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娛樂圈蔓藤紛亂,多結大瓜。
先是自命不凡的加拿大歌手吳某凡,高調選妃,被多位女性送進監獄;再是自視高端的新晉流量歌手,被九年長跑女友,逼退娛樂圈;後是自稱歷史沒學好的綜藝明星張哲瀚,高調“參拜”“神社”,被滔滔民間輿論曝光瞬間社死……
自命不凡,吾亦凡
這次長達十幾年的娛樂圈虛假繁榮,終於被滔滔輿情澆上幾盆冷水。雖是只有幾盆,但盆盆降溫。
由於疫情禁足,這幾天在頭條上參與評論較多,特別是上文提到的幾個瓜,都發言不少。也和一些演員鐵粉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衝突。
有人罵拙匠君,“你丫就一寫娛樂圈軟文的,有什麼資本對愛豆評頭論足啊?”
有人懟拙匠君,“一群上班族,天天吃大富豪的瓜,還說別人下場不好!”
有人酸拙匠君,“前一陣愛豆紅的時候,也沒見你們有這麼慧眼啊?”
這種死忠粉的評價,本可以置之不理,但說到底,這些攻擊的也不是拙匠君個人,也不是吃瓜群眾。而是這些人沒有分清,粉絲和演員的關係,觀眾與演員的關係。
霍尊,退圈容易,獲“尊”難
粉絲也是觀眾一部分,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觀眾與演員的關係問題。有必要重申下。
說到觀眾與演員的關係,郭德綱經常放在口頭的一句話“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說得好,話糙理不糙,這是傳統藝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古代的藝人認可觀眾是衣食父母,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直接收入,確實是觀眾一個銅子兒、一個銅子兒給出來的。一方面,藝人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即使受了追捧,但依舊保持低調。
歷史沒學好的張哲瀚,成為歷史
近十幾年的情況,娛樂圈的繁榮,大多是資本推波助瀾,催生出來的。
亂象有三:一、明星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但好演員還是之前的好演員,年輕演員真是演技上受到肯定的並不多;二、年輕流量演員離譜高價片酬,嚴重超出演員片酬中樞上升速度,與評價演員的幾個關鍵指標無直接關係;三、作品幾何級增加,但鮮有精品,精品率也嚴重下滑。
演員的片酬,代言等相關收入,大多和資本運作有着直接的相關性,這與觀眾又隔了一層。除了個別執着於打造精品的黑馬爆紅之外,正常情況下票房多少、排片率多少、代言費多少,也都是資本運作的結果。
而在資本的推動之下,演藝圈泛娛樂化,明星特別是流量明星被粉絲們奉為神明。社會地位提升很快,年輕人都以進入娛樂圈,成為流量明星為人生目標。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收入來源問題社會地位問題,這兩個問題讓演員們脫離了群眾,擁抱資本。
但無論資本如何運作?加了幾道中間商賺差價?並改變不了,最終買單的是觀眾這一事實。
一般情況下,娛樂圈的各種亂象,都停留在娛樂圈內,對觀眾的冒犯並不大,我們也都假裝看不到;但現在娛樂圈玩出了圈,傷害觀眾、傷害粉絲、重傷社會道德、重傷民族感情。鄭重說一句,你們出圈了。
票房是觀眾貢獻的,代言商品是觀眾購買的,這個核心沒變,觀眾依舊是演員的衣食父母。
這就是我們評論,我們批判,我們愛之深,我們恨之切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