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睿宗兩次登基始末。
唐睿宗李旦是個很傳奇的皇帝,因為他先後兩次登基。第一次登基稱帝後6年,李旦主動把大位禪讓給了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第二次登基後僅2年,李旦又主動把大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隆基。
好傢夥,見過禪讓的,沒見過先後禪讓兩次的。
唐高宗去世的時候,本來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第三個嫡子李顯的,也就是唐中宗。可惜唐中宗李顯太不聽武則天的話,在位僅僅55天,就被武則天給廢了。
此後武則天就把皇位傳給了李治的第四個嫡子唐睿宗李旦,但是朝中的軍政大權,一直都掌握在武則天手裡,李旦完全是個傀儡。
李旦心裡很糾結啊,老娘手段如此凌厲,說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給霍霍了。與其老娘親自動手,倒不如自己主動把大位讓出來好了。因此他幹了6年傀儡以後,於公元690年,主動禪讓大位給武則天。
武則天覺得這個娃娃很懂事,所以當仁不讓,果斷稱帝,還把李唐王朝改成了武周王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唐睿宗李旦也曾經做過唐朝的亡國之君。
15年以後,也就是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奄奄一息,張柬之等8位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重新將時任廬陵王的李顯立為天子,唐中宗就這麼複位了。他是再造大唐的第一位皇帝。
5年以後,唐中宗李顯被自己的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毒殺。韋皇后將唐中宗的小兒子李重茂立為天子,隨後學習武則天臨朝稱制。儼然就是要成為第二個女皇帝了!
這個時候,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聯合侄子李隆基一起,發動了著名的唐隆政變。他們誅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重新奪取了李唐政權。
在太平公主的脅迫之下,李重茂將皇位禪讓給了叔叔李旦,因此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這才再次登上了皇位,改元景雲。《唐朝詭事錄》中開篇的唐景雲年間,指的就是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登基的這2年時間。
二、太子不是唐睿宗的嫡長子,而是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在唐隆政變中基本什麼都沒做,因此他多次拒絕干這個皇帝。不過他兒子臨淄王李隆基是出了大力的,又加上他妹妹太平公主的大力支持,李旦只能接下這個單子了。
說實話,唐睿宗李旦挺佛系的,他看慣了武則天時期的爾虞我詐,因此壓根就不想走上權力的巔峰。工作經歷中有當過皇帝這一項,跳槽都不太方便。
唐睿宗上台以後,把自己的原配妻子劉氏追封為皇后。劉氏當年被武則天秘密殺害,唐睿宗一直對她都很有歉意。這麼一來劉氏的兒子李憲,就成了唐睿宗的嫡長子了。
唐朝是一個嫡長子繼承製的王朝。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說李憲作為嫡長子,成為唐睿宗的太子,繼承大唐皇位,似乎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問題是,唐睿宗有一個很強勢的庶子,那就是臨淄王李隆基。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合力將父親李旦再次推上了皇位。
如果唐睿宗非要立沒有功勞的李憲為太子,那麼會不會再次釀成玄武門之變呢?不等唐睿宗解決這個問題,李憲率先辭讓了起來,他的理由很簡單:太平的時候可以立嫡長子繼承大統,國家有難的時候,應該立有功的皇子才對。
這話算是說到了老爹的心坎上,其實唐睿宗也很擔心,如果他強行立李憲為太子,李隆基很可能會學習當年的李世民,把哥哥宰了,把老爹關起來,自己做皇帝。
李憲如此識大體,使得大家都鬆了口氣,李隆基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唐朝詭事錄》中的太子,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三、公主為何和太子是死對頭?
很明顯,劇中握有實權的公主,就是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號召力還是非常強的,她身上兼具着老李家和老武家的血統,左右逢源,誰都要讓她幾分。
在唐隆政變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戰友關係,他們合夥擊垮了韋皇后集團。不過從這個時候開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就分道揚鑣了。
原因很簡單,共同的敵人沒有了,那麼彼此就成了最大的敵人。
高層哪有什麼長期合作夥伴呢?要麼你臣服於我,要麼我就把你做掉,就是這麼簡單。太平公主手握實權,朝中7個宰相,有5個都是她的人。
太平公主的3個兒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簡全都被封為王爵,朝中大小事務、官員升遷任免,唐睿宗李旦也都要聽從太平公主的意見。可以說,那時候的大唐,還真是太平公主說了算。
但我們要知道,當時的太子李隆基可不是個軟蛋,他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因此李隆基十分反感姑姑如此插手朝政,所以雙方終於還是開撕了。唐睿宗李旦,倒是想要做個和事佬,在極力維持兩者之間的平衡。《唐朝詭事錄》的歷史背景,大致上就是這姑侄倆鬥法的這段時間。
太平公主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打算廢掉這個有能力的侄子,改立一個沒啥主見的皇子為太子。因此她做了一系列工作。
- 第一,太平公主開始讓人散布流言,說李隆基不是嫡長子,不應該立為太子。真正的太子應該是唐睿宗的嫡長子李憲。
- 第二,太平公主派人秘密監視李隆基,只要他稍微犯點錯誤,太平公主就抓住不放,跑到唐睿宗李旦那裡告狀。
- 第三,最後太平公主索性攤牌了,直接開始勾結一幫朋黨,打算把李隆基給宰了。
好傢夥,姑侄倆鬧到這個地步,算是徹底沒有回頭路了。眼看着妹妹和兒子水火不容,唐睿宗李旦也是心急如焚,最後他想到了一個極端的辦法,那就是再次禪讓。
唐睿宗李旦這回只在位2年,就匆忙將大位禪讓給了兒子李隆基,改元先天。很明顯,在妹妹和兒子兩大陣營中,李旦選擇了兒子。
結局:先天政變,李隆基終於坐擁天下。
朝中7位宰相,有5位都是太平公主的人,朝中至少有一半的文臣武將,也都聽命於太平公主。這種局面,使得唐玄宗李隆基完全無法徹底掌握朝政,坐穩江山。因此,不除掉太平公主的勢力,那他登基,算是登了個寂寞。
太平公主這邊也沒閑着,她知道侄子要動手了,因此她也想動手。太平公主一邊召集起了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等心腹,打算髮動政變。一邊則聯絡上了宮女元氏,打算讓她在李隆基的天麻粉里投毒。
結果唐玄宗先下手為強,大肆逮捕太平公主的黨羽,迫使太平公主逃入山中。3天後,太平公主被抓獲,唐睿宗李旦跑來向兒子李隆基求情,希望放過太平公主一馬。結果被唐玄宗李隆基果斷拒絕,太平公主最終還是被賜死在了家中,史稱先天之變。
其實唐睿宗這個人很矛盾,當初禪讓大位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個結果。自己手裡沒有權力,還要插手這種事情,這不是鬧着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