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禁演反而提高了知名度的電影, 《奧林匹亞I, II》

電影快訊 1593℃
因為禁演反而提高了知名度的電影, 《奧林匹亞I, II》 - 陸劇吧

《奧林匹亞I,II》萊尼·里芬施塔爾1937年11月24日,一個人激動地在日記中寫道:“終於看到了這部《奧林匹亞》電影——精彩絕倫,難以名狀。畫面和表現力令人振奮,一些細節場景非常感人,萊尼控制得遊刃有餘,真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我備受鼓舞萊尼自己一定也頗感欣慰。”約瑟夫·戈培爾。在看完這部影片後,以評論家的身份寫下了自己的第一印象。這位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總是親自審查各類新聞片、文藝片和故事片,在影片公映前嚴格把關。他還經常要求電影人定期向他彙報,並按照他的指示對影片進行修改或者補拍。儘管戈培爾對於這部影片大加讚美,萊尼還是對外宣稱,戈培爾對這部影片的拍攝百般刁難。而實際情況是,兩天之後的戈培爾日記上又出現了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向元首彙報了《奧林匹亞》這部電影的情況。元首非常高興,對於此片的成功大加讚賞。我們正在考慮,給萊尼頒發一個小小的榮譽。她受之無愧,雖然她一直都是這麼淡泊名利,默默無聞。”聖誕節前,他又一次提到:“兩部《奧林匹亞》安排在明年二月一起上映,而且還要辦一個盛大的首映禮。”

因為禁演反而提高了知名度的電影, 《奧林匹亞I, II》 - 陸劇吧

此後,他又想出了一個更好的主意。1938年4月20日正好是希特勒49歲生日,《奧林匹亞》的首映式就選在這一天,作為獻禮片隆重推出。當日,這兩部名為《民族的節日》和《美麗的節日》的影片於柏林舉行了盛大的首映式。《奧林匹亞》的拍攝製作歷時兩年之久,共拍攝了長達40萬米的膠片素材,最後剪輯成兩部影片,每部膠片長6000米。在柏林奧運會舉辦期間,萊尼·里芬施塔爾的攝製組裡僅專職攝影師就多達40人,並專門動用了一艘“興登堡”號飛艇用於航拍。片頭字幕中出現的製片公司並不是一家私人電影公司,而是與納粹宣傳部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影子公司,對此萊尼曾再否認。因為里芬施塔爾始終把這部影片當作是一個自我實現的作品,並意圖標榜自己是一個不受政治因素影響的電影工作者,一再強調作品中對於力與美的表現。她在蘇丹魯巴地區的攝影作品也表現了這一想法。與她所拍攝的一系列納粹宣傳片遭到査禁相比,《奧林匹亞》在經過剪輯處理後,於1952年獲准公映,這是因為影片所體現的非政治因素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因為禁演反而提高了知名度的電影, 《奧林匹亞I, II》 - 陸劇吧

《奧林匹亞》所表現的美學,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好。無論是第一部《民族的節日》,還是第二部《美麗的節日》,其序幕階段不過是以突破新古典主義美學的一種表現形式,來展示納粹主義所鼓吹的類似同性戀一般的變態美學,比如阿諾布雷克和約瑟夫·托拉克帶有納粹色彩的人物雕像作品。現在看來,導演刻意營造的這兩段長長的序幕卻成了對納粹主義失敗的絕妙諷刺。首先出現在畫面上的是古代神廟、立柱拱門和高大城牆,直到雅典衛城,引導觀眾進入奧林匹亞的世界。然後,鏡頭一轉,切換到古典雕像的身上。很明顯可以看出,里芬施塔爾在刻意追求光束的效果,即便是在霧氣瀰漫的背景中,光線也沒有絲毫的減弱,營造出拍攝對象在煙霧中升騰的輝煌景象。

接下來,就是那些赤裸的運動員雕像所要表達的古里芬施塔爾的法西斯主義美學裡芬施塔爾為納粹德國拍攝的四部影片,無論是歌頌納粹黨代會、國防軍,還是運動會,其主題都是鼓吹在英名元首領導下個人和集體都煥發青春。納粹主義的影片講述的是共同意志的勝利,將普通生活加以迷幻藥式的催化,讓人們陷入自我控制和泯滅人性的狀態之中。歸根到底,它們講述的都是權力的勝利。蘇珊·桑塔格代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健康的軀體中蘊藏着健康的靈魂。”這樣的序幕表達了一種美好的願望——柏林奧運會主會場開幕式也是承載了這樣一種企盼。手持奧林匹克聖火的長跑者將遠古的思想精髓帶到了今天。刻意強調的全景居中和雙軸對稱的鏡頭運用給柏林體育場賦予了一種宗教的內涵。接下來,一組連續鏡頭的焦點對準了希特勒,詳盡地記錄下他為奧運會揭幕致詞的全過程。這些場面在後期製作時進行了慢動作疊化方式處理。這種刻意營造的壯觀景象在今天看來還是顯得幼稚可笑。《奧林匹亞》並沒有什麼創新之處。

威廉·普拉格早在1925年拍攝的體育紀實片《通向力與美的路》中,就把古典主義畫面作為背景來烘托主題。該片在晚間節目中播出,倡導新的人體美學意識,在1920年代掀起一陣熱潮。萊尼·里芬施塔爾就像是個渾身赤裸的女奴,奴顏婢膝地在古羅馬式浴池裡伺候主子沐浴,這就是她早期作品給人的印象。從結構上看,《奧林匹亞》也不過是重複她曾經為納粹拍的宣傳片《意志的勝利》(19341935年),在那部片子中對希特勒的造神手法顯得更加嫻熟。“不可能將自上而下的人民運動定格為一段歷史,或是由此給社會發展開具良方。一個自由的社會解決這些問題,是要等待一段時間的,各方觀點像是從蒸餾瓶里沉墊出來一樣。”年代末的影評人蘇珊·桑塔格這樣評價道,她主張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把里芬施塔爾的納粹背景暫且擱置一邊,重新發掘她電影中的真正價值。對於萊尼·里芬施塔爾的爭論曠日持久,她的電影長期以來也被過分抬高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