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當兒女情長遭遇國恨家仇, 秋雨晴時淚不晴

電影快訊 1320℃

好電影永遠不怕晚。《秋雨》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愛情電影,改編自當年的暢銷小說《我認識的鬼子兵》。時隔十多年再來看這部電影,仍能震動人心。

電影里,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把自己孫女橋本梔子,送到北京"仇人"家學習京劇,而梔子在學習《四郎探母》的過程中,愛上了"仇人"家的兒子何鳴。

上一輩的恩怨,下一輩用愛消解。劇情雖然老套,但是電影以獨特的切入點和巧妙構思,把唯美的愛情與痛苦的反思、沉重的歷史濃縮在梔子學京劇的劇情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的歸結點不是為了重揭歷史傷疤,煽動民族情緒,而是呼喚人們應當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從而讓電影有了更深刻的內涵和更為濃烈的藝術感染力。

《秋雨》: 當兒女情長遭遇國恨家仇, 秋雨晴時淚不晴 - 陸劇吧

01 何鳴與梔子的愛恨糾葛

日本姑娘梔子在爺爺的鼓勵並安排下,不遠千里來到北京,住在何冀初老師家裡學習京劇。

何老師年輕時唱旦角,紅極一時,可惜"十年"中被逼喊壞了嗓子。何老師的女弟子徐妙春是劇團里的名角,他的兒子也曾學戲,後來去做生意了。

梔子住下來的第二天,何鳴回家了。說是回來振興梨園,實際上是因為生意失敗,回來混口飯吃。

因為爺爺被誤認為是漢奸,父親也因此葬送了演藝生涯,所有何鳴對那段歷史非常痛恨。但是他對善良可愛的梔子並不討厭,甚至跟梔子開玩笑說,"一個李向陽就把你嚇成這個樣子"。

愛情的悄然而至,讓兩個年輕人的距離漸漸拉近。師姐徐妙春一直暗戀何鳴,三個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有點複雜。

除夕之夜的包餃子的那段戲特別精彩,何家父子與梔子、師姐一邊包餃子,一邊唱《四郎探母》。一個四郎(何鳴),三個鐵鏡公主(梔子、師姐、何父)借戲抒情,構思巧妙。

餃子端上桌時,梔子爺爺的一封電子郵件,把一頓好端端的除夕餃子攪了個一塌糊塗。梔子爺爺在信中說,自己一直隱瞞了曾是侵華日軍的身份,而且曾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過一碗人肉餃子。

梔子爺爺的本意是,"中日青年若是相戀,就必須了解兩國的歷史。因為只有了解了過去,才能展望未來。"

何鳴憤然出走徹夜未歸,梔子也不告而別。《四郎探母》終於正式上演。因為爺爺重病,梔子前來和何老師跟妙春告別,但是她不敢去見鳴最後一面。

臨上台前,妙春和老師何冀初把化裝好的梔子推上前台,去見"她的"駙馬"楊四郎"。看着眼前的"鐵鏡公主"竟然是梔子所扮,何鳴在驚愕中最終還是唱出"公主,我的妻啊"。

至於何鳴和梔子之間的愛情有沒有冰釋前嫌,導演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局,可能導演是不敢,也可能是導演不想。

02《秋雨》和《四郎探母》

京劇《四郎探母》貫穿在整個電影之中。

梔子初到北京,來到劇院就看到了妙春主演的《四郎探母》。何冀初也曾以《四郎探母》紅極京城。而何鳴和梔子更是在排演《四郎探母》的過程中墜入愛河。

何鳴扮演楊四郎,梔子扮演鐵鏡公主,其中的涵義很值得深思。何鳴的爺爺也是梨園出身,抗戰爆發後從軍衛國,被俘後英勇不屈,被梔子的爺爺殺害。這是"國讎",也是"家恨"。《四郎探母》中,原本是兩國交戰,宋國大將和遼國公主勢如水火,卻有着十五年的夫妻情深。何鳴的四郎和梔子的鐵鏡公主,正好對應了劇中的角色。

年輕一代的相愛,父輩對他們愛情的承認,似乎戰爭的仇恨也就得到了消解。《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與遼邦鐵鏡公主的夫妻之情,與電影中何鳴和梔子的愛情交相輝映,有着許多相似之處,正是戲中有戲,情中存情。

