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氣到被嫌棄,港台腔被誰撞了腰?

電影快訊 1497℃

此文為E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繫。

阿嬌在《演員請就位》里演阮玲玉的時候,我被她的眼神和盛世美顏迷住了。

從洋氣到被嫌棄,港台腔被誰撞了腰? - 陸劇吧

只是她一開口說對白,“港普”還是很彆扭,搭上對手明道濃重的台灣腔,我完全齣戲了。

為了糾正口音,阿嬌也下了很多功夫,演出前幾天都在堅持用普通話交流,但還是沒能做到字正腔圓。

從洋氣到被嫌棄,港台腔被誰撞了腰? - 陸劇吧

誰能想到,以往貴圈人人模仿的港台腔,不知不覺已經成為被人嫌棄的存在。

從洋氣到被嫌棄,港台腔被誰撞了腰? - 陸劇吧

曾經,港台腔風靡萬千主持人

2000年前後,是港台影視文化輸出最為鼎盛的時期,許多內地劇集不僅滿滿的台灣偶像劇元素,同款腔調也一起上線。

“歐皓辰!我宣你!”

2009年,張嘉倪主演的《微笑在我心》,雖然除了男主明道外其他演員都是內地演員,但後期卻用了台灣省配音團隊,雷人的台詞和台灣腔顯得格格不入。

觀眾覺得彆扭,張嘉倪卻回應:這種港台腔在很多韓劇里都有……是大陸偶像劇在台詞方面的重要嘗試。

不會說你就少說點

不僅是影視劇,千禧年前後,港台綜藝超級紅火,許多內地綜藝都在借鑒和模仿港台綜藝的模式。

比如《快樂大本營》就參考了《超級星期天》和香港的《綜藝60分》;婚禮節目《相約星期六》也和台灣省的《非常男女》很相似。

剛畢業的龍丹妮,也因為在陽江電視台工作,接觸到大量港台綜藝節目,後來為湖南經視帶來了很多新點子。

龍丹妮:她是選秀教母,但是不包售後

除了節目模式,一些內地主持人也會不自覺地模仿港台主持人的風格和腔調。

李湘當年主持《快樂大本營》,就有觀眾認為她是在刻意模仿港台腔。

李湘是北京廣播學院科班出身,普通話一級甲等。她曾公開回應,自己沒有港台腔,只是有一點點南方口音。

李湘的口音其實並不是特例,當時說話帶港台腔簡直是娛樂節目主持人的標配,湖南台的舒高、天籟村的李霞……尾音都帶那麼一點兒港台味。

當時,老一輩藝人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王剛就曾公開抨擊。

他覺得,娛樂主持人放着好好的普通話不說,非得一口港台腔,這樣的盲目崇拜是一件很沒出息的事。

2005年9月,廣電明文規定:禁止主持人模仿港台腔。

裡面明確說到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話,不要在普通話中夾雜外文,不要模仿港台腔的表達方式和發音等等。

相關規定出來後,李湘堅持她的口音其實是帶有湖南方言的尾音(確實是這樣),只是“聽起來像港台腔”。

當時她還順便秀了一把與李厚霖的感情

不僅主持屆,年輕小愛豆一開口就是標準港台腔,比如張含韻。

現在你回過頭去聽當年很多選秀藝人在舞台上的演唱,你也會發現,港台式發音非常普遍。

比如男愛豆唱“她”字,都會模仿張學友、林俊傑唱成“擦”。

和主持人、愛豆們的堅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0年,台灣偶像劇女王大S操着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來內地發展了。

