤檔。

至暗時刻,《囧媽》找到了出路——終止跟橫店影業的保底協議,賣身位元組跳動轉戰線上放映。這一舉動被部分院線以損害影院利益為由狀告至國家電影局。

環境的變化總是讓商業鏈條中的利益相關方變得惴惴不安。院線抵制線上超前點播並不是新鮮事,早年的樂視和奈飛,都曾因超前點播時間與線下點播窗口期過短而遭到抵制。

而在影視行業之外,百貨公司也曾大舉抵制電商平台。《囧媽》的這場應變,或許能為影視行業帶來新的啟示。

1

無奈的《囧媽》

「我們一年就休息大年三十這一天,這是不讓我們好過嗎?」

1月20日,《囧媽》宣布提檔至大年三十時,遭到一線工作人員吐槽。但他們可能沒有想過,比起忙碌的大年三十,一個冷清的春節檔,將使他們更加難以承受。

3天後,《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宣布與位元組跳動訂立合作協議,後者將向前者最少支付6.3 億元購買電影版權。同時,歡喜傳媒將終止電影《囧媽》與橫店影業的保底發行協議。

消息一經發出,歡喜傳媒股價當天以43%的漲幅報收1.96港元/股,總市值也從43億港元漲到了近62億港元。

歡喜傳媒在2019年11月與橫店影業就《囧媽》簽訂了保底發行協議,雙方約定保底總票房為人民幣24億元,橫店影業需要最少支付歡喜傳媒保底發行價6億元。在此之前,歡喜傳媒投資出品的另一影片《瘋狂外星人》同樣也是以保底發行的形式,征戰了2019年春節檔。

2016年前後,影視行業資本涌動,保底發行成為投資方搶佔優質片源的重要手段。早期有《心花路放》、《一步之遙》、《封神傳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戰狼2》等多部影片採用保底的方式發行。

但隨着監管趨嚴和資本退潮,保底發行的風險逐漸凸顯。比如,4億元保底的《致青春2》,票房只有3億元;10億元保底的《封神傳奇》,票房只有2.83億元;10億元保底的《絕地逃亡》,票房是8.83億元……上述提到的《瘋狂外星人》最終只收穫了22億元票房,未達到28億元保底票房。

保底發行對於保底方而言就像一次賭博,押對寶了就賺,碰上爛片就賠錢。如今,保底發行仍然是搶佔優質片源的重要途徑,但是資本在這場運氣的博弈中變得更為理性。

在此情況下,橫店影業選擇以24億元保底《囧媽》,可見對歡喜傳媒製作能力的信任。

但海誓山盟不過短短2個月,歡喜傳媒就不得不為生存問題「背信棄義」。根據前後兩次交易可以看出,在與橫店影業的保底協議框架下,歡喜傳媒可以獲得至少6億元的收益,而與位元組跳動的合作中,歡喜傳媒則可以拿到至少6.3億元的真金白銀。

3000萬元的差價就背棄了曾經攜手的夥伴?對於《囧媽》而言,或許不選擇把信義作價3000萬元賣掉,迎來的可能是更多的損失。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正經社,從《囧媽》的內容來看,這是一部實打實迎合春節檔的影片,一旦錯過春節檔,觀眾買單的意願將會大打折扣。同時,內容質量上,《囧媽》算不上是一部內容紮實的作品,目前在豆瓣5.9的評分低於去年《瘋狂外星人》6.4的評分,票房不會比《瘋狂外星人》好過多少。

除此之外,《囧媽》中出現大量廣告植入,影片質量又不抗打,延後在影院上映,在沒有春節光環護體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引起觀眾進一步反感,廣告效應也會大打折扣。

眼下,歡喜傳媒已經沒有繼續虧損的勇氣了。從2016年開始,歡喜傳媒就斥巨資打造內容製作團隊,先後簽約王家衛、陳可辛、張一白、顧長衛以及張藝謀等一系列知名導演,先後共計花費了10餘億港元,直接導致公司在2016年、2018年分別虧損12.52億港元、4.45億港元。

儘管《囧媽》免費在線上上映遭到了影院聯合抵制,但就目前而言,觀眾和位元組跳動是鼓掌歡迎的。

錢賺到手,觀眾也買賬,歡喜傳媒此番確實是無奈地賺了一筆。

2

尷尬的影院

先是提檔大年三十,緊接着又放棄保底發行「改嫁」線上播出,《囧媽》此番連連打破「行業規則」,是可忍孰不可忍?

