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電影快訊 1110℃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一個稀鬆平常的早晨,住在401的一家人開啟了“兵荒馬亂”的一天。

9歲的男孩楊莫,在李晟飾演的媽媽的聲聲催促中起床、洗臉、刷牙,睡眼惺忪地坐在餐桌前吃早餐。

又在媽媽的百般叮囑下,背上書包準備去上學。

佟大為飾演的爸爸楊遠,為了完成私活,前一天晚上3點半才入睡,頂着大大的黑眼圈,提前下樓熱車等待兒子。

可是楊莫始終沒有上車,他就這樣消失不見了。

頃刻間,這一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亂和悲痛中。

隨着警察的走訪和偵察,單元樓里的3個家庭暴露在世人面前。

這裡有疲於“雞娃”的媽媽,有整日忙事業對女兒不管不問的爸爸,也有對兒子事無巨細的媽媽。

三個家庭,三種不同的教育觀,造就出了三種性格的孩子。

而我也從這三個家庭中,看到了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扎心真相:其實,所有孩子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父母自以為是的愛

最容易將孩子推遠

媽媽陶芳經營着一家化妝品店,每天忙忙碌碌,鮮有時間陪伴兒子。

同時她又對兒子寄予厚望,給兒子報了各種補習班。

每個周末,楊莫都像小陀螺一樣,輾轉於各個補習班。

陶芳認為,陪不陪伴孩子並不重要,孩子的學習方面有老師把關,父母只要努力賺錢,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財力支持就足夠了。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她不重視兒子的內心感受,更不懂得兒子的真實想法。

所以,當鄰居的車被劃,指認是楊莫所為時,陶芳不經詢問,直接讓兒子道歉。

兒子愛狗,她視而不見,以耽誤學習為由,逼着丈夫把狗狗送走。

相比陶芳對兒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楊遠更願意站在兒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他會在兒子被指認劃車時,一遍遍詢問兒子,並且相信兒子,找出證據還兒子清白。

他會帶著兒子出去暢快地玩耍一會兒,即便回家會遭到妻子的數落。

可是漸漸地,在妻子的強勢壓制下,楊遠妥協了,開始違背自己的教育初心。

他明明答應兒子,要帶他去民宿看狗。

可當兒子央求要去時,他看看板著臉的妻子,只能敷衍說著“下次一定”。

這樣的推脫,從一個周末到下一個周末,從一個月到下一個月,從暑假持續到寒假。

楊莫也似乎明白了,爸爸根本不會履行承諾。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被逼無奈而又弱小的他,只能用滿腔憤怒大吼:“爸爸騙人!”

既然靠大人行不通,楊莫開始用自己的力量實現心愿。

男孩失蹤案就此拉開帷幕。

楊遠的自白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自以為是的愛,還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現實生活中,像楊遠、陶芳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

他們經常把“我都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可正是這些“為你好”的愛在折磨着孩子、傷害着孩子。

因為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沒有愛到“孩子需要處”。

父母自以為是的愛是盲目的,帶有掠奪性,它會給孩子造成痛苦,逼得孩子反抗,造成父母與孩子“兩敗俱傷”的局面。

父母要走進孩子心中,愛到“孩子需要處”。

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要,並幫孩子實現他的需要,這便是真愛。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父母的手伸得越長

孩子就越“廢物”

魏晨顛覆形象,在劇中飾演租住在301室的“廢柴”青年袁午,連魏晨本人都調侃本次演的角色是“廢物界的天花板”。

媽媽去世後,袁爸帶着袁午搬去了遠離家鄉的地方,兩人相依為命。

袁午每天穿着西裝,拿着公文包出門,看似很賣力工作,其實他一整天都在附近的棋牌室里賭博。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木訥寡言、目光獃滯,一身傾頹之氣,怎麼都掩蓋不住。

袁爸也曾語重心長地勸誡兒子,把賭博戒了吧,總不能光靠他那點兒退休金生活吧。

袁午點頭答應,可是行動上卻沒有任何改變。

終於在袁爸飲酒猝死後,袁午徹底慌神了,他不敢想象失去經濟來源,往後他的日子該怎麼過。

於是,他選擇秘不發喪,把爸爸的屍體砌進了浴室的牆壁里,只為冒領爸爸的退休金。

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午夜夢回時,袁午也曾問過自己,他從小學習好,名牌大學畢業,怎麼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呢?

