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關鍵時刻,總有些中國人會成為逆行者。他們不是不知道迎難而上的危險,事實上,他們不光很清楚這些危險,甚至比普通人更了解危險的程度。
潛在的危機不會因為這些人的勇敢就放下“屠刀”,敢於衝上去的人中,是會有犧牲的。但明知道可能會犧牲,但還是有無數人敢於衝上去。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存在,我們的祖國總能攻堅克難。什麼叫英雄?這就叫英雄。
1950年,當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就不顧我們的警告跨過三八線,兵鋒直指鴨綠江。
當解放軍最精銳的野戰兵團成為志願軍,準備入朝作戰時,一位已經到地方參加工作,擔任監獄長的老兵要求歸隊。
這位老兵叫曹玉海,說是老兵其實他的年紀並不大,當時才27歲。但這可是1943年就參軍的“老八路”了,在轉業到地方前擔任38軍114師342團1營營長。
曹玉海6歲的時候,父親被地主打死;日寇侵華時,祖父被刺刀捅死;祖母、母親也在貧病之下相繼去世。
1943年,不到20歲的曹玉海參加八路軍。因作戰勇敢,被評為戰鬥模範;解放戰爭中,他又成為戰鬥英雄,立大功3次,獲獎章5枚。
大軍南下時,曹玉海已經成長為營級指揮員。因其在作戰中多次負傷,傷愈後組織上考慮他的身體狀況,於是決定讓他轉業到地方,在武漢市監獄當獄長。
在地方工作期間,曹玉海與一位曾護理過自己的護士成為了戀人。而當兩人準備結婚時,戰爭再一次爆發了。
老部隊經過武漢時,曹玉海找到了342團政治處副主任孫永章,要求再一次參軍,他是這麼說的:
看起來美國鬼子還要上來,狗日的不讓我們過和平日子,我是鐵了心回部隊和他幹了!
孫永章和曹玉海是抗戰時期的老戰友,他說:你現在是武漢監獄的頭頭,就在這裡安家嘛。曹玉海回道:安家?美國鬼子讓安嗎?不要忘了,咱還得革命。
不過,從地方再到軍隊,342團政治處副主任決定不了,114師也決定不了,最終上報到了時任中南軍區組織部長的梁必業那裡,才被批准。
跟未婚妻告別時,曹玉海說: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願打仗,可敵人要剝奪我們的幸福,我不能有別的選擇。
這就是人民軍隊軍人的高度意識和覺悟,跟日軍打過仗,跟老蔣的王牌軍打過仗,曹玉海不可能不知道跟美國人打仗會面臨著什麼。
他其實可以不去的,憑藉他之前的戰功和當時的職務,完全可以跟自己的愛人過上很好的生活。但他還是選擇了去朝鮮參戰,而這一去,便再也沒能回來。
回到老部隊後,曹玉海一開始擔任的是342團2營營長,第二次戰役時間調回了自己的老單位1營任營長,營教導員方新也是自己當年在八路軍中的老戰友。
第一次戰役中,1營就斃俘韓軍上百人;第二次戰役中,1營在陽站打殘了土耳其旅的1個加強營;第三次戰役中,1營再次擔當開路先鋒,斃傷俘美軍330餘人。
什麼叫主力?開山辟路,所向無前者即為主力,而342團1營就是這樣的部隊。而朝鮮戰場的特殊形勢也對主力部隊提出了不僅攻無不克,還要守如磐石的要求。
第四次戰役中,西線的38軍和50軍要單獨抗擊美1軍和美9軍共計4個美軍師、2個韓軍師團、2個英軍旅、1個土耳其旅及大量空地配屬力量。
當時,我軍已經連續作戰三四個月了,部隊戰鬥和非戰鬥減員很大。以114師為例,當時戰鬥連普遍減員都在三分之一,人數少的步兵連只有七八十人。
而由於戰線南移,我方補給極為困難,彈藥也非常缺乏。114師每具火箭筒只有8發彈,每門迫擊炮只有20多發炮彈,山炮只有12發炮彈。
要在人員及武器彈藥極為窘迫的狀況下,阻擊美軍的重兵集團,難度是非常大的。
談到這裡的時候,不得不提多年前的一部電影《集結號》了。
這部電影僅就視覺效果來看,可以說能超過它的作品不多。但整個片子看下來,總覺得怪怪的,表面上看是讚揚解放軍以少敵多的強悍戰鬥力,但細品下來卻發現其中的“私貨”是不少的。
