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電視劇快訊 1761℃


作者/王雅莉 鄧穎


上映第一天,《花木蘭》票房5600多萬。貓眼專業版預測其最終票房為3.11億元。


對於這個成績,多位影院經理都表示並不意外。豆瓣4.7的口碑、鋪天蓋地的盜版資源……即使同期缺乏有競爭力的新片,《花木蘭》的頹勢也無法避免。


而在一年前,這部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鞏俐等知名演員主演的大製作還被觀眾寄予厚望。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第一支預告發布時微博上的盛況。從2017年《花木蘭》官宣主演至今,花木蘭上的熱搜多達140條。


翻開這些熱搜詞條,能清晰地感知到中國觀眾的情緒變化。從官宣陣容後的期待,到得知劇情改編後的擔憂,再到接連撤檔後的失望。直到9月4日,《花木蘭》在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上線,差評迅速發酵,大眾情緒終於轉向憤怒。


甚至可以說從中華文化到性別再到地緣,一向追求政治正確的迪士尼,終於拍了部人人都覺得“不夠正確”的《花木蘭》。


另一方面,受疫情和Disney+戰略的影響,《花木蘭》貿然採用的線上發行策略,通過上映前豆瓣評分人數的同比求證,娛樂資本論得出其大概因盜版傳播損失1億元內地票房。這種不可控的網絡輿情,也讓本就不富裕的口碑“雪上加霜”。


一副好牌打得稀爛,《花木蘭》到底做錯了什麼?在口碑失守的情況下,迪士尼這次能回本嗎?


豆瓣4.7,想政治正確卻仍“不正確”的《花木蘭》


《花木蘭》的潰敗是從9月4日開始的。


9月4日下午,《花木蘭》在Disney+上線。當天晚上,差評就已流出。9月5日,《花木蘭》豆瓣開分5.9,隨後幾天更是一路下跌,直到今天的4.7分。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從演員表演到動作戲,從動作戲到中國文化,網友對《花木蘭》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花木蘭》大概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取材於中華傳統故事,由華人出演並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的真人電影,這是它在中國備受關注的根源。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也正因為中國觀眾對《花木蘭》的期待值尤其高,且由於熟悉中國文化審美苛刻,《花木蘭》的豆瓣評分和IMDB評分相差0.8,在國外還有部分觀眾覺得《花木蘭》打戲精彩,但在國內幾乎清一色差評。


對看慣了古裝戲的中國觀眾來說,《花木蘭》不僅海報是20年前盜版DVD封面的水平,動作設計也落後得彷彿20年前的古裝劇。網傳《花木蘭》的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但僅就目前呈現的效果,不少網友都表示“看起來連2億人民幣的成本都沒有”。


最讓中國觀眾難以接受的,還是外國人想象中的中國文化。花木蘭的故事背景是北魏時期,但電影中花木蘭住在於宋元時期出現的福建土樓;《木蘭辭》中雖有“對鏡貼花黃”之說,但花木蘭的妝容確實不夠好看。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電影中居然把花木蘭武藝高強的原因解釋為“氣”。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迪士尼為了追求政治正確,對傳統故事進行的改編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受MeToo運動影響,早在劇本創作階段,《花木蘭》就把原版動畫中的李翔一分為二,變成花木蘭的導師唐將軍和同隊的士兵陳宏輝。


《花木蘭》導演Niki Caro也表示,早期版本中還有一場花木蘭和陳宏輝的吻戲,但迪士尼中國高管認為“這對於中國人而言不太合適”,就刪去了這一片段。為了吸引中國觀眾,電影中化用了《木蘭辭》中的“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為避免影片爭議並保證能在中國上映,《花木蘭》創作團隊在諮詢中國的顧問同時,還請中國相關部門過目了劇本。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影主管部門給出的意見包括不要聚焦某一特定朝代等。