吃了虧,影院總得出來蹦躂幾下表達委屈。

1月24日當天,23家院線、涉及8個省市的電影行業從業者向國家電影局發出了申請書,以歡喜傳媒破壞行業規矩為由希望停止《囧媽》的互聯網放映。

不過該請求並未被受理。一位法律從業者告訴正經社,《囧媽》終止保底協議是在合同框架內進行。根據歡喜傳媒與橫店影業的保底協議,在疫情、戰爭等一系列不可抗因素影響下,歡喜傳媒有權終止協議另尋他路。只不過,這對於前期就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進行宣發的橫店影業而言,顯得有些不人道。

這道理淺顯易懂,難道23家影院都無從知曉?

非也,不過是身處谷底的一聲吶喊而已。

以橫店影業的兄弟公司橫店影視為例,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橫店影視營收和歸母凈利為21.31億元和2.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3%和19.40%。

同樣作為院線股的另一龍頭萬達電影也在近日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預虧33億元-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1億元;受春節檔撤檔影響的光線傳媒則預計2019年盈利9億元-11.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13.73億元,預估下滑16.26%-34.46%。

院線過得不好,人盡皆知。根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數據,2019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 642.66 億元,不及650億元預期,同比增長5.4%,為近三年最低。

票房增長疲軟的同時,影院熒屏數量還在增加。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全國新增銀幕共9708塊,銀幕總數達到了69787塊,較 2018 年增幅達到14.7%。

換言之,在整體票房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多一塊熒屏就代表着上座率的下滑。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院線上座率已從17.4%連續下滑至11.1%。

2019年以來,國內出現了《哪吒》等一系列爆款影視作品助力票房增長。為此,被稱為「神仙打架」的2020年春節檔,毫無疑問會是一個票房爆發的重要時間節點。

如今,《囧媽》棄橫店影視而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迫使橫店影視錯過了跟爆款抱團的機會。

3

新的變革

但無論如何,《囧媽》與位元組跳動這對搭檔所打造的特殊春節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根據位元組跳動日前公開的數據,截至1月27日零時,電影《囧媽》在頭條系渠道的總播放量超過6億次,總觀看人次達1.8億。

若按照院線上映每張電影票30元的價格計算,此番《囧媽》票房已經超過了50億。而2019年大熱的《哪吒》最終票房為49億多元,且是在多次延長上映的情況下。

可見,線上上映的《囧媽》除了為歡喜傳媒掙到了錢,還為電影行業掙足了曝光。

在《囧媽》之後,由甄子丹領銜主演的《肥龍過江》也在撤出春節檔延期情人節檔之後,再度轉場,於2月1日轉為網播。在利益衝突並不那麼明顯的《肥龍過江》身上,院線的抵制情緒幾乎都消失了。

實際上,在《囧媽》之前,樂視和奈飛也曾因超前點播時間與線下渠道窗口期都過短而爆發過矛盾。

2015年,樂視主控的影片《消失的兇手》率先在網絡點映,遭到院線集體抵制後最終被迫放棄。但在視頻網站逐漸強勢的當下,歡喜傳媒多了幾分硬氣。

正如甄子丹在《肥龍過江》網播之際在社交平台上所說:「在互聯網發展的當下,電影內容移動化網絡化也是必然的趨勢。日後在個人能力範圍內,我儘力做到我的電影作品在電影院里上映後,互聯網上的播放依然點擊爆棚!」

但影院放映和網絡點播的隔閡並非輕易就能消解。作為「網院同步」的踐行者,奈飛的堅持至今仍受到國內各大影院的抵制。

但相比於國內的被動,奈飛在內容上的強勢已經開始撼動影視行業「窗口期」的潛規則。奈飛出品的《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兩部電影分獲10項和6項提名,且雙雙入圍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除此之外,奈飛也選擇性地將部分影片分發至線下影院予以一定期限的上映。

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必然牽動原有商業模式下的利益方。正如同2012年電商興起之後,線下百貨商場業績開始出現下滑。許多百貨商場將虧損的原因歸咎為電商攪局並發起了行業抵制。但數年過後,線上線下,人、貨、場,已經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囧媽》的「背信棄義」會不會成為一個行業變革的導火索還無法定論,但任何打破原有商業模式的「意外」都值得整個行業的人去思考:我們該如何面對下一個《囧媽》。【《正經社》出品】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校對|然然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請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