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本土電影最大黑馬《誰先愛上他的》,聚焦社會邊緣人士的情感狀態, 感動了無數觀眾。
編劇呂蒔媛總是能從大家忽視的話題和角度作為切入點,比如殯葬行業里的故事(《出境事務所》),或者問題學生的改造(《牽紙鶴的手》),寫下每個鮮少被關注的現象背後的動人故事。
今年她又寫出了一部高分連續劇,根據一件社會惡性殺人新聞改編,描寫背後的人性故事。
這部劇就是由賈靜雯主演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
目前本劇還只能算一部冷門作品,在豆瓣上僅有一千多人打分,但是這一千多人中,就有97%的觀眾給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評,評分高達9.4分!
本劇圍繞一起惡性隨機殺人案件展開,犯罪嫌疑人李曉明衝進影院掃射人群,造成了9死21傷的悲劇。
該案件震驚全台,引起群憤,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希望找出李曉明作案的動機,以避免此類惡性事件再度發生。
但李曉明始終不配合精神鑒定,他的家人也不見蹤影,無法探究背後的真相,法院只能判決李曉明犯罪事實成立,死刑定讞。
王赦積極上訴,希望爭取更多的時間,理清李曉明事件背後的脈絡,卻因此激怒了受害者家屬,慘遭潑糞的羞辱。
這是關於人權律師背後的無奈,為罪犯爭取人權,正視法律的漏洞,維護社會的秩序,預防犯罪的發生,但他們常常得不到理解。
而作為被害者的家屬們,他們又因為這出悲劇痛失家人,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遭受了巨大的打擊,比如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
宋喬安作為資深新聞媒體人,在電台里雷厲風行,堅持自己作為新聞人的操守和原則,對所有人不留情面,也因為冷血的性格逼走了不少下屬。
但兩年前的她並非如此,劇院殺人案帶走了她的兒子,從此她一蹶不振,與丈夫頻頻爭執,與女兒漸生嫌隙,她自嘲:
“我還可以留住誰啊,我連我先生跟兒子都留不住”
同時活在案件陰影里的,還有犯罪嫌疑人的家屬,他們並沒有做錯事,卻要背負起罵名和社會輿論的指責,李曉明的妹妹李曉文也因此被改名李大芝,背井離鄉。
李大芝和宋喬安一樣,都是對新聞行業懷有熱忱的人,有一腔熱血和抱負,想要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改變新聞行業盲目追求收視率的現狀,讓觀眾看到世界的全貌。
李大芝勤奮努力,聰明機智,僅僅兩個月就從實習生升為編輯,破了公司記錄,宋喬安也對她頗為滿意。
本以為可以在新聞行業大展拳腳的時候,李大芝意外得知了宋喬安的兒子也是李曉明槍下的冤魂之一,她惶然不然面對,迅速遞交了辭呈,果斷放棄夢想。
本劇就從這三方角度來表現案件的惡性影響,呼籲大眾關注背後的社會意義。
我們看到此類案件常常只針對犯罪嫌疑人發出聲討,將目光都投注在案件的表面,鮮少關注其背後的成因和影響,以及相關人員的心理傷害。
本劇中就幾個角色形象,用幾個細節來表現人物的痛點。
受害者家屬宋喬安,重創之後一門心思撲在了工作上,和女兒漸行漸遠,連女兒的生日都忘記。
犯罪嫌疑人家屬李大芝,被迫和父母搬家,出門也必須戴口罩,用長長的頭髮遮蓋住自己的臉,直到好心的房東送給她頭繩鼓勵她,才重新直面陽光。
看似是兩個陣營的人,卻遭受着同樣的折磨,而最中立的第三方律師,也面臨著人性的考驗。
王赦一直試圖以冷靜的態度和絕對公正的角度,來還原案件背後的起因,儘力去彌補和預防。
但是當傷害降臨在他身上時,他是否還能沉着冷靜?
第二集里,就迅速把律師從神壇推入人間,讓他經歷女兒遭遇綁架的傷痛,當自己也成為了受害人,人性才真正開始經歷考驗。
在案件中探討人性,又從人性角度審視案件,把一個故事的各方面都進行了深度剖析,又從兩個主題進行了展開——
善後和預防。
在案件里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一個罪犯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社會等等原因,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不光是給予罪犯法律的制裁。
還要通過案件反省社會意義,才能更好預防同樣的悲劇再度發生。
劇中還有一對姐弟,正是預防犯罪的最佳例子。
姐姐應思悅是李大芝的好心房東,弟弟應思聰因為失去了女友罹患精神疾病,整日疑心他人在議論自己。
為了拍攝電影,他潛入了幼兒園,被當成了綁架挾持兒童的罪犯,正是律師王赦女兒被綁架的案子。
這一次只是誤會,但是以應思聰的精神狀況,很難保下一次會不會傷害社會,因此應思悅要陪伴弟弟走出困境,這對姐弟身上,表現的就是“預防”。
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劇本都具有張力,涵蓋了多個角度和層面,進行了理性的闡述和感性的表達。
台劇已經成長到敢於直面社會話題,走上了新高度,題材的生命力讓內地觀眾羨慕不已。
其實網絡媒體發達的現代社會,最不缺的就是此類題材,有的是現成的案例和話題,那麼多社會新聞背後的故事值得挖掘,內地劇不要再拍兒女情長家長里短了。
希望下一次看到的會是,內地劇的新高度。
本文主筆|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