有一次大S和一位內地主持人同台,大S發音標準,內地主持人卻是一口的“港台腔”。現場的記者覺得,大S簡直是在用實力“羞辱”同台的內地主持。

然而,讓內地主持人和演員“盲目崇拜”的不僅是港台發達的影視業,還有港台藝人的待遇。

他們崇拜的不是港台腔,是港台明星的待遇

很長一段時間,內地演員的待遇都遠遠比不上港台明星。

上世紀80、90年代,港台演員哪怕是三線演員,只要來內地拍劇,都很容易拿到主角或亮眼的角色。

比如湯鎮宗,在港圈名氣遠遠比不上湯鎮業,參演的角色也多是配角,但到內地發展後,戲份就吃重了很多。

在《封神榜》里,他是多才多藝讓妲己神魂顛倒的伯邑考,雖然結局慘烈,仍是白月光一樣的存在。

在1991年的《外來妹》里,女主陳小藝一集的片酬是200塊人民幣,這還算是同行中比較高的了。

可是男主湯鎮宗卻拿到了劇組最高的兩萬片酬。

這還是他自降身價,以“茶水費”形式結算的,因為如果按當年請香港演員的片酬標準,劇組完全付擔不起。

湯鎮宗也很大方,拿一萬片酬為角色買了套西裝

即使是內地一線女星,片酬待遇也不怎麼樣。

多年後,劉曉慶曾公開吐槽1983年拍《垂簾聽政》時內地演員和港台演員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

拍攝期間,演慈禧的劉曉慶和演麗妃的周潔、演慈安的陳燁同住在攝製組房間的地上,而演丫鬟的港台藝人卻可以睡床上。

她們雖然是主演,其實沒有一分錢片酬,拿的都是死工資。

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吃飯,劉曉慶和陳燁只好去撕演咸豐皇帝的梁家輝的飯票。身為香港演員,梁家輝居然連飯票都比其他人多,經常吃不完就扔在馬桶里衝掉。

摘自劉曉慶博客《自白錄 6(1)》

可就算搶到飯票,他們的伙食待遇也不一樣。

內地演員的伙食是兩個饅頭加一塊黑鹹菜,但港圈演員開飯時,每人一個餐車,雞鴨魚肉全都有。

因為待遇艱苦,又沒有肉吃,年輕的劉曉慶委屈得哭了起來,鬧着要罷演,並提出抗爭:所有內地演員待遇要和港圈演員一樣。

可鬧到最後,也只有她一個提高了待遇,其他內地同事依然是饅頭配鹹菜。

後來內地影視業漸漸發展起來,演員的標準漸漸提高了,但在一些合拍片中,地位依然不算高。

從2006年排名前十的票房中看到,有6部電影是華語片,但論“卡司”,男主幾乎都被港台明星包辦。

內地演員則多是反派,或者配角,其中劉燁可謂是最憋屈的金馬影帝了。

2001年他就憑《藍宇》獲得金馬影帝;2003年因為海岩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擁有群眾基礎;可當他出現在合拍片里,不是《無極》中被醜化的反派“野狼”,就是《黃金甲》里和鞏俐偷情的王子。

驚喜出現在2006年的黑馬電影《瘋狂的石頭》上,這部電影出現的徐崢、黃渤、寧浩成為了日後電影翻盤的中流砥柱。

2007年,驚喜持續。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全內地演員班底打敗了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

這件事似乎提醒了馮小剛:誰演不重要,導演和故事本身同樣有號召力。

港圈的崩塌發生在2008年。

轟動一時的“YZM”事件毀了香港整個新生代女演員群體。阿嬌在陳凱歌的《梅蘭芳》里戲份全刪,張柏芝重創以後只能接爛片。

港圈女演員開始出現斷層。

阿嬌在《梅蘭芳》劇照

而陳坤趙薇周迅甄子丹主演的《畫皮》票房卻排名第三,這也是香港導演首次使用內地演員當主角。

也許是《畫皮》讓港台導演看到了內地一線明星的號召力,2009年的《花木蘭》依舊是香港導演馬楚成加陳坤趙薇同樣的配方,票房8518萬。

同年的《風聲》,導演是來自台灣省的陳國富,這也是第一部完全由內地演員班底為主的商業大片。

這一年,電影市場似乎有洗牌的趨勢,排名前十的六部話語電影,有四部都是全內地演員班底的。

周星馳被認為是港產片的文化icon,但在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中,他意外地選擇了當時的流量小生文章當男主角。

事實證明,《西遊降魔》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非常好。更神奇的是,周星馳的“無厘頭”特色,居然沒有因為語言問題影響發揮。

黃曉明也不再是港圈導演酷愛的反派了,陳可辛讓他和鄧超、佟大為組隊,拍出了《中國合伙人》。

2015年的《捉妖記》,原定主演是白百合和台灣小鮮肉柯震東,拍攝都完成了,柯震東卻因為xidu案被迅速換掉。

男主換成內地小生井柏然,最後電影創下24億票房……而柯震東的惡劣形象,也順勢砸了其他灣灣小生的飯碗。

現在90後除了王大陸幾乎沒有叫得上名字的台灣小生了。

到了2018年排名前十的電影中,5部華語電影,主角幾乎全部都是內地演員。

票房屢創新高,現在內地明星的片酬動輒千萬,已經是很常見的事了,再提當年劉曉慶的辛酸經歷,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港台腔崇拜”自然也不復存在。

