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至暗時刻》中看丘吉爾的魅力

電影快訊 1207℃
從電影《至暗時刻》中看丘吉爾的魅力 - 陸劇吧

如果你稍微了解歷史,你肯定聽說過丘吉爾這個名字。在電影《至暗時刻》中老戲骨加里奧德曼將丘吉爾這個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但他的魅力,遠超過這部電影所呈現的。

從電影《至暗時刻》中看丘吉爾的魅力 - 陸劇吧

丘吉爾,作為英國前首相,著名政治家,他不僅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還因為寫了《不需要戰爭》這本巨作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從電影《至暗時刻》中看丘吉爾的魅力 - 陸劇吧

在我的記憶里,影響二戰格局的政治家從來只有羅斯福,斯大林,我從來沒有想過丘吉爾在二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直到我看完電影《至暗時刻》,突然明白了為什麼丘吉爾有資格能和羅斯福、斯大林並稱為“世界三大巨頭”。

不同於以往的戰爭片,《至暗時刻》將戰場搬到了室內,加里奧德曼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很豐滿,丘吉爾的強硬、勇氣、孤立無援、粗暴、溫情都在一個角色中完美體現。你無法想象這與《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變態警察是同一個演員,加里奧德曼已然就是丘吉爾本人。

丘吉爾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倫道夫丘吉爾是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保守黨派內的靈魂人物,而丘吉爾的母親珍妮·傑羅姆是美國百萬富翁、《紐約時報》股東之一倫納德·傑羅姆的女兒。

這樣家庭背景中的丘吉爾性格是傲慢的,同時也是極具爭議的。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首相張伯倫向內閣遞交了辭呈,邀請丘吉爾加入戰時內閣。因為當初丘吉爾曾公開反對張伯倫提出的貿易壁壘政策,導致丘吉爾與保守黨徹底決裂。

在所有人都認為丘吉爾完全不可能成為英國首相時,他不僅獲得了民眾的支持,也獲得了上下議院的一致肯定。

當初,戰後上任的丘吉爾第一個訪問的國家是法國,當他得知法國已經選擇投降時,他感到非常驚訝,他認為英國不可能淪為納粹的奴隸,堅持決戰到底。

在當時與德國十萬火急的交戰中,身後無一人支持的丘吉爾臨危受命,決不妥協。通過自己的力量使格局扭轉,保住了英國的自由。影片中,當三十三萬的英法聯軍緊急撤退到敦刻爾克時,英國內閣卻在忙着窩裡斗。

丘吉爾暴躁的性格,愛抽雪茄,酗酒,愛裸奔的形象被加里奧德曼演繹得淋漓盡致。因為到處找不到火柴所以選擇搭乘地鐵的丘吉爾,在地鐵里聽取了戰時民眾的意見後,更加堅定不移地選擇一戰到底。

薩特在《噁心》中寫道,“所有的人都把時間花在了互相解釋以及慶祝他們意見相同上。我的天,他們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見相同這件事。”而丘吉爾的偉大,正是他一直堅持與所有人意見不同上,他並沒有看見希望,而是堅持之後才看見了希望。

但是這種堅持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加萊戰場的失利,讓四千多名英軍犧牲,無一倖免,而此時的保守黨哈利法克斯子爵以辭職威脅,好讓丘吉爾選擇與德國和平談判。

這個時候的丘吉爾是非常矛盾和脆弱的,而加里奧德曼將這種矛盾完全展現出來,說話微微顫抖,不停地躲在衛生間,就連和秘書說話都心不在焉,甚至自言自語罵希特勒為“下等的油漆工”。

丘吉爾知道選擇與德國和平談判意味着什麼,他知道此時的德國完全不存在理智,和一個不理智的瘋子談判,也就意味着整個國家會因聽命於一個瘋子而陷入混亂中。

帶着這種遠見和膽識,丘吉爾將地鐵中民眾的不同意見帶到了議院的演講中,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下議院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表明了對丘吉爾政府的支持。

生活中,我們時常碰見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我們往往選擇隨波逐流,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合群。如果丘吉爾選擇和平談判,現在的英國可能又是另一幅景象。

丘吉爾的偉大更因為他懂得從人民中借勢,正是因為決不妥協的倫敦市民,和絕不願意和平談判的下議院代表,讓丘吉爾知道自己並非一個人在戰鬥。

也正因為這樣強大的後盾,丘吉爾才選擇與希特勒政府決戰到底,最後也帶領英國在二戰中獲得了勝利。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