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
黃河,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河。它是詩仙李白筆下“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的雄奇大川,是民族危亡之時咆哮怒吼奔騰不屈的戰鬥之魂,是華夏兒女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精神根脈,是遙遠時空下人類古老文明的重要源頭。千百萬年來,黃河如同一條血脈,通達着北方大地的經絡,記錄著我們永不疲倦的探索腳步。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河,並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書寫的黃河史詩的新篇章。而今九月,恰逢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講話三周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挖掘黃河所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繪製一幅新時代黃河高質量發展圖景,大型紀錄片《黃河安瀾》應運而生。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十四五”重點紀錄片,《黃河安瀾》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水利部指導、北京廣電局支持,北京廣播電視台舉全台之力並由北京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中心聯合新紀實(北京)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承製。該片以習總書記講話的五大重點為分集立意,力圖通過雄渾壯麗的黃河美景、鮮活生動的黃河故事,勾連中華文化的本源,凝聚自強不息、頑強奮鬥的民族精神,表達新一代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養育之恩的深情回望,展現幸福黃河的美好前景。而今晚20點即將登陸科教頻道、22:25登陸北京衛視的首集《國脈千秋》,則以時間為軸,遙望中華文明肇始的滿天星光,領略根祖文化的深沉與厚重。
從遠古遺迹到文明初現
紀實呈現“國脈千秋”風采
穿越時空,《國脈千秋》在一片茫茫白雪中,帶人們走進遙遠的地質年代。從120萬年前一條長度不足1000公里的少年黃河,到如今流經中國九省、全長5464公里的世界第五長河,黃河彷彿帶着某種使命,在漫長的歲月中,於遼闊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片片生命綠洲,為人類成為歷史主角精心準備着生存空間。
山西芮城西侯度遺址的動物燒骨,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180萬年前;陝西藍田發現的女性頭骨化石,測定的年代距今115萬年;甘肅的大地灣遺址和內蒙古的敖漢興隆溝考古發現的碳化糧食標本,印證了八千年前黃河流域已開啟了農業文明;而在距今五千年前後的時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走向成熟,征服了眾多部落的黃帝,帶領統一的華夏民族站在了黃河大舞台的中央,全面開啟了中華文明的肇始時代。
歷史影像與現代紀實相互交織,詩意鏡頭與恢弘畫面交相輝映,《國脈千秋》伴隨着時間軸線的推進,為觀眾梳理着黃河在成就中華民族誕生與成長的歷史進程中,所上演的異彩紛呈的文明戲碼。它為何是中華文明的主根系?“大禹治水”的傳說為何有極高的可信度?黃河如何締造了中國大一統的傳統政體?紀錄片都將娓娓道來。
從改道泛濫到黃河安瀾
詳實再現千年治河歷程
“黃河寧 天下平。”如果說黃河豐潤的生存環境保證了中華文明的賡續,那治理黃河的歷程則成就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鍛造了中華民族的頑強品格。本集中,導演團隊通過多個小故事,為觀眾展現着這條古老河流曾經帶來的憂患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之所作出的努力:新鸛雀樓偏離原址而建,是為了體現“欲窮千里目”的古老意境,也是黃河頻繁改道的見證;“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幾座城......”疊壓於地下的六朝遺址,是對往昔歲月的憑弔,也是千百年來黃河泥沙在人們記憶中淤積的沉痛;從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宵衣旰食捨生忘死,為黃河安瀾的美好願景而努力。
1946年抗戰勝利後,為了在黃河回歸故道的過程中爭取主動,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冀魯豫解放區黃河故道管理委員會”,這也是今天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前身。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治黃事業開啟了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黨和國家着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黃河治理理念上升到新高度,從抗爭到保護,從基礎的安全需求到全方位的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實現了黃河治理從被動治理到主動調控的根本改變。
72載的歲月流轉,這條不舍晝夜的滔滔之河,正流淌出安瀾河、生態河、健康河、幸福河的時代迴響。今晚20點鎖定科教頻道、22:25鎖定北京衛視《黃河安瀾》之《國脈千秋》,覽黃河磅礴之美,溯千年歷史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