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關於核心劇情的一定劇透,如未觀影請謹慎閱讀!
如果只看到穿越+喜劇,就把電影《哥,你好》想簡單了,其實整部影片是長大了的孩子和父母一次深情的交流。
代溝的彌合
80、90後可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特殊的兩代人,因為這兩代人出生時恰逢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改革的歷史劇變時期。
下海、下崗、國企改制……都是那些年流行的詞彙,背後是深刻的社會變革。
就像片中賈冰飾演的強哥,就是當年那些離開公有制廠子前往南方經商下海的典型形象。
這一劇變對普通人的影響之大、之深遠,我們自己並沒有充分意識到。
它造成的最直接結果之一就是80、90後這兩代人和父母的巨大代溝。
這兩代人的代溝遠比新中國剛成立後和現在出生的00、10後大得多。
新中國剛成立後物質匱乏,與世界也是隔離的,所以父母和下一代的生活條件都差不多。
而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與世界也沒有隔閡,但整個國家已經達到世界領先的經濟水平,父母和孩子接觸到世界也差不多。
唯有80、90後這兩代人,父母和孩子的生活差異極大。
例如父母那個年代,大學生很少,所以魏翔飾演的伍紅旗才那麼受歡迎、受尊重,現在大學生比例很高,並不新鮮。
再如父母那個年代,物質水平一般,但80、90後兩代人是隨着國家的富裕長大的,沒經歷過忍飢挨餓,憑票分配等等這些生活。
理解了這些時代背景才能明白《哥,你好》這部電影的內涵,它講的其實是小伍通過不斷穿越回父母年輕的時代最終理解父母的過程。
電影一開始小伍的畫外音就說,他從一出生似乎就和他爸不和。
這種不和,一方面看完劇情可以理解其中的秘密,這裡不劇透;另一方面,深層原因是老伍和小伍時代差異造成的。
片中兒子小伍的人設有那麼一些廢柴的感覺,職業是訓練別人打遊戲,和老伍嚴謹的工程師身份非常不同。
一開始小伍和老伍父子兩人總是有矛盾,父親昏迷成植物人,小伍還以為父親是開玩笑,對什麼事總不能認真對待。
然而當父親失去意識,母親也從未謀面,小伍才發現他已經沒有機會再向父母表達愛了,甚至連和父母說句心裡話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時,他在尋找父親存摺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母親的日記,並通過“神物”戒指做了穿越,才有機會了解到父母當年的生活狀態,他們的那個工廠時代,他們的愛情,他們遇到的困境等等。
所以,電影《哥,你好》中的這個“穿越”,更是一種情節裝置,而非情節本身。
它的作用是給小伍,也是給有類似問題的觀眾提供了一個和父母交流的機會。
80、90後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和不理解,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就晚了。
如果這個中秋檔你也碰巧看了這部電影和這篇文章,希望你也能理解《哥,你好》的真正內涵。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擰巴着長大,是時候和他們說說心裡話了。
外祖母悖論
關於《哥,你好》這部電影第二個不簡單的地方,就是它的劇本設計上也涉及到了所謂“外祖母悖論”這個謎題。
所謂“外祖母悖論”或稱“祖父悖論”(Grandfather paradox)百度百科的解釋是:
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個矛盾的情況: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母或祖父,祖母或祖父死了也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母呢?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母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母?
這個悖論也發生在電影《哥,你好》中,而且設定最終能自圓其說。
當小伍最後發現真相時,他做了最後一次穿越,目的是以自己的生命交換母親的生命。
這時如果小伍的嘗試成功了,那麼這部電影就陷入了“外祖母悖論”——即我回到過去阻止了我的出生,但既然我沒有出生,那麼又是誰阻止了我的出生呢?
當然這部電影並沒有這樣設計,而還是讓母愛和命運佔了上風。
小伍最後一次回到過去沒有成功救下母親,母親用她強大的力量和本能犧牲自己保全了孩子,小伍也因此收穫了對父母徹底的理解與釋懷。
歐美電影中有很多涉及到“外祖母悖論”,例如《蝴蝶效應》、《前目的地》、《12猴子》,以及前兩年爆火的《信條》等。
而《哥,你好》對這個謎題的使用並沒有放置於科幻故事的外殼,而是用它來解開親情與家庭的心結,又以喜劇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魏翔+馬麗+常遠——“一家三口”驚喜連連、淚流滿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