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傳統輝煌期,台灣地區流傳着“三大音樂教父”這一說法,三位對應了滾石唱片不同時期的知名製作人羅大佑、李宗盛和小蟲。
至於三位樂壇成就如何排,從名字中就分出來了,大中(宗)小的排名再清晰不過。
相對於這“大”和“小”,居中的“宗”是最會捧紅天王天后的。他的一首《夢醒時分》讓陳淑樺完成了蛻變,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讓趙傳成為滾石的第一位金曲歌王,一首《讓我歡喜讓我憂》讓周華健躋身“台灣四大天王”行列,一首《不必在乎我是誰》讓林憶蓮成了滾石的天后,一首《愛如潮水》讓張信哲成為火遍亞洲的“情歌王子”,一首《領悟》把辛曉琪帶到了“療傷天后”的位置。
李宗盛的手,似乎有一種“點石成金”的魔力,除了看走眼王傑和“追”不到許美靜外,他看中並支持的歌手,無不例外都在華語樂壇上留下了閃耀的星光。
可是,筆者突然發現,《夢醒時分》、《漂洋過海來看你》、《愛的代價》、《我終於失去了你》、《當愛已成往事》、《真心英雄》等歌曲固然好,但卻不是最好,老李最好的作品,永遠都是留給了自己。
下面,從筆者的思維中,選出五首李宗盛最好的作品,也是老李“最偉大的作品”,來欣賞那個“少年不識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的大叔,都給自己留下了哪些“私家小珍藏”。
1986年,李宗盛這個一開始就“說的比唱的好”的歌手,在滾石唱片發行了他個人的首張專輯《生命中的精靈》,專輯的銷量一塌糊塗,但卻是台灣百佳唱片排名第五位的存在。
排名比這張專輯高的唱片,也就羅大佑的《之乎者也》、蘇芮的《搭錯車.原聲大碟》、齊豫的《橄欖樹》和潘越雲的《天天天藍》。前兩名唱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齊豫與潘越雲的專輯都是一個音樂時代(校園民歌)最好的縮影,而且兩位天后的唱功被肯定了很多年。
那為何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靈》專輯能高居第五位呢,或許就在於這張專輯是一張感性的、真誠的專輯吧。
與《之乎者也》批判現實不同,與《搭錯車.原聲大碟》依附同名電影不同,與《橄欖樹》高舉民歌大旗和《天天天藍》對民歌時代最好的懷念不同,這是一張生活寫實專輯,它不同於《美酒加咖啡》、《舞女淚》那樣反映社會現象和揭露行業心酸,他側重於一個“小人物”對生活的所看所想所感所悟。
專輯裡沒有現代電子樂,始終以木吉他配樂貫穿,從生活經歷到情感經歷,透射當時的台灣社會生活現狀,就像是李宗盛生活日記的歸納整理,這樣的一張專輯,沒有任何商業成分在內,端得是十分感性和真誠。
專輯的每一首歌曲其實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歌,從《開場白》到《生命中的精靈》再到末尾歌曲《一個人》,筆者心中,歌曲《寂寞難耐》是老李整個80年代寫的最好的一首歌。
它梳理自己28年走過的光陰,感覺到愛情是“最辛苦的等待”和“最遙遠的未來”,感嘆“時光不再”又想“往後的日子,怎麼對自己交待”,最後發現“只有自己為自己喝彩,只有自己為自己悲哀”,這種內心的剖析,是不是很多近而立之年又事業愛情無起色的青年男子的心聲呢!
李宗盛,遠沒有張震岳洒脫,人家23歲的時候在回憶起自己的18歲,甩手就是一首《愛的初體驗》,相比阿岳的“叛逆”,李宗盛才是那個大多數。
第二首編者認為的老李“私家小珍藏”,是他1991年為電視劇《碧海情天》唱作的歌曲——《凡人歌》。
鮑比達的編曲,很有江湖的味道。李宗盛的詞曲,將旋律的直白輕快和江湖的瀟洒寫意表達地通透敞亮。很多喜歡武俠的朋友,會將自己當做故事中的主人公,長相帥氣、武功高強、紅顏無數、事業有成,沒有什麼是自己解決不了的,一路成長總會有各種奇遇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國色天香為己鍾情,可是合上書卷,卻發現自己永遠是自己,是那個生活在現實里有各種不順的當代人,卻非劇中人。
歌詞“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是多麼地真實啊。“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許多人都不想這麼做,但最終發現“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簡單的發問,卻是一個客觀事實。
人們在《凡人歌》里做着黃粱美夢,人們在《凡人歌》後從夢中驚醒,去直面現實。《凡人歌》,或許再也沒有哪個歌手能唱出李宗盛的味道了吧。
來說李宗盛的第三首“私家小珍藏”,它就是老李1993年在一次乘坐飛機時,邂逅一位美麗空姐,對她突發幻想後寫下的歌曲——《鬼迷心竅》。
鬼迷心竅的事,或許每個人都做過,做完之後,只剩後悔與自責,看看老李在被美色“鬼迷心竅”後,善於寫小情小愛的他怎樣感受吧。“曾經真的以為人生就這樣了,平靜的心拒絕再有浪潮”,這句詞一出,有沒有興趣再接着往下聽呢?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張愛玲曾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娶了女神,卻發現曾經的女神在心中念念不忘,人心之不足,在於得隴望蜀,慾望似乎永遠不能被填滿。
不管鬼迷心竅還是前世姻緣,“破鏡”總想“重圓”,心中的女神,哪怕再親近我一次也好,剎那也是永恆。“一次就好,我陪你到天荒地老”,什麼都不重要,鬼迷心竅後,只要“你能夠重回我懷抱”,我願意“隨你到天涯海角”。
李宗盛的《鬼迷心竅》,是多少人在醒着做夢!