電影中,9連被安排打阻擊戰,團里命令聽到集結號後即可以撤退。但實際上9連所在團根本就沒有吹集結號,自己就先撤了,結果9連幾乎團滅。
從本質上說就是這個團為了主力好撤離,欺騙9連上了阻擊陣地,最終該連幾乎全連傷亡。
很多小青年看完這部片子都在贊片子拍得激烈、真實,直到現在該片在豆瓣上都還有8分,對國產戰爭片來說,已經很高了。
但很多老兵看完這部片子是很憤怒的:因為解放軍不僅沒有集結號,更不會出現這種欺騙式的行為。
在戰爭年代,其實打阻擊戰的一些部隊全部打光的戰例並不少見,但那是騙上去的嗎?
這種上級欺騙下級的行為在國軍中是非常普遍的,但在解放軍中卻是不存在的。
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中,總是將國軍給解放軍化,而卻把解放軍給國軍化,這種趨勢和現象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戰爭年代,人民軍隊之所以跟其他軍隊與眾不同,就在於充分的解放了戰士們的思想。大家知道為什麼而戰,真如《集結號》這部電影中所述的,大部隊通過欺騙式的行為犧牲小部隊,以求自己脫離,那麼人民軍隊跟國軍還有什麼區別?
在現在的影視劇中,“堅決完成任務”似乎成了一種政治口號,但在戰爭年代,這句話卻意味着鮮血和犧牲。
但怕犧牲還當什麼解放軍?當年曹玉海完全可以留在地方,可還是主動要求歸隊。而這樣的老兵在當時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
在朝鮮戰場上,我軍內部發生的很多爭執都是各部在搶任務,比戰功。而不是說部署了一個危險的任務,上級還要去欺騙的。
當年38軍背水一戰,敵我火力差距以百倍衡量,如果以《集結號》中的那種精神貫徹下去,那仗還怎麼打?
所以,對《集結號》這部電影,大家不要被其表面所蒙蓋了,要看實質。而在近些年某些公司的一系列電影中,夾藏私貨的情況比較普遍,如果不加鑒別,那可就中招了。
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提《集結號》呢?
因為342團1營在漢江阻擊戰中就承擔了堅守350.3高地的任務,這是一場殊死之戰,我們看看真正的人民軍隊是怎麼去打這仗的。
如前所述,此時的1營已經不滿編了。
曹玉海的部署是:1連配屬1挺重機槍、1具90火箭筒守前沿陣地;2連佔據幾處警戒陣地和高地,支援1連作戰;3連位於350.3高地主峰,營部和加強的迫擊炮分隊也在高地後方配置。
1營和342團有電話線保持通訊,這可不是切斷聯繫,團里準備跑路的那種,而是為了完成任務的必然措施。
曹玉海他們抵達陣地較早,立即開始構築野戰工事。
當時團里的要求是開上陣地1小時就要構築立射掩體,2小時構築帶防炮洞的掩體,4小時要有戰鬥小組通聯工事,一天則要有完整防禦體系。
350.3高地上有2道交通壕,每人立射掩體2到3個,機槍掩體帶1米厚頂蓋,且有備用掩體。山後有山洞,可容納三四十人,另外陣地上還構築假掩體,以分散美軍火力。
之所以如此構築工事是因為美軍的火力實在是太強了,其曾為了攻擊114師一個5000平米的陣地,在1小時內就打出了15000發炮彈,平均每平米要挨3發炮彈。
與這種擁有變態火力的對手交戰,工事一定要堅固。
為了儘可能拖住美軍的進攻,342團1連和2連就擺在了主陣地之前。
2月11日,美軍先打2連1排守衛的警戒陣地,就為了打這麼一個小小的警戒陣地,美軍的火力準備就有4個小時。
然後2個美軍步兵連在坦克支援下開始衝擊,這個排只有步兵武器,等美軍抵近後在對其進行打擊,先後打退美軍2次攻擊,殺傷其60餘人,而自己也損失很大。
鑒於1排傷亡較大,且完成了遲滯美軍進攻的任務,曹玉海下令將剩餘的戰士們撤回。
有一位名叫潘學仕的彝族戰士腿被炸斷,剩下的幾名戰士要將潘學仕背下去。
潘學仕說:你們撤,我來掩護,沒有火力掩護,誰都下不去!
