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不景氣的整體行業環境影響下,連鎖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宣布,將關閉其位於香港尖沙咀的標誌性品牌門店,不再續租。
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顯著的廣告牌設計,這家面積650平方米、總計兩層的莎莎門店,曾經一直擁有很高的客流。自2011年起,莎莎便以50萬港元的月租金租下此店面,並在2014年最高峰時以132萬港元的價格簽下續租合同。2017年之後,該店月租金暫時回落至90萬港元——以此為成本來計算,該店結業後,集團每年可節省逾千萬港元的租金開支。
但這還不足以解決問題。由於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降、尖沙咀區門店生意大跌九成,莎莎表示,集團還將進一步縮減該區域的店鋪數量。這樣的頹勢,還有繼續蔓延擴大的趨勢。
一度邁向國際化的莎莎,以香港為圓心,曾輻射至澳門、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多地市場。隨着連年來的業績下滑,莎莎已多次採取閉店、精簡員工架構等措施,來控制營運成本。
2018年3月,集團決定關閉連續6年沒有實現盈利的台灣業務。同樣錄得6年虧損表現的新加坡市場緊隨其後,該市場上所有的22間莎莎零售門店皆於2019年12月停止營業——花旗銀行預計,此舉所產生的一次性支出費用,將導致集團2020財年出現2.89億港元的虧損。
集團在最新季度銷售報告中強調,租金成本乃最大營運開支之一。因此從今年1月開始的未來18個月內,莎莎還將關閉約25%的港澳門店。但在持續關店、縮減零售網絡之餘,莎莎或許還應對其起伏不定的盈利狀態進行反思。
根據集團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來看,其港澳門店總銷售額中,中國內地消費者貢獻了66.5%,本地顧客佔比僅31.2%。而港澳市場近5年來在集團整體營業額中的佔比皆超過80%,這意味着主要依賴大陸遊客來帶動銷售的莎莎處於相當被動的位置。人民幣匯率走低、社會事件爆發、新冠疫情之後的封關舉措,都對其業績產生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由於產品供應商主要來自香港本地,莎莎能以較低的採購價格提供市面上大部分日化產品,與專櫃售價相比的確有其價格優勢。但也正是這種低價策略,使莎莎在走“薄利多銷”路線的同時,還要支撐起集團此前不斷擴張的海外門店,導致整體“增收不增利”,現金流也長期處於低位狀態——從2015年的10.7億港元,下降到了2019年的3.4億港元。
為了穩住現金流,避免在疫情期間進一步遭受重創,莎莎全體執行董事已經宣布,未來三個月將減薪75%,並裁掉不超過3%的香港員工。然而花旗銀行仍舊對該集團維持“賣出”評級,並預計其降低成本的措施將無法抵消該季內因銷售急劇下降而導致利潤下跌。
儘管已經採取了多方措施來降低成本,莎莎更大的問題在於其長期以來的盈利模式欠缺穩定性,業績波動變化非常明顯。熬過當下疫情難關之後,莎莎還需從長計議,找到真正平衡收支的戰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