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謝晉拍中國後文革時代, 國人看後心中充滿力量

電影快訊 1303℃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今年的金雞獎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一屆,頒獎典禮上星光熠熠,上百位明星出席足以見得本屆金雞獎的分量和地位。

1982年, 謝晉拍中國後文革時代, 國人看後心中充滿力量 - 陸劇吧1982年, 謝晉拍中國後文革時代, 國人看後心中充滿力量 - 陸劇吧

但大多數觀眾似乎只顧得上「數星星」,把目光放在那些最耀眼的明星身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頒獎典禮上張瑜和吳剛對兩位今年離世的老電影人的緬懷,那句「電影萬歲」着實讓人熱淚盈眶。

1982年, 謝晉拍中國後文革時代, 國人看後心中充滿力量 - 陸劇吧

一位是著名劇作家蘇叔陽,他的《夕照街》、《丹心譜》、《春雨瀟瀟》,光是從他的劇本里,你就能聞得到一股濃郁親切的京味兒。

另一位是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吳貽弓,《城南舊事》、《巴山夜雨》、《少爺的磨難》等作品是80年代的不朽傑作,具有民族韻味的詩情畫意是其最鮮明的品格。

他們都曾是中國電影在最輝煌的80年代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80年代對於整個華語電影來說,也是一個值得銘記史冊的時代。

80年代初開始,內地、香港、台灣電影幾乎同步發力,一時間睥睨世界影壇,笑傲群雄。

而內地的電影無疑代表了當時中國電影的最高成就,以吳貽弓為代表的第四代,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乃至寶刀不老的第三代導演,都讓中國電影熠熠生輝。

在這個撥亂反正、追求真理的新時代里,誕生了許多反思歷史、展望未來的「傷痕電影」,其中成就最高的,莫屬第三代導演謝晉的「反思三部曲」——《牧馬人》、《天雲山傳奇》、《芙蓉鎮》。

今天皮哥要推薦的正是三部曲中的《牧馬人》,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朱時茂一夜走紅,成為無數少女心中的大眾情人——

《牧馬人》丨1982

導演:謝晉

主演:朱時茂 / 叢珊 / 劉瓊 / 牛犇 / 雷仲謙 / 奇夢石

《牧馬人》的故事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這個經歷了「文革」的摧殘和破壞的古老中國,在改革的驅動下浴火重生,正在逐漸恢復着生機與活力。

旅居美國的老華僑許景由在女秘書的陪同下,回國尋找離別三十年的兒子許靈均,三十年前,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他由於無法再忍受和妻子無愛的婚姻,隻身一人前往美國,丟下尚且年幼的兒子與媽媽相依為命。

此時的許靈均是敕勒川牧場的一名小學教師,接到父親的來信後,他收拾行李準備到北京和三十年未見的父親重聚。

臨走前,賢惠的妻子秀芝給從未謀面的公公準備了雞蛋和枸杞作為見面禮,囑託丈夫到北京一定要交給老人。

在妻子和年幼的兒子依依不捨的送別中,許靈均坐着大巴車離開了,此時他的心裏並不全是重逢的喜悅,而是摻雜着痛苦、悲傷以及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他已經三十年沒有見過父親了,他無法忘記童年時期父母的爭吵與互相傷害,過去的一幕幕在他腦海中浮現。

父親離開後,不久母親又因病離世,孤苦伶仃的許靈均在此後多年始終過着艱難求存的生活。

許景由同樣心緒萬千,三十年來他的內心也是種充滿愧疚和不安,他清楚有着一個「叛國」父親的兒子會背負多麼沉重的痛苦。

因此他此次回來準備把許靈均帶回美國,用餘生來補償兒子所經歷的苦難。

女秘書將許靈均接到他們下榻的賓館,父子時隔三十年再見,一時間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許景由看着眼前這個不苟言笑、鬢角斑白的中年男人,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兒子,連女秘書都在悄悄地說,兒子比老子感覺還老。

由於出身問題,許靈均吃了不少苦頭,儘管平日里表現積極、認真刻苦,但仍然逃脫不了文革時期被打成「右派」的命運,他曾經夢想的一切轟然倒塌,在他的眼裡,自己似乎已經被宣判了死刑,沒有了生活的希望。

