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導演 就要了解這些攝影機使用訣竅

電影快訊 1880℃

今天將從攝影機的五個方面,為大家簡單講述一個導演如何使用鏡頭語言拍攝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01

機位在哪裡

搞清楚下面五個問題,將幫助我們判斷攝影機應該放在哪裡,這五個問題可以包含在一個總括問題里:必須要完成什麼工作?

1. 這是誰的場面?這個問題跟這是誰的影片並不一直相同。

在回答“這是誰的場面”——一個將會幫助作為導演的你們的問題時,最有用的因素是——為了更好地欣賞這個場面,觀眾應該進入誰的腦袋

想成為導演 就要了解這些攝影機使用訣竅 - 陸劇吧

2. 我要傳達給觀眾的那個時刻的本質是什麼?

想成為導演 就要了解這些攝影機使用訣竅 - 陸劇吧

3. 什麼故事點、場所、人物或道具必須介紹清楚或始終保持活力?

4. 應該表現出什麼樣的風格元素或動機?

5. 解決人物間的空間分離或者使觀眾適應場所、時間有沒有必要?

想成為導演 就要了解這些攝影機使用訣竅 - 陸劇吧

02

入場

電影中人物的入場起到某種類似揭示的作用,但又有更具體的工作要做:把人物介紹給觀眾,呈現人物的概貌或者作為人物心理的暗示。

人物的入場也向觀眾宣布了這個人物在故事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想讓你的主角“溜”進電影,就應該隆重表現他們的入場。

03

主觀攝影

有時候會需要主觀的聲音。允許觀眾更多地參與人物的內心生活或感知。主觀攝影(英文術語,SUBJECTIVE PHOTOGRAPHY)可以讓我們看到主體正在經歷的事。

主觀攝影不該與視角鏡頭相混淆,後者相當於人物所看到東西。

視角鏡頭包含了空間關係的動態變化,因此讓觀眾明白這就是人物看到的東西,但沒有聲音的變化。視角鏡頭具有“分享”人物感知的巨大潛力,這將成為建立主觀聲音的重要工具。

過度使用主觀攝影可能會降低它的戲劇力量。過度使用的一種方法是把主觀攝影應用於多人。其中一個人通常是主角。

04

客觀攝影

大多數時間敘事者都會以“客觀的”聲音來講述故事。

敘事者的個性以及故事的講述風格在影片開場就會交代清楚。對於初學導演者來說,把敘事者看做必須用以鎖緊觀眾的項圈是有幫助的,鎖緊觀眾,只有影片結束時才能鬆開。

通過這個項圈,敘事者可以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導至故事講述需要的任何地方。我相信你會發現觀眾更願意被強大的、權威的敘事者掌握,而不是軟弱、畏縮的敘事者。

05

揭示

揭示(reveal)是一個很普遍的戲劇/敘事元素,所以揭示的作用常被電影製作行業的初學者忽略,因為在某種意義上,每個鏡頭都揭示了一些東西。

戲劇揭示(dramatic reveal)——一種具有衝擊力,載有戲劇分量的揭示。

如《教父》中的馬頭;

《第三類接觸》中的理查德·德萊弗斯的小貨車後面出現的太空飛船;

《漢江怪物》中小女孩被怪物抓住時的震撼、令人心碎的揭示;

《八又二分之一》中主角的臉首次出現時的精彩揭示。

06

作為敘事者的攝影機

電影是一種用來講故事的語言,這些故事的敘事者是攝影機。

導演是終極敘事者,但她採用的是攝影機的“聲音”。

導演能夠掌控攝影機的六個變量。

在所有的六個變量中,畫面結構(composition)是最主要的因素。

1、角度

2、景別(影響比例與視角的因素)

3、動作(升、降、跟(track,跟拍)、移)

4、景深(depth of field,正常、淺景深、深景深、受鏡頭(lens)的焦距(focallength)和f制光圈(fstop)的影響)

5、焦點(畫面內的可選擇性)

6、速度(正常、快動作(低速攝影)、慢動作(高速攝影))

導演將操控、整合這些因素,來創造用來講述電影化故事的句子,並將把這些句子組成“段落”——完整的敘事或戲劇單元,將這高度依賴壓縮、擴張以及另外一個特別有力的敘事/戲劇元素,表現。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