戲中楊四郎在遼邦多年,鐵鏡公主都未能識破他的真實身份;而劇中的何鳴,起初也並不知道梔子的爺爺曾經在抗日戰爭中殺害了自己的爺爺,所以他們都是單純的愛着一個人。

何鳴正式演出《四郎探母》時,搭檔鐵鏡公主臨時換成了梔子,一句"我的妻"中的"妻"字猶豫半晌終於唱了出來,這一聲呼喚不僅僅是戲中四郎對鐵鏡公主的尊重和愛意,更是舞台之外,何鳴與梔子冰釋前嫌,愛情阻隔昔日仇恨的宣告。

何翼初最後的轉身離開,帶着太多的感慨,自己無法原諒梔子爺爺的弒父之仇,可他不願將仇恨延續,那套陪伴自己多年的珍貴戲服,送給了梔子就是最好的印證。

四郎與鐵鏡公主的故事,不是也同樣發生在何鳴與梔子之間嗎?

歷史從來就是車輪,它不是未曾發生,而是誰也無法阻止它再次發生。仇恨與偏見,讓它發生在下一代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因為那將生生上演上一代的悲劇。只有將這一切在這一代平息,或許才是最好的終結。

《秋雨》: 當兒女情長遭遇國恨家仇, 秋雨晴時淚不晴 - 陸劇吧

03 關於救贖和反思

梔子從日本來到中國學京劇,這是梔子的爺爺對戰爭的反思和自省。儘管參加了對華戰爭,但橋本並沒有泯滅人性,他骨子裡是嚮往和平,傾慕文明的。

另一方面,梔子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清純可愛,他相信梔子能給這個被他們傷害過的家庭帶來快樂,這是一種贖罪,彌補的心理。

本來梔子爺爺的是對的,文化與情感的交流,是淡化民族仇恨,彌合歷史傷痕,尋求和諧文明的有效方式。

如秋雨一樣清瀟純凈悲涼幽沉的感情。攜手學戲,感情悄然而至水到渠成。為了留梔子住在家中,何鳴故意裝作沒有追回梔子被偷走的錢包;為了何鳴的京劇事業,梔子求師姐幫何鳴上戲。

這感情無疑是令人艷羨的。然而無疑也是令人黯然的。民族仇恨的陰影始終不曾消散,何鳴說"你就是我夢中的鐵鏡公主",這個說法,意思很明顯。

但是在橋本坦白參加過戰爭時後,國恨家仇與個人情感的矛盾衝突達到了頂點,打破了何鳴原來心裏的平衡。到後來何鳴看到父親與橋本的信,激憤已經平息,只留悲涼。站在父親床邊,儘力仰頭,努力收回眼中的淚水。

何冀初給橋本的回信中說,有些錯誤永遠不可饒恕,有些傷害永遠無法彌補。

何冀初在得知自己的父親不是漢奸的時候,拿出自己曾經的戲服相擁而眠。那一刻,畢竟在有生之年,從敵方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父親是真正的英雄,他內心一定是欣慰的吧。

電影最後,伴着雪夜和昏黃的路燈、一切的一切在戲台上終止。何冀初重新帶上圍巾走齣戲院,似乎是放下了心中多年對自己的演公主的難以釋懷的心情和前一代的仇恨,完成了一次心靈凈化的蛻變。

我就要趕回老家,給父親修一座墳,上兩柱香,或許,再說上幾句心裏話。

銘記歷史不是一味宣揚傷痛和仇恨,更多的應該是對歷史的理性反思,從而延伸至對現實的不斷改善。

不忘記仇恨,也不拒絕友善,文化與情感的交流在任何時候都極其重要。

04 唯有接納過往,才能踏出新的一步。

站在我個人,我對那場侵華戰爭日本犯下的罪行是永遠不可原諒的。對本片中這段異國戀情我持中立態度。戰爭本就是殘酷而血腥的,也給像何冀初這樣的家庭的幾代人帶來了無盡的傷痛。而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和事實,無論你放不放得下,都在那裡不會改變。對站在歷史身後的我們來說,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而解決的結果完全取決於態度。正如梔子的解釋,冤家既是親人又是仇人。

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更多時候關乎權衡和取捨,因此世上才平添了那麼多糾結。人之本性仍為善,至少劇中的每個人都在用善良理解和包容,相信並希望生活中多數人亦是如此。

《秋雨》: 當兒女情長遭遇國恨家仇, 秋雨晴時淚不晴 - 陸劇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