其他的戰士執意要背潘學仕下去,這位彝族戰士吼道:我腿斷了,可手還沒斷,還能打機槍掩護你們,多一個同志,就多一份戰鬥力量!
最後,其他戰士將彈藥給潘學仕留下,這個雲南漢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們先走吧,天黑了,我自己會回來的……
腿都斷了,還怎麼回?其他戰士們撤回的路上,還能聽到機槍響,隨後看到一團手榴彈爆炸的火光後,警戒陣地的槍炮聲也沉寂了下來。
打阻擊戰,不能只守不攻,要敢於反衝擊,殺傷其步兵並打亂對方的攻擊節奏。
美軍剛佔領警戒陣地,曹玉海便派3連長趙連山帶着1個排和2連的1個排陣前反擊,而天黑後趙連山又帶着12名戰士夜襲京安里大橋——這裡是美軍運輸彈藥物資的關鍵通道,將其摧毀有助於我方堅守更長時間。
這種小部隊的奇襲其實就是特種作戰,戰爭年代的我軍深諳此道,美軍吃了不小的虧。
小分隊抵達京安里大橋時,美軍在橋頭有一個警戒排,但大都在營房內睡覺,橋上有流動哨和固定哨。
尖兵用匕首將美軍哨兵解決後,穿上其軍裝偽裝成美軍。火力組瞄準美軍營房,爆破組則在大橋下安放炸藥。
這時突發情況出現了,1輛美軍的吉普車開了過來,下來3名美軍。我喬裝成美軍的2名戰士刺死了2名美軍後,活捉了剩下的那個。隨後,爆破組的炸藥將大橋引爆,在大橋被引爆的一瞬間,火力組的戰士們挨個往美軍的營房扔手榴彈,美軍警戒部隊還沒摸到槍就被報銷了。
趁着爆炸的混亂,小分隊又去炸了另外一座木橋,回陣地的途中看到有美軍的迫擊炮陣地還在對着我軍陣地開火,順手又將美軍的迫擊炮分隊給端了,炸掉了5門迫擊炮。
有些導演要是想拍戰爭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在真實戰例的基礎上稍加改編,拍攝手法再跟上的話,不愁沒人看。
結果非要子虛烏有地創造出一個《集結號》來,也真是令人無語。
美軍在夜晚吃虧後,總要在白天變本加厲,其下一個目標是我1連守衛的前沿陣地。
經過猛烈炮火準備後,美軍出動大量坦克掩護其步兵衝擊。由於地形的關係,美軍坦克衝到山腳下後則選擇合適的射擊位置,對我軍火力點進行直瞄打擊。
我軍對這些坦克是沒辦法的,因為整個1連就1具火箭筒,而且還沒幾發彈藥,只能儘可能殺傷其步兵。
當美軍步兵向1連衝擊時,我從之前警戒陣地撤回來的2連1排剩餘戰士們對美軍進行側擊,殺傷其50餘人,為潘學仕班長報了仇。
美軍衝擊失敗,再以1個營的步兵對1連陣地進行多路進攻,1營教導員方新帶預備隊從雨裂溝迂迴反衝擊,又打退了美軍的攻擊。
這次戰鬥後,1連的損失也很大,因此被撤回到了主陣地350.3高地,更加殘酷的血戰即將開始。
曹玉海的部署是以3連(欠1個排)為主守主陣地,1、2連剩餘人員防守陣地左右側,團里抽了1個警衛排和勤雜人員補充到了3連——沒兵了。
仗打到這個地步,更難的是沒彈藥,美軍的炮彈比我們的子彈還多,戰士們都是用美軍屍體上的彈藥補充自己,但這能有多少?