許靈均被下放到了位置偏僻、條件艱苦的敕勒川——就是那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蒼涼之地。

儘管環境惡劣、生活艱難,但善良、熱情的牧民們以親人般的關懷讓許靈均感到發自心底的溫暖。

他不能忘記,在餓肚子的時候是董大爺老兩口端來熱氣騰騰的飯菜;當造反派們企圖抓他去批鬥時,是牧民們一起為他開脫,免去了他可能遭受的苦楚。

生活是殘酷的,沉重的,但這群可愛的牧民讓許靈均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讓他與他的妻子秀芝能夠相遇,就像命運的安排一般。

比許靈均小了十幾歲年紀的秀芝從四川千里迢迢來此,初來乍到時無處可去,於是心思敏捷的老郭想法子撮合她和三十好幾還在打光棍的許靈均在一起。

就像許靈均自己所說,他是先結婚、後戀愛,在兩人第一次相見時,許靈均顯得窘迫、難堪:凌亂、骯髒、一貧如洗的屋子,怎麼能容下這麼一個秀氣的女人?

但篤定要把兩人撮合起來的老郭已經給兩人領好了結婚證,這下子讓許靈均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先把秀芝留下。

他着急忙慌地給秀芝煮飯,把唯一一雙筷子給她;晚上睡覺時讓秀芝睡床上,他打了地鋪睡在地上。

秀芝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她認定了許靈均是個好男人,值得她去愛,去陪他一輩子。

她不管他是不是右派,不在乎這個家多麼窮,她看中的,只是許靈均這個人。

兩個純樸、善良的靈魂就這樣相愛了,看似單薄瘦小的秀芝把這個家操持得井井有條,這個破破爛爛的「狗窩」在她的手裡逐漸有了家的模樣,有了人的溫度。

不久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白白凈凈的大胖小子,這個家,算是真的全乎了。

曾經讓自己萬念俱灰的流放之地,如今卻成為溫暖美妙的幸福家園,在那樣一個混亂的年代裏,這何嘗不是許靈均的萬幸。

因此,在父親極力勸說許靈均跟着他回美國的時候,他心裏想着的是敕勒川,他的朋友,他的妻兒。

時代變了,這不再是「四人幫」顛倒黑白的時代,不再是為了生活擔驚受怕的時代,他想和自己愛的人一起,看着中國慢慢變好,共同迎接國泰民安的那一天。

許景由在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曾有過的堅毅和篤定,他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似乎在許靈均身上發現,中國真的變了,就像自己的兒子那樣。

父親準備回國了,臨走之前,他囑託兒子,如果哪一天他死了,要把自己葬在祖國,落葉歸根······

許靈均回到了熟悉的敕勒川,回到了這個浸染着他的汗水與淚水、又帶給他溫暖和快樂的地方,妻子和兒子,早已在等着他的歸來······

導演並沒有聲淚俱下的控訴和批判歷史,他用超強的人物塑造能力,以人性的溫度消融時代的傷痕和痛楚。

「黑暗總會過去,唯有真理永存」,在苦澀和傷痛之後,終究會迎來希望和幸福。

《牧馬人》謝晉用鏡頭構支出了,後文革時期人們努力在貧瘠的社會土壤中開花的希望,這也大大的給予當時上映時處於探索的國人一強心劑,讓國人為之一震,看完內心充滿了力量。

80年代的謝晉用作品中的人文關懷和時代目光奠定了自己的大師地位,無法想像在中國電影的版圖裡,如果缺少謝晉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他用超強的人物與故事塑造能力,用電影的鏡頭勾連起新中國的過去和現在,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從謝晉的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中國的風雲變幻」。

無論是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正劇」,還是八十年代的時代反思,謝晉始終通過大時代里的普通人書寫着我們熟悉又陌生的中國,他們的命運沉浮,正是中國社會的命運沉浮。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回顧謝老的作品時,最打動我們的,仍然是其中那一抹足以抵禦徹骨寒風的溫情。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