他不解。

可我們卻能從袁午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尋得答案。

袁母視兒子如珍寶,一直把兒子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她讓兒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袁午連交友的機會都沒有,因為袁母覺得那樣會耽誤學習。

所以,袁午從小便不會與人相處,連基本的社交能力都沒有,更不懂為人處世的道理。

袁午考取名牌大學後,袁母又告訴他:你上大學必須要多交朋友,要想着去討好老師。

可從小被剝奪社交機會的人,交際能力怎能說有就有?

上學時袁午不會與同學相處,進入單位後更不會與同事相處。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連相親,他都是按照媽媽和他事先排練的進行,“我媽說”是他說過最多的話。

在袁母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袁午被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

可是,媽媽的羽翼再溫暖寬大,也不可能給孩子遮擋一世的風雨。

袁母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後,袁午的精神世界轟然倒塌。

沒有媽媽的事先籌謀,他寸步難行。

為了排遣內心巨大的空虛和憂傷,他染上賭博的惡習,敗光了家財,妻離子散。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一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

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每個逐漸長大的孩子,都會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腳,嘗試用自己的力量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是一個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

可如果父母的包辦太多,干涉太多,就破壞了孩子的探索過程,破壞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過程。

缺失自我效能感的孩子,生活中的點滴波折,都會讓他一蹶不振。

我們常常將“做什麼”視為愛,但很多時候,父母“不做什麼”才是愛。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在父母的情感忽視中

優秀的孩子也會滑坡

住在302室的女孩許恩懷乖巧懂事、品學兼優、知書達理,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如此優秀的孩子,卻享受不到家的溫暖。

父母在她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她和爸爸一起生活,平時幾乎看不見媽媽。

爸爸整天忙於工作,一次家長會都沒去開過,有時和她一天連一句話都說不上。

她都是自己洗衣、做飯、學習,如果哪天她忘記帶鑰匙,就只能餓着肚子,坐在樓梯台階上一邊寫作業,一邊等爸爸回來。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住在樓上的楊莫一家,時有吵鬧,也時有歡笑,一家人總能圍在餐桌上吃一頓家常便飯。

這普通的一家人成了恩懷心中的一道亮光,一道她特別想抓住的光。

她不止一次在內心深處呼喚,想成為那個家裡的一分子。

在楊莫的盛情邀請下,恩懷小心翼翼地走進那個她心之所向的家。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她在那裡吃了有生以來最溫熱可口的飯菜,感受到了一個正常家庭的喜怒哀樂。

作為回報,她幫助楊莫輔導功課。

一來二去,她與這家人相處得越來越融洽,這一家人也漸漸把恩懷當成了親人看待。

尤其是楊莫,完全是把恩懷當成了親姐姐。

楊莫怨恨爸爸的言而無信,決定離家去郊外看新出生的狗狗。

可他僅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逃學外出。

於是,他便求助恩懷姐姐。

恩懷明知道答應楊莫的請求是不對的,但還是憑藉高智商,為楊莫想出一個近乎完美的出逃計劃。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這也直接導致了楊莫的離奇失蹤。

因為與父母沒有情感上的親密聯結,恩懷根本不懂得丟失孩子的父母是多麼傷心欲絕。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情感忽視”,指的是養育者沒有給孩子提供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

這種情感支持意味着看到、接納、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並與孩子形成穩定安全的情感聯結。

“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卻無所不在的傷害。

一個孩子的成長,只有父母提供衣食無憂的物質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缺失與孩子的情感聯結,再多的物質補償,也彌補不了孩子內心的荒蕪和對愛的渴求。

正如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說過的: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結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為燃料。”

而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聯結,孩子會感覺自己內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扎,卻沒人看得到。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消失的孩子》扎心真相: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 陸劇吧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別讓自以為是的愛,把孩子越推越遠,多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走進孩子的內心,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別把手伸得太長,該是孩子承擔的責任,就讓他去擔起,該是孩子要走的路,就讓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去走;

別讓“忽視”橫亘在親子之間,多交流多傾聽,讓溫煦的情感之光照耀在彼此心間,成為孩子堅實的依託。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勇敢而自信地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模樣,也會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