港台腔,從洋氣到被嫌棄

2008年也是個神奇的年份,金融風暴令港台影視圈的衰落更為嚴重。

舒淇首先發聲,願意減3成片酬拍戲。楊千嬅也積極響應:影視界太艱難,片商有困難的話她願意配合。何超儀則叫苦,計劃成立的電影公司還沒開拍就要減產。

電影演員自降身價,“血汗工場”TVB則是靠壓榨演員維持運轉。

演過張無忌和三次程至美的吳啟華,已經是TVB的一線小生了,但到離開TVB的時候,基本工資還是6000塊一個月,標準社畜。

北上發展,成為許多港星的共同選擇。

幾年前網上流傳一張TVB藝人北上拍戲片酬對比,大部分直接翻倍,最誇張的是林峯的6000元片酬,在內地直接翻到20萬。

儘管從角色來說,他們多數只能演二三線配角,甚至為流量新人作配,但優厚的待遇仍然讓許多演員心動。

三屆視帝黎耀祥在《鳳弈》里只是一個小配角,但演技交足課

台灣地區的演藝人才流失也很嚴重。

2012年據央視《直通台灣》報道,台灣影視界賺錢前三者均活躍在內地。

第一名就是因為出演《步步驚心》再度走紅的吳奇隆,二三名是在內地發展的林心如和蘇有朋。

並收穫一枚老婆

因為人才流失嚴重,偶像劇之母柴智屏直接解散了旗下兩個專拍偶像劇的公司,專心來內地發展。

來自《新京報》

2014年林心如曾回到台灣拍攝《十六個夏天》,直接感嘆:台灣真的好拮据,好沒錢哦。

來自:新浪娛樂

演員和導演轉場,台劇選擇越來越少,台灣觀眾也選擇網購電視盒子看大陸劇。

來內地發展成為潮流,曾經風靡內地的台灣腔,卻變成了台灣演員的死穴。

2014年,陳意涵曾暗諷郭采潔學普通話做作,提到:我又沒有捲舌。

結果一年後,她因為來內地拍電影被嫌棄台灣腔,謙虛承認已經盡量說得標準了,但捲舌音說得沒那麼好。

許多台灣演員來到內地發展,為了不讓觀眾齣戲,更好地融入角色,都會很努力練習發音。

楊祐寧也在努力練習自己的口條,這才有了《都挺好》里隱藏在蘇州飯館裡的型男主廚石天冬。

至於依然操着一口港台腔的演員,不是被指責不敬業、令人齣戲,就是像娘娘蔡少芬那樣自帶喜感,成為大家調侃的對象。

已經不再有藝人因為“港台腔”而被人高看一眼,相反,如果非港台地區的藝人操着一口標準的港台腔,TA的路人緣一定不會很好。

E姐結語

明道在節目上哭訴,自己已經很久沒戲拍了。

如今,港台導演北上,演員斷層。這背後是經濟實力的變遷,港台影視缺少投資,市場狹小,各方面捉襟見肘,導演施展不開拳腳,演員機會也非常少。

就算有演員和導演因為情懷留在舊地,拍出的作品也難以出圈。

港台藝人待遇和地位“高人一等”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但在新的遊戲規則面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如既往地表現出很高的職業水準。

小S和蔡康永,不再局限於《康熙來了》的“整人套路”,努力開發新題材,《花花萬物》和《奇葩說》算成功轉型的作品。

即使只是為新人作配,黎耀祥和佘詩曼仍然會用最嚴格的標準自我要求,打醬油的角色,也一定交足戲。

所以,就算他們濃重的“港普”一時改不掉,仍然秒殺用“1234”說台詞的數字小姐,和用替身拍吻戲的流量小生。

有演技、有實力、敬業的藝人依然會受觀眾尊重,無論經濟實力如何變遷,

在這個大時代里站穩自己的位置就已經足夠了。

今天的話題是:

你覺得如今哪位內地藝人有港台腔??

來評論區說出你的小故事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