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傑:法蘭克福學派的技術理性批判演進

電影快訊 1964℃

劉寶傑:法蘭克福學派的技術理性批判演進 - 陸劇吧

技術理性批判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演進的主線之一,其產生、發展有深刻的理論淵源和社會基礎。現代技術的內在特質和社會化大生產(全球化)的外在條件,致使科技的人文反思與批判成為近一個半世紀以來或隱或顯的主題之一。縱觀一百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人文反思,呈現出從異化勞動理論、物化理論、技術理性批判到技術實踐勞動的演進之路。

基於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系統闡述了異化勞動理論。及至20世紀20年代末《手稿》的公開出版,其內含的異化勞動理論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要理論淵源,這促使西方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邏輯的誕生與發展。

異化勞動理論的提出有顯著的時代背景,尤其是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機器大工業的展開與完成呈現出這樣一種事實:技術革新致使整體技術分解為各式各樣的工具機,產品的生產也分解為多個工序,這直接導致人的工作結構方式發生了變革——勞動者變成生產線上的“機器”,現代技術成為束縛勞動者的新枷鎖。對於機器束縛的實質,馬克思在“勞動二重性”理論中作了詳細的闡釋,他從資本的生產過程揭示了機器生產促進資本增殖的機制和控制工人勞動的實質。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借用了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來闡述自己的物化概念,開啟了對發達工業社會的批判。盧卡奇給物化現象作了如下界定:“人自身的活動(勞動),變成了客觀的、不以自己的意志轉移的某種東西,變成了依靠背離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種東西。”基於這樣一種物化現象,盧卡奇將自身理論邏輯起點置於批判現代人的生存困境,這與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在本質精神上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在於,盧卡奇批判的主題從經濟領域拓展至政治意識形態方面,他“把物化同現代社會的理性化過程結合起來,從技術理性對人的主體性發展的負面效應的視角揭示現代社會的物化現象”。如此一來,不管是異化還是物化,追究問題的根源都復歸到現代社會的啟蒙理性精神,復歸到技術理性精神。基於此,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流派——法蘭克福學派開啟了技術理性批判。

20世紀30年代起,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從韋伯的合理化理論出發,結合物化理論、異化理論,提出技術工具理性批判,開啟了技術理性批判的征程。及至《啟蒙辯證法》,他們回到現代社會的肇始處,對西方啟蒙運動所倡導的理性本身進行了批判,揭示了人類社會進步的代價。他們借用“奧德修斯神話”,追溯“西方文明的真正原則”,試圖通過歷史解釋的進路來解構工具理性。

馬爾庫塞在《手稿》出版後不久,發表了《論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這部著作以闡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批判當代人類的文化困境為主旨。在馬爾庫塞看來,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不斷重塑社會生活,技術理性成為新的統治力量,技術的政治統治成為不爭的事實。作為社會政治統治的技術,造成生活在技術社會中的人轉變為單向度的人。基於此,馬爾庫塞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技術進步=社會財富的增長=奴役的擴展”,他以此揭示技術進步和技術理性發展的兩面性。由此,他倡導,在現代社會勞動者要擺脫既成的奴役,必須要批判技術合理性帶來的統治合理性,批判現代技術所代表的理性精神。

與早期法蘭克福學者不同,及至20世紀90年代,新一代學者芬伯格在其著作《技術批判理論》中,結合馬爾庫塞等人的觀點,回到馬克思的實踐邏輯,提出“技術設計批判”。他通過對技術設計案例(遠程教育技術)的具體分析,闡明了技術的發展由技術標準和社會標準共同決定。也就是說,芬伯格將解決技術產生的問題置於“技術研究的經驗轉向”,進而事先規避技術的負面效應,達到人與環境和諧共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質言之,以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和芬伯格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承襲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推崇反思啟蒙,批判工具理性。然而,批判之後的進路,即如何重構現代性,早期的法蘭克福學者沒能給予回答,隨後的芬伯格雖提出技術批判理應回到技術設計語境,但仍舊沒能有效解決問題。技術理性的解構和勞動(者)的解放是統一的,需回到技術實踐語境。

馬克思把現代技術異化的揚棄置於勞動理論,進而實現人類的解放。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勞動”為基點詮釋人與自然間的關係,指出勞動“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轉換過程”,是人類“有目的的活動”,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改造勞動對象的過程。在馬克思看來,勞動者直接掌握的東西是勞動資料,從“身體器官”到“自然物本身成為自然的肢體”的勞動資料,人成為“製造工具的動物”。在馬克思看來,“機器的使用”比“機器本身”更重要,也就是說“機器的意義不是機器本身,而是人們用機器所做的事情”。與此同時,馬克思還看到了機器使用與資本增殖的內在一致性,他將機器視為“固定資本”。

通過馬克思的分析,我們發現從人類誕生之初至今,與人類發展相伴隨的是技術的演進,因此,實踐勞動亦可稱之為技術實踐勞動。基於馬克思的理論邏輯,可將技術實踐勞動釐定為三重語境:其一,技術實踐勞動有別於動物式活動,它將猿轉變為人;其二,技術實踐勞動把人從自然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使部分人轉變為現代社會的單向度的人;其三,技術實踐勞動通過變革社會制度、變革交往方式、提升思想境界,把人從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關係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技術理性批判最終要復歸到技術實踐勞動中來,這種復歸使人真正地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存在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寶傑

(作者單位:曲阜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