或許正是因為要討好所有觀眾並滿足過審要求,在這部“福建土樓”和“滿清宮殿”並存的電影中,花木蘭的人設看起來有些割裂。一方面,她不懼他人的眼光,從小習武,入伍後因為不想欺騙別人主動承認自己是女性;另一方面,她又遵循着傳統的“忠孝”觀念,誓死保衛皇上,要為家族帶來榮耀,皇權和家庭似乎遠比實現自我重要。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左派覺得不夠女權,洋奴認為是大中華膠,皇漢認為是文化挪用,粉紅認為是乳華,港台覺得劉亦菲撐J。” 有觀眾這樣解釋《花木蘭》的尷尬處境。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只是表象,或許,價值觀的模糊和搖擺才是《花木蘭》不討喜的原因。


一向追求政治正確的迪士尼,終於拍了部人人都覺得“不夠正確”的《花木蘭》。


上線首日即出高清片源,盜版或帶來上億元損失


截至9月10日,已經有7萬多人在豆瓣上為《花木蘭》打分。以往在內地上映後,打分人數接近的迪士尼大片票房大概是多少呢?娛樂資本論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得到下表: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可以看出,IP知名度較高的電影如《獅子王》,上映三天即有6萬多人觀看並打分。體量較小的如《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截止目前也有7萬多人打分。


而《花木蘭》截至7月10日(上映前一天)的打分人數已突破7萬。這些人都是在Disney+上花29.99美元觀看的嗎?切莫說29.99美元摺合人民幣205元,票價高昂,就在9月4日《花木蘭》上線當天,高清資源就已流出。這些人中真正花了錢、翻牆去Disney+上看的,恐怕只佔極小的一部分。


綜合以往迪士尼真人電影的數據,7.3萬人打分的《花木蘭》至少可以對應1億元的票房。換言之,提前在Disney+上線的《花木蘭》,或將因盜版傳播損失1億元內地票房。


更糟糕的是,《花木蘭》盜版資源中的中文字幕翻譯質量較差,這才出現了諸如“天皇陛下”“四盎司可以移動一千磅(四兩撥千斤)”之類的迷惑台詞,讓《花木蘭》本就“不富裕”的口碑雪上加霜。網上甚至出現了“不要傳播盜版資源,浪費觀眾時間”的說法。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可以想見,如果不是因為盜版猖獗,《花木蘭》的差口碑恐怕不會發酵得這麼快。在電影質量本身過硬的情況下,即使有盜版,觀眾也會出於尊重電影的原因忍住不看,看了也會等上映後去電影院二刷“補票”。但在電影本身口碑崩盤的情況下,“看盜版”就成了一件可以合理化的事情。


回到《花木蘭》定檔前夕。難道迪士尼不知道提前在流媒體上線會導致盜版滿天飛嗎?這部原本為院線而生的視效大片命途多舛。由於疫情原因,《花木蘭》三番五次撤檔,宣傳周期被大大拉長,成本也與日俱增。因北美疫情在短時間內無法好轉,今年8月初,迪士尼最終決定放棄北美院線,在Disney+上映。


或許是之前數部在流媒體上線的電影給了迪士尼信心。早在今年7月4日,Disney+就推出影版歌舞劇《漢密爾頓》,該片為Disney+APP帶來了超50萬下載量。7月10日在Apple TV+上映的戰爭片《灰獵犬號》,創下了 Apple TV+ 有史以來最好的首映周成績。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Disney+的用戶量也增長迅猛。截至今年8月,Disney+訂閱用戶人數達已達到6050萬。這一數字,迪士尼原本預計要到2024年才能達到。


對迪士尼來說,唯一沒預料到的因素可能只有口碑。前期猛烈的營銷攻勢拉高了國人對《花木蘭》的期待值,而藉著盜版之風迅速發酵的差評,也將為《花木蘭》的內地票房蒙上一層陰影。這一次,中國市場救得了《花木蘭》嗎?


首日票房僅五千多萬,迪士尼真人改編電影的困境


從《花木蘭》五千多萬的首日票房看來,國內觀眾似乎並不買賬,貓眼專業版對影片的預估票房也只有3.11億元。


仍有影院經理並未放棄。蘇州一家影院的總經理告訴小娛,在他所經營的影院,雖然《花木蘭》的預售票房僅有一萬多,但他仍給到影片50%的首日排片率,且開出的都是中廳和大廳,不過明天他便會將排片率下調到45%。


濟南百麗宮影院總經理董文欣告訴河豚君,她今天也把影院的最大廳和中廳給到《花木蘭》,並將影院首日排片率定至41%,但是她對影片明天的票房表現也不太樂觀,所以將排片減到30%。


