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下, 國產電影如何成了600億票房主力

電影快訊 1530℃

歷經340天,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600億元。如今,全國電影票房仍在持續增長中,而國產電影則是實現票房增長的主要力量,不僅在票房過10億元的15部電影中,國產電影佔據10個席位,在2019電影票房總榜的前十位中,也有8部均為國產電影。儘管今年以來業內紛紛稱影視圈一直與“寒冬”為伴,但電影市場在年末交出的這份答卷,則證明着已經成為市場主力的國產電影正在逐漸從產業鏈源頭實現質的改變。

影視寒冬下, 國產電影如何成了600億票房主力 - 陸劇吧

爆款頻現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中國電影票房”App顯示,截至12月6日22點41分,2019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超600億元大關,較去年提前了24天。且令人欣喜的是,在600億元票房的背後,國產電影是不可或缺的主力。

以2019年票房總榜為例,排在前十名的電影中,國產電影穩佔8部,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5億元的票房成績奪得榜首,《流浪地球》以46.55億元位居第二,《我和我的祖國》以29.90億元位列第四。與此同時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17時,國內電影票房過億元的影片共有80部,而國產電影達到41部,佔比超50%;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則為15部,其中包括10部國產電影,佔比達到近七成。

在國產電影不斷推高電影票房的同時,“影視行業入冬”的聲音也不絕於耳。且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等。這也不禁令人們思考,影視寒冬下,國產電影又是如何成為600億元票房主力的?

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建峰分析認為,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離不開爆款國產電影的票房貢獻,“今年年初的爆款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暑假爆款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國慶節三大主旋律影片等對整個大票房起到了拉動作用。一方面,電影往內容深處拓展;另一方面,質量上乘的作品實現對市場的支撐”。

今年以來,多種題材均出現爆款國產電影作品,不僅《流浪地球》打開國產科幻題材的新大門,《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掀起國產動畫電影的新高峰,此外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大獻禮影片,實現累計票房破50億元,令該檔期票房紀錄創下新高,而日前上映的《少年的你》則累計票房超過15億元,創造了國產青春片的新紀錄。

市場洗牌

國產電影當下交出的成績單以及諸多爆款作品的出現,無疑令從業者感到欣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一直持續的“影視寒冬論”雖然令部分影視公司的生存遇到一定難題,但也令電影市場實現一輪洗牌,讓從業者反思並明確了發展方向。

劉建峰表示,“在經過‘影視寒冬’這一輪洗牌後,很多影視行業的公司及從業者會開始反思,到底應該生產什麼樣的內容和作品。且部分電影不及預期的票房表現,也是觀眾在嘗試選擇後的實際反饋,為相關的從業者提供更為明確的指向性。而以上兩點均是對電影行業的一個推動,也是電影市場很大的進步。”

從今年以來電影市場的表現可以發現,儘管行業的寒冬未退,但並不代表所有作品均會受到影響導致票房不及預期或虧損,好電影是不缺市場的。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認為,由於電影製作存在周期,今年上映的多部影片以及爆款作品也是來自於前兩年的製作和積累,而今年多個影視公司倒閉,影視作品數量難免會下降,也有可能會對未來幾年的影視市場造成影響,但市場也對外釋放了信號,並告知從業者如何在題材、類型等方面進行參考,並尋找受眾的實際需要。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遊行業內容生產是關鍵,如何生產出好的內容產品是當今電影市場需要解決問題。“從當下的電影市場來看,假若電影質量有保證,符合觀眾的需求,便能實現一個較好的結果,《少年的你》便是其中一個案例,並可以看出市場對於這類新電影有良好的反饋,同時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希望有該類型作品觸達內心。”劉建峰如是說。

喜中有憂

隨着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實現破600億元,再加上現階段適逢賀歲檔,數十部多種類型的國產電影已整裝待發,試圖在年底向市場衝刺,使得業內對2019年票房超越2018年的607億元並實現新高峰產生較高的期待。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饒曙光認為,國產電影市場份額是國產電影主體性地位的集中體現,近年來一直保持着穩定乃至穩中有升的態勢,其中在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佔比為53.84%,2018年這一比例則達到62.15%,預計2019年國產電影票房佔比應不會低於2018年的水平。

然而,國產電影的發展也仍喜中有憂。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電影產量由758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複合增長率9.3%。全國新增影院1074家,全國影城已超過14000家,銀幕總數79907張。但與之形成反差的是,觀影人次卻未能趕上票房的增速,不僅2017年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3%,低於票房實現的22.8%的增速,2018年觀影人次也以5.8%的增速落後於電影票房的8.6%的增幅。

除此以外,儘管國產電影每年能實現千部左右的產量,但真正能夠獲得觀眾與市場認可的只是少數,據燈塔專業版顯示,2017年和2018年,在院線上映的國產電影中,實現票房破億元的只分別有45部和42部,在千部產量中佔比不足5%。

在饒曙光看來,高質量發展比高速度發展更艱難、更複雜,中國電影發展從高速度轉型高質量發展,需要不遺餘力地提高質量和品質,同時提高效率尤其是“單位面積產量”,甚至也要不遺餘力地提升頭部作品的數量及其市場佔有率、市場影響力。但另一方面,貌似也應該發揮治理體制機制的優勢,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讓電影發展惠及更多的電影作品、電影公司、電影人、電影觀眾,有效激發電影發展的內生動能、新動能。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楊雅

標籤: 電影快訊