1993年,當李宗盛一首《當愛已成往事》情定“阿蓮”之後,他將最好的詩篇都給了Sandy,老李寧願身背罵名,也要跟阿蓮在一起,衝冠一怒為紅顏後,換來的是婚姻的七年之癢,他們相識、結婚生子,到頭來卻發現彼此的生活並不能合二為一。
李宗盛告白林憶蓮: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Sandy,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七年了,多麼痛的領悟!
六年之後,李宗盛寫歌給自己,既是記錄生活,也是整理人生,這是老李的第四首“私家小珍藏”——《給自己的歌》。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
這一次,在多少次剖析“女人心”之後,他留下了天命之年男人的精緻思考。“想得不可得,你奈人生何”,徐志摩曾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到中年,曲終人散,“只顧着跟往事瞎扯”,卻發現時光早已偷光你的選擇,夢能圓已圓,夢不能圓紀念也罷遺忘也罷,卻只剩祭奠。思念誰也不放過,思念卻把人折磨得心力交瘁。掉頭一去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只能是物是人非。
前塵往事或者世情百態,只有“那合久的分了”,卻“沒見過分久的合”,執着也好執念也罷,裝着舊人,始終是在裝飾自己愚昧的人生。
所以,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只是歲月啊你不要再催,“走遠的我不追”,就讓它成為人生的遺憾吧,遺憾不是後悔,有缺憾的人生才更真實。
徐志摩說: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遇不到真心人,既然遇到又錯過,也是一種遺失的美好,藏在心裡,偶爾懷念,記得她然後與別人生活,為何不可呢!
2010年,老李終於整理好了自己對愛情的思路,以後的人生,遇到合適的女子,他沒有去推。
《給自己的歌》,原來是李宗盛給過去愛情糾葛的一次總結,愛情以後的歸宿或者終點,他終於不再迷茫,或者已經看淡看開,管它什麼《愛的代價》,計較什麼《為你我受冷風吹》,數什麼《傷痕》,《我終於失去了你》那又怎樣,也曾《鬼迷心竅》,最終總會在愛過之後《領悟》。
對愛情的看法已經清晰豁達,對人生的態度倒是需要一番思量,不是誰都有“難得糊塗”的境界。
2013年,歷時10年內心煎熬與人生獨白,李宗盛送給自己了一份最好的禮物,也是他的第五首“私家小珍藏”——《山丘》。
什麼樣的歌曲需要寫十年之久呢,且看筆者對老李歌曲《山丘》的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丘”需要越過,許多人還在爬“山”的路上就“殘花辭樹”;部分人越過這個“山丘”需要一輩子的時間,等到臨了空明,江潮湧來松濤拂過,“今日方知我是我”;也有部分智者,在人生還未進入殘冬之時,就已經“越過山丘”。
長相有些“滄桑”的李宗盛,其實頭髮很早就開始變白。2003年,在他45歲時,《山丘》的創作就已經大體完成,但還不夠透徹,或許老李還沒有完全越過“山丘”,他面臨著情感的煎熬和婚姻的抉擇,他已經寫了那麼多“讓人輕輕地唱着,淡淡地記着”的歌曲,卻還想把“好歌獻給你”。
人生到了一定的階段,能實現的都已實現,不能實現的只能是遺憾。所以,看着那“大河彎彎”,就“放放膽”,“嬉皮笑臉”地笑對人生唄,“人生的難”嘗試了幾十年都沒能克服,何不笑看風雲,為難餘生作甚!
年少時的做事不講方法,付出不計成本,終將會在不知疲倦地翻山越嶺後化作天命之年的突然領悟,哪怕已經白頭,哪怕已無人等候,人生,終究會在轟轟烈烈一番後踽踽涼涼等待夕陽落下。
從“感性與理性”到“既然青春留不住”,李宗盛不再勉強自己,其實“還是做個大叔好”。2015年,在自己即將耳順之年,終於有人肯與他結伴而行,哪怕兩人之間有着27歲的年齡差距,因為“該來的我不推,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
在華語樂壇的創作界宗匠里,羅大佑境界太高格局太大,小蟲太古典,梁弘志太不食人間煙火,陳志遠太完美。唯有李宗盛,痴情、多情、真性情,他有缺陷,但那種缺陷是那樣接近於常人,他的細膩與豁達,有時理性但大多數時間感性、“頑劣”,他的作品寫盡常人的情與愛,人們在他的歌曲里長大、成熟、變老,為愛情付出代價,卻終能領悟。
您認為李宗盛“最偉大的作品”是不是這五首呢,歡迎評論區發表觀點看法。願我十二分努力,換您一個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