美軍對350.3高地的總攻下了血本,有24架飛機提供空中支援,50多門大炮提供火力準備,52輛坦克在一線支援,每次進攻的步兵至少2個連。
打退美軍3次進攻後,其見我軍兵少,於是便分出多路進行衝擊,並迂迴到了1營的指揮所。
曹玉海正跟團長孫洪道通話,通信員報告,敵人迂迴上來了。
這位28歲的山東漢子,留下了跟團長的最後一句話:團長,我向你告別了,再見!就提着槍沖了出去。
美軍第4次進攻被打退了,曹玉海也壯烈犧牲了。
當曹玉海撂下電話機的時候,342團團長孫洪道一度要自己親自衝上350.3高地,但被政委王丕禮給攔了下來,因為對342團來說,接下來的任務還很重,不能沒了團長。
為了增強主陣地的防衛,3連另一個排被調了回來,但在運動到主陣地過程中被美軍飛機發現並壓制,只有5班長馬喜才沖了過來。
3連長趙連山問:你們2排都來了嗎?馬喜才答:有我,我有4顆手榴彈,我就代表2排先來了!
就這樣,又一直打退了美軍的第7次進攻,此時主陣地上只有連長趙連山和6名戰士了。
營部的勤雜人員也都打光了,教導員方新帶着營部僅剩的2名通信員和1名電話員上陣地了。
在美軍的炮擊下,方新的左腿被炸傷,拒絕撤下陣地。美軍衝上來後,方新抱着最後一顆迫擊炮彈引燃了火與美軍同歸於盡,年僅27歲。
這時陣地上能戰鬥的只剩下了3連連長趙連山和1班副班長劉占清。
4名美軍沖了上來,想抓活的,趙連山駁殼槍里還有4顆子彈,3槍撂3名美軍,剩下一個撲到面前也被砸倒。而陣地上還有其他美軍,危急關頭,先前被敵機攔住的3連2排沖了上來,打退了美軍。
這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2排剩餘的戰士和倖存的重傷員了,但他們按時完成了阻擊任務,先後消滅了美軍680餘人。
漢江阻擊戰是非常殘酷的,當轉移到漢江北岸時,342團全團和341團的2個營只能湊出4個戰鬥連隊,可以說絕大部分的戰鬥員都傷亡了。
而在整個漢江阻擊戰期間,38軍的戰鬥傷亡總計達上萬人之多,犧牲巨大。其中像曹玉海營長這樣,本來可以不參戰,但卻積極參戰而犧牲者有很多。
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老兵不會不知道與強敵作戰的艱險,更不會不明白一些任務其實就意味着犧牲。
但他還是去了,而這樣的老兵在人民軍隊中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整支軍隊的特性。
以前曾經是國軍的60軍,後來起義並改編為解放軍的50軍,跟38軍並肩在漢江作戰,有7個整連、31個整排、138個整班的部隊全部犧牲。
在整個漢江阻擊戰中,連級戰例有幾百例之多,有沒有電影《集結號》那樣的情況呢?
一例都找不出來!
人民軍隊是一個能誕生英雄的集體,同樣在新中國,無數行業在關鍵時刻也都會湧現出英雄來。
有些人以為自己做不到,就認為別人也做不到。看到別人那麼做了,還各種找說法,或者編造,如《集結號》中被生造出來的那種情節。
此時此刻,無數的逆行者正在抗疫前線奮戰,但同樣也有不少說風涼話的。我們希望人們能真誠地去尊敬這些英雄,而不是去抹黑甚至污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