南京、廈門、北京、深圳等地的多位影院經理也向小娛表示,即便今天他們都給到《花木蘭》40%以上的排片率,明天還是會將其大幅下調。


究其原因,是《花木蘭》斷崖式的口碑下滑讓他們對影片票房失去信心。不過他們對影片的票房預估普遍要高於貓眼專業版,都在4億到5億之間。“主要是沒有片子啊,下周還能斷斷續續地放一周。”董文欣感嘆道。


從今天的觀影情況來看,走進影院選擇觀看《花木蘭》的觀眾大多為年輕情侶,他們的強社交需求給缺乏競爭者的《花木蘭》帶來一線生機。小娛的一個朋友就明確表示,她將去電影院陪朋友看《花木蘭》,“朋友是劉亦菲粉。”


目前《花木蘭》已經在部分東南亞和東歐國家上映,累計收穫590萬美元票房。其中台灣地區和泰國的表現最好,上映一周票房也不過100萬餘美元。


根據2012年《中美電影協定》,在中國影院上映的好萊塢分賬大片,好萊塢分賬比例只有25%。即使《花木蘭》在中國能斬獲5億元票房,最終迪士尼能拿到手的也只有1.25億元,摺合1800多萬美元。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在迪士尼自己的Disney+上,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花木蘭》上周五上線後,Disney+平台在apple和google上的下載量上升68%,達到89萬次,且用戶在該應用上的支出比前一周增加了193%,達到1200萬美元。


這1200萬美元中,有多少是《花木蘭》貢獻的?據《彭博》報道,9月9日,迪士尼首席財務官Christine McCarthy在花旗集團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對《花木蘭》在其流媒體服務上的首次亮相感到滿意,“四天長周末僅僅是開始”。但是她拒絕透露任何銷售數字,並表示將在11月初的下季度財報會議上進一步討論《花木蘭》的表現。


流媒體方面,此前,環球影業出品的《魔發精靈2》自今年4月上線後,上映三周點播收入即超過1億美元,其中超過八成分給了環球影業。但《魔發精靈2》單片定價僅為19.99美元,且在多個流媒體平台上線。《花木蘭》最終流媒體收入能達到多少,還很難說。


不過眾所周知,在好萊塢一部電影的收入構成中衍生品收入可達70%,迪士尼也已經為《花木蘭》開發出包括服飾、玩偶、樂高在內的多達71款衍生品,屆時在衍生品收入的彌補下或許迪士尼在這部電影上有獲利可能。


《花木蘭》折戟路:盜版損失過億,口碑一瀉千里 - 陸劇吧


這對今年受疫情重創下的迪士尼而言,顯然不夠。今年前三季度迪士尼凈虧損21.54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的凈利潤達100.82億美元。雖然Disney+的用戶量增勢喜人,已超6050萬,但對於整個集團而言,流媒體還屬於燒錢的階段,遠遠沒到帶來正向收益的程度。這時,電影業務帶來的收入至關重要。畢竟去年一年,迪士尼出品的12部影片收穫11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給公司貢獻不少營收。


今年迪士尼出品的影片中,《1/2的魔法》僅收穫約1.3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野性的呼喚》票房僅有1076萬美元,前三季度迪士尼出品的電影紛紛遭遇票房失利。目前《花木蘭》口碑下滑,票房滑鐵盧的可能也很大。


近年來,迪士尼一直嚴重依賴大IP。去年迪士尼出品的12部影片中,就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冰雪奇緣2》《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和《玩具總動員4》等多達7部電影為IP下的系列片。


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這些IP,迪士尼還選取自己早年間的動畫電影進行真人化改編。《小飛象》《阿拉丁》便是這套創作方法下的產物。接下來,迪士尼還將拍攝《小美人魚》《白雪公主》等經典動畫的真人版。但從多部真人動畫電影的票房成績來看,這個模式並未真正走通。


現在,迪士尼運用這套方法創作出來的《花木蘭》又落得中西不討好的尷尬境地。不論《花木蘭》最後的票房成績如何,迪士尼都應該反思,線上化策略、改編真人動畫電影等多條路到